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界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药界动态

新医改下的华北制药变局

举报/反馈
2009-04-13 19:14:00

  而在3月20日,历经四年的“苦恋”之后,华北制药(600812)与DSM这两家原料药巨头终于正式“牵手”。华药寻求DSM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并寄望进行机制转型。

  而在此之前,华药正在准备收购集团的新药公司,谋求在生物制品产品技术上的新突破。种种迹象表明,这家国内最大的制药企业正致力于从原料药龙头向生物制药先锋的战略转型,并着力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如果这些成为现实,华药无疑要进行价值重估。梦想会成为现实吗?故事已经开始上演。

  求变强周期业务

  2008年是华北制药集团投产50周年纪念日,这家生产了国内第一支盘尼西林的原料药、抗生素行业龙头所拥有的光环相比以前已经略显黯淡。

  公司的两大主业中,以往风光无限的青霉素如今已经进入了行业衰退期,产能趋于过剩,同行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另一大主业——VC受景气波动明显,而去年的价格高位运行使得后续涨价空间有限。

  近年来,VC原料和青霉素原料药占华北制药总销售收入的25%左右,比重依旧偏高。公司目前正试图将产品结构从以原料药为主转向以制剂产品为主,原因是,公司管理层对VC和青霉素产品的价格后市也没有把握。

  去年四季度开始,青霉素的价格大幅下滑,行业已经渐显疲态。分析人士认为,行业竞争导致青霉素的整体成本持续下挫,国内另一家青霉素主要生产厂家石家庄制药集团近期在内蒙古设立了新厂,夺取了低成本优势。

  由于青霉素难以贡献太多利润,公司业绩对VC业务的过度依赖很早就已经显现。2007年,由于VC价格大涨,华北制药子公司维尔康公司(主营维生素)贡献的利润达到9642万元,而公司同期的净利润为7400万元。华北制药的产品除VC、青霉素外,还有头孢、化学药制剂、新药等,但这些业务对公司的利润贡献还十分有限。

  面对业务困局,华北制药开始酝酿“去周期化”战略。

  公司管理层透露,目前以原料药为主的产品格局将逐渐转型为成品制剂占主导,未来公司将致力于发展生物制药、抗癌药、免疫抑制剂等产品领域,一些产品发展项目将结合市区搬迁改建实施。

  求变之产品技术篇

  投注重组白蛋白

  公司董秘曹正平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公司厂房正在筹备从石家庄市区迁往开发区,一些新产品的发展项目将结合市区搬迁改建实施,其中,重组白蛋白项目是已经确定的投资项目。

  目前,国内其他单位对重组白蛋白项目均不具备规模化生产技术,而国际上掌握该技术的厂商也只有三家,日本绿十字(现被三菱收购)、英国Delta公司(现被诺和诺德收购)和美国的莫克。

  据了解,华北制药白蛋白产品的提纯度已经达到国际上最先进水平,公司计划建设年产15吨培养基级白蛋白生产线。分析人士预计上市后该产品毛利率初步估算为50%左右,达产后能为公司带来约4.5亿元净利润。但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目前该产品还未经相关部门审批能够取代人血白蛋白,因此未来也存在不确定性。

  重组白蛋白项目是华北制药2007年从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药公司”)购买的专利技术。新药公司具有全国领先的医药研发水平,多年来为包括华北制药在内的多家医药公司提供专利技术服务,并被公认为是华北制药集团旗下最优质的资产之一。

  目前,新药公司目前只向华北制药出售了培养基级白蛋白技术,事实上,新药公司已经拥有更高级别的产品生产技术,该技术的前景对于有意向进军新药领域的医药企业来说颇有诱惑力。华北制药很早就看好新药公司这块资产,并一直酝酿收购新药公司,下文即将提到的增发遇阻恰好为此次收购提供了契机。

  此外,华北制药集团的其他优质资产也有望陆续注入上市公司。华北制药较有发展潜力的产品还包括抗癌药、免疫制剂等,而目前,华北制药集团内也有不少业务相近的优质资产。诸多优质资产将在新药公司注入上市公司之后陆续被注入。

  其中,分析人士预期较高的有主营疫苗和生物制药的“金坦生物”和主营高端头孢抗生素的“凯瑞特”等优质医药资产,华北制药集团整体上市有望随着优质资产的陆续注入渐趋完成。

  求变之资金篇

  收购新药公司铺路增发

  在原料药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华北制药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心情已迫不及待,此外,公司谋求转型,进军新药领域都需要大资金支持,因此,资金问题首当其冲成为公司转型的关卡。

  据了解,华北制药自1999年以来,已经有10年没在资本市场融资了。作为大型国企,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60%。公司管理层人士坦言,由于公司增发计划未获通过,而土地收储收益难以一步到位,公司发展面临的资金压力显而易见。

  DSM此次以增资的方式向华药集团投入1.8亿元,其中约1亿元左右将用于偿还债务,剩余资金才用于新产品和新业务的开发。

  2007年10月,华北制药公布增发方案。主要募集资金将用于包括培养基级白蛋白项目在内的6个项目的新建和扩建。由于当时几个项目的环评、土地问题没有得到成功办理,增发方案在2008年7月份被修改,募投项目从6个缩减到2个,培养基级白蛋白项目依旧被保留为募投项目。

  2008年11月6日,华北制药再次调整增发方案。但今年2月7日,华北制药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未获得证监会通过。

  知情人士透露,原因主要是华北制药从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购买的环A车间资产之后,并未及时划转该产品的文号,影响了华北制药的独立性。

  华北制药拿出的解决方案是直接收购新药公司。华北制药高管透露,尽管从新药公司购买的白蛋白技术使用有排他性,但公司并不拥有该技术的所有权,这也推动公司收纳新药公司为“自家人”的步伐。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华北制药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新药公司收购工作,目前该收购已经通过了所有政府部门的审批,即将进入公示。

  华北制药持有新药公司20.09%股权,此次计划向华北制药集团收其持有的新药公司77.84%的股权。截至目前,华北制药收购新药公司的价格尚未确定。

  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目前新药公司评估值已经确定,将于近期报董事会审议并确定最终收购价格,预计与评估值相差不大,公司可能以现金、股权、资产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此次收购。

  实际上,新药公司因其专业研发水平一直备受医药同行“垂涎”,此次新药公司的股权转让并未进行公开竞标,这也让华北制药避免了来自同行的竞价压力。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华北制药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再度申请增发,公司计划于今年8月18日之后再次向证监会递交增发方案。

  求变之体制篇

  引进战略投资者DSM

  3月20日,在历经四年的“苦恋”之后,华北制药与DSM这两家原料药巨头终于正式“牵手”。在华北制药管理层看来,此次合作将对公司的体制转型起到关键作用。

  “先借助合作把公司两大基础业务稳定下来,再腾出手拓展高端业务。”华北制药董秘曹正平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DSM作为欧洲原料药巨头,其半合成青霉素系列产品规模居全球首位,拥有世界领先的青霉素生产技术。

  然而,在华北制药管理层看来,公司此次合作引进外资,很大程度上是突破了公司的原有固化的体制机制。在行业分析师看来,该合作在完成体制转变的意义要远大于在技术领域的合作。

  首先,DSM投资18859.25万元人民币获取华北制药集团9.77%的股份;其次,DSM投资63840.86万元,与华北制药股份公司组建三家合营公司(营养品公司、抗生素中间体公司、抗生素原料药公司),再由三家合营公司反向收购华北制药四家子公司:维尔康公司、倍达公司、先泰公司、华日公司。华北制药分别持有上述三家公司70%、49%、49%的股份。

  根据合作协议,DSM未来将每年采购VC产品不少于5000吨。DSM还将成为华北制药生产的抗生素原料药和抗生素中间体的境外独家经销商。

  曹正平介绍说,合资项目能为维生素和青霉素业务的发展引入资源、技术优势,稳定产品的销量,降低公司独立发展两项业务所面临的市场竞争风险及环保安全提升的压力等,有助于公司把更多的资源投放到成长性好的新的业务领域。

  此次合作,华北制药放弃了青霉素业务的控股权,因此不能合并报表。国元证券(000728)研究员刘斌认为,短期将影响公司的经常性收益。曹正平也坦言了此次交易带来的风险,公司总资产会有所下降,损益由于摊薄原因短期内也会下降,但净资产会提高,现金流会增加,在3-5年的时间内合资效益也会凸显。

  华北制药与DSM除了共建三家合营公司之外,还将共建一个维生素工厂和一个青霉素中间体工厂。这两个工厂建设目前尚无明确的时间表。尽管市场对华北制药“牵手”DSM一时间好评如潮,但曹正平表示,目前合作事项还需要获得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的审批,因此还存在不确定性。

  曹正平透露,公司还在继续与DSM商谈后续有关制剂的合作事项,双方的合作有望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

  求变之挑战篇

  “去周期化”之路漫漫

  尽管机构投资者对华北制药未来以“重组白蛋白”和生物抗癌药为代表的发展前景评价乐观,公司去年年报也显示,公司的安灭菌、怡神保等新药实现了超过60%的增速,但不可忽视,公司在转型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难题。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VC出口量和价格均保持继续增长。中信建投研究员周鸣杰认为,由于我国VC产品的定价权提升,VC价格还将保持坚挺,这意味着华北制药当下的景气周期得到延续。相比之下,公司新药研发投入的资金量大,短期内还没有新业务的盈利能力能够取代青霉素和VC。

  新药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目前,新药公司的研发费用主要有三大来源:公司自身产品销售收入、对外技术服务或转让费用、国家资金支持及课题经费,总体而言并不太宽裕。分析人士预测,一旦收购新药公司,华北制药需要在研发费用上予以“贴补”。

  此外,公司的营销体系改革依旧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公司内部人士表示,营销工作不好做,因为产品太多元化,很难用统一的营销体系进行统筹。

  目前,处于石家庄市区的华北制药厂房正在迁往开发区,伴随此次搬迁,公司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例如,青霉素粉针业务将逐渐放弃,头孢产品将成为重点,分析人士认为,产品替代期间公司正常收益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不难想象,华北制药未来可能要过一段“青黄不接”的日子,尽管如此,一旦公司转型的关键一步顺利迈出,公司价值将被重估。

(实习编辑:肖晓堃)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