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饮食

各类“解酒攻略”走红网络,专家揭示最好的解酒方式

举报/反馈
2021-01-06 09:40:20楚天都市报

又到岁末年终,少不了聚餐喝酒,有些爱喝酒的人甚至拼酒进了医院。此时网上一些五花八门的“解酒攻略”,又引发了热捧。

真有既能喝尽兴又不伤身的解酒方法吗?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选取了较为普遍的几种“攻略”向专家求证,专家表示其实都没什么用,要想减少酒精的伤害,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喝酒。

各类“解酒攻略”走红网络

连日来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这些解酒攻略大致可分为“喝酒前”和“喝酒后”。

其中,喝酒前的解酒方法主要有:1、提前吃东西垫肚子,食物打底保护胃;2、提前喝牛奶、酸奶,让牛奶、酸奶与酒精反应,减少酒精对胃的伤害;3、提前吃保护胃黏膜药物、保肝药物;4、提前吃解酒丸、解酒糖,喝完后就能快速醒酒。

喝酒后的解酒方法则主要有3种:1、酒后多喝水,此举可以加快酒精代谢;2、酒后喝蜂蜜水或补充葡萄糖水,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代谢酒精,加速醒酒;3、喝多了催吐,只要酒精吐出来,就跟没喝酒一样。

专家表示并不怎么靠谱

这些流行的解酒攻略是否科学?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昌欨表示,吃点东西、喝牛奶酸奶、服用保护胃黏膜药物再饮酒,比空腹饮酒,对胃的刺激确实要小一些,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醉酒的速度,但并没有解酒作用,喝下肚的酒精对身体的伤害一分不会少。

“吃保肝药物解酒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张昌欨表示,喝酒会增加肝脏负担,吃保肝药也不能预防饮酒对肝脏造成的伤害。提前吃解酒丸、解酒糖等,同样达不到解酒的效果。

至于网传酒后的三种解酒方法,张昌欨认为,酒精主要是靠肝脏慢慢代谢,喝水并不能加快这种代谢。大量饮酒后再喝大量水,可能尿液里会有酒味,但这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酒精排出,并不能达到解酒的效果。饮酒后由于血管扩张等因素,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喝蜂蜜水或补充葡萄糖水可以预防酒后低血糖,但也没有解酒作用。催吐看似把喝进去的酒吐掉了,其实能吐出来的酒精非常少,且还会吐出胃里原本具有腐蚀性的物质,伤害食管和咽喉,这个在临床上屡见不鲜。反复催吐,还有可能造成胃贲门撕裂而吐血,因此千万不能盲目催吐。

最好的解酒方式是不饮酒

张昌欨表示,减少酒精伤害的唯一方法,就是别给它进入身体的机会。大家不要迷信各类解酒方式,盲目饮酒、盲目解酒,这都是不科学的。长期喝酒,对身体的危害很大。

张昌欨建议,如果实在要饮酒,也要事先对自己的身体做一个评估。平时要有体检意识,通过做体检掌握身体状况。如果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是绝对不能饮酒的;如果因生病服了抗生素或消炎药,这类药物中一般都会含有头孢、甲硝唑等成分,会和酒精发生反应并引发中毒症状,所以正在使用这类药物时是不能饮酒的。

张昌欨提醒,即使身体还行,可以承受酒量,但是为了身体健康,大家还是应控制好饮酒的量、把握好节奏,不要贪杯。若实在避不开喝酒,建议在饮酒前先吃点厚油的食物,但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因为酒精对胃本身就有刺激,辛辣刺激食物会让胃雪上加霜。此外,千万不要空腹饮酒,不仅伤肝还伤胃。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