39健康

湘江重金属污染威胁4000万人饮用水安全

  1月8日,两名湖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受污染的霞湾港入湘江口取水样。

  湘江告急!

  1966年,湘江检测出铬、铅、锰、锌、砷等重金属;1978年,湘江已成国内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1990年代之后,湘江水质呈恶化趋势,工业污染导致的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

  作为“有金属之乡”的湖南,采选、冶炼、化工等企业多分布于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由此而来。相当长时期内,湖南的汞、镉、铬、铅排放位居全国第一位,砷、二氧化硫和化学耗氧量(COD)的排放量居全国前列。

  作为湖南的母亲河,湘江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的后果越来越严重:湘江流域局部的正常供水被打断,流域内4000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因重金属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的事故时有发生;鱼类大幅减少,数以千亩计的农田不能耕种,有相当地域的鱼类、粮食蔬菜不能食用。

  污染背后,既有历史包袱沉重、粗放式经营、科学技术落后等客观原因,也有长期以来高污染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躲猫猫”似的拉锯战。

  湘江已不堪重负。

  值得庆幸的是,湘江污染治理已迎来转机——国家正考虑把湘江列为国家的又一个重点治理流域,湘江流域综合整治有望纳入国家大江大河治理范围。今后,湖南将在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环境税费改革、污染责任险等环境经济政策改革方面获得全国率先试点权。

  除政策支持外,更有庞大的资金支持:到2010年将投入700亿元治理湘江水污染,到2015年将投入3000亿元用于湘江流域综合整治。

  在此之前,国家环境保护的重点治理区域(流域)仅限于“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以及后来追加的“一江”(松花江)、“一库”(三峡水库)。

  作为长江众多支流中的一条,湘江为何能引起中央决策层高度关注并有望纳入国家的又一个重点治理流域?

  带着疑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随同湖南省环保局官员,对湘江流域特别是湘江重金属污染的四个重点区域——郴州三十六湾、衡阳水口山、株洲霞湾港、湘潭竹埠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地调查采访,全面了解湘江污染现状、探寻污染成因和治理现状,并亲身感受和记录这里正在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三十六湾治污进入“阵痛期”

  临武人说:湖南有“三治”需谈到三十六湾矿区,治污、治矿、治黑。

  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的三十六湾,矿产资源丰富,是湘江的二级支流甘溪河(下游称“陶家河”)的源头。多年来,三十六湾矿产资源因掠夺式开采,不仅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也给陶家河流域带来了严重污染,当地政府曾数度整治,“矿乱”数度死灰复燃。

  围困陶家河

  陶家河在上游临武县境内称之为甘溪河,发源于该县的三十六湾矿区一带,经嘉禾到桂阳注入耒水,是湘江的二级支流。

  地处南岭多金属成矿地带的三十六湾,铅、锌、锡、煤等矿产资源丰富。当地史载,从明万历年间开始,即有人在此采矿。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前后的十多年里,三十六湾处于掠夺式开采阶段,有10万大军蚁聚于这块仅4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演绎着猖獗而诡异的财富故事(详见2007年7月本刊发表的《湖南郴州矿业乱象调查 》)。

  陶家河重金属污染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至今,嘉禾、桂阳、北湖区等地村民的上访就没有停止过。村民上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地河道淤结,河床抬高;水土流失,存在行洪安全隐患;生态遭到破坏,田地不能耕种;水质严重污染,数万人饮用水出现困难。

  “以前过河要撑船,现在挽起裤脚就能走过去,在一些乡镇,拖拉机都能(在河上)跑!”在嘉禾县龙潭镇上宅村,村委会主任胡忠指着面前的陶家河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湖南省环保局污管处副处长汤宏说,陶家河流域污染,主要是锌、铅、锡、砷、镉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因三十六湾矿区产生的尾砂、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排河流造成污染,而随意堆放的废石、废砂、废渣经山洪冲刷流入河道,加剧了污染程度。

  民生问题由此引发。饮用水问题、灌溉问题、河道治理问题、耕地改良问题、生命财产安全问题、补偿与劳保问题等接踵而至,陶家河流域的百姓苦不堪言,他们禁不住问:整治的口号喊了一年又一年,三十六湾这一恶性“肿瘤”何时才能根治?

  整肃郴州官场系列贪腐案之后,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

  切断污染源

  2006年,临武县环保局局长陈建波新增了一个头衔——“三十六湾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副组长”。直到今天,他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每天带着9个人、分乘2台越野车往返于三十六湾地区,一旦查到死灰复燃的非法采矿行为,就马上联系政府相关部门来切断电源,摧毁临时建筑。

  整治三十六湾矿区工作任重道远。截至2005年底,整个三十六湾矿区有证矿为11家,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矿高达78家,无证矿不计其数,非法违法的采矿选矿猖獗一时。2006年,各级政府下发了数道“金牌令”,但非法违法采矿选矿屡禁不止。2006年8月,300多名武警和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到三十六湾“治乱”,等整治队伍前脚刚走,采矿人员后脚就来了。

  很多人不解:整治一个矿区为何举步维艰?

  临武县副县长刘帅将这样的整治比喻为“拳头打乌龟”:整治时,乌龟暂时把头缩了进去;整治队伍刚离开,乌龟又马上伸出了头,“某个矿主的一根电杆,我们就曾炸过二十多次,炸了又竖起来。”

  暴力抗法也频繁出现。“2007年3月16日,我们去执法检查,准备炸掉非法搭建的电杆。对方扬言:如果炸(电杆),你们就躺着回去!僵持一天后我们找来村支书一起去‘谈判’,10根电杆最后只炸了3根。”陈建波尴尬地对记者说,“基本上整治一次,就打一次架!”

  马克思说,如果资本有100%的利润,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2002年到2007年左右,全球矿产资源价格一路飙升。在郴州,钨从2万元/吨上涨到21万元/吨,锌从0.3万元/吨上涨到2.4万元/吨,锡从3万元/吨上涨到15万元/吨,“暴利之下,矿主们豁去了一切!”刘帅说。

  从2008年中期以来,全球矿产资源价格急速回落。当行业无利可图时,非法违法行为嘎然而止。“是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发挥了作用。”临武县环保局局长陈建波说。

2009-04-27 09:06:00浏览19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