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前言
近些年,朋友圈时不时的出现“中央下文件不以论文评医生职称”的热门话题,我对此并不兴奋,因为2016年3月,中共中央就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早就提出了: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不将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全科医生等岗位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
是的,早在2016年,国家就提出了“评价人才要克服唯学历、唯论文等倾向”,但是,你感觉到了吗?大家还不是在拼命的写SCI。
医生不写论文,也不好:不写论文,不会看文献,就容易偏离循证医学,老是在个人有限的临床经验里面打转,犯经验主义错误。另外,不搞研究,我们就只能照搬国外指南,什么问题都等着西方研究好了我们再去模仿学习,有失大国风范!
医生拼命写论文,也不好:有些医生SCI文章一大堆,轻松升上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但是手术刀都拿不稳,请问这是对病人负责吗?最重要的是,我们发表了这么论文,其真实性到底是怎样的?只有研究者心知肚明。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以下内容,笔者拙笔,仅供茶余饭后闲谈)
首先,将医生分为学术型和临床型。学术型的职称分为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这个主要以学术论文来评价。临床型的职称分为主治医师、副主任及主任医师等,评价标准主要是临床能力。你是学术型的副教授,但是连个阑尾炎手术都搞不定,抱歉,从住院医师干起。你是副主任医师,但是一篇论文都没有发表,抱歉,努力写论文从助理讲师干起。
其次,临床型医生不发表论文,但是进职称也要写职称论文。有些大学比较务实,研究生毕业可以不发表论文,但是必须写学位论文。同样,临床型医生进职称不需要发表论文,但是必须写一篇职称论文,这种论文可以不发表,但必须是一篇合格的、规范的论文,比如搜集一点真实的数据,写一篇回顾性分析,就算是阴性结果也可以,这样既可避免论文造假,也可以让临床医生学会写论文,总结临床经验。
为什么这样说呢?且看下文!
一、现有的论文制度弊端重重
中国SCI论文已飙升至世界第二了,但是估计论文“真实性”有待考究。从基层医院的小医生,到名牌大学的教授,我们都在这方面默默地付出!论文工厂到处是,代写论文的骗子生意红红火火!在离实事求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制定的目标脱离实际
对临床医生的论文要求,经常脱离实际,要达到目标经常只能造假。
对于基层医院的医生,写篇病例报道就不错了,非要要求发表论著。
举个例子,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少见病,非常少见。协和医院10多年才确诊30多例,但是去查文献,有些县医院四五年就确诊20多例。这种论文至少90%是作假的,因为你写真实的个案报道,医院不给你进职称,你就随手把2例改成20例,编造一篇论著,职称搞定。
假如没有论文的紧箍咒,那么这个医生写篇真实的个案报道就行了,犯不着论文造假。遇到好多县级医院的医生,他们本来可以写个很好的、真实的、有价值的个案报道,安安静静的做个好医生,但是单位要求必须是论著。医院的要求脱离实际,那好办,医生也跟着脱离实际,把3例改成30例,搞定,收工。
申请几万元的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都要求你要解决多个问题,在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至少2篇以上的论文,最好是SCI,不知道评审专家哪来的勇气!你要是写只能解决一个小问题,只能发表1篇中文期刊,分分被对手PK掉。
几十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是目标一大堆,要解决N个问题,发表N篇SCI,为医学做出重大贡献,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有几个亿!
一点钱解决亿点目标,你咋不上天呢!
假如评审专家脑袋里没有这么多虚头巴脑的目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任务,我们的大多数研究者也不会在造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无法自拔。
2.不鼓励探索性研究,只在乎文章数量
什么是探索性研究?我个人觉得,就是研究结果不知道,我们去探索。比如打太极拳对慢性心衰有没有好处,我们不知道,要做研究才知道。
然而,现实却是:假如有高质量研究显示打太极拳对肺气肿有效,我们就拟定打太极拳对慢性心衰有效,把研究结果确定下来,然后怀揣理想、带着主观情绪、奔着研究结果去做研究,假如真实的研究结果显示没有用,那就改改数据,活生生把黑的说成白的,要不然你就发表不了论文,无法结题,进不了职称,对不起国家。
基金申请下来,但是做出的研究显示气功对癌症只有个屁用,怎么办?还能怎么办,修改数据,气功就可以包治百病,编辑部一看是阳性结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论文通过,研究者顺利完成任务,继续申请下一项科学基金。
假如没有论文的紧箍咒,鼓励探索性研究,我们的科学家会写出气功能阻止肿瘤生长的造假论文吗?
我们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一般不会笑,除非忍不住!
3.原创性研究很少
我们不管做什么研究,一般都需要是国外探索过的,国外没有做过的、或者没有国外的参考文献,你就很难通过评审!
在国外发达国家的研究基础上做研究,可以省去探索性研究的大量经费支出,但是时间长了,为了完成一大堆的目标任务,我们慢慢的就沦为研究的低端下游,不断的重复欧美的研究,除了证实别人的研究具有可重复性,别无他长,对科学的创新发展没有实质性的贡献。
更可悲的是,很多时候,我们模仿国外的研究却不敢面对真实的数据,国外说什么,就是什么,做出的结果与国外不同,为了完成脱离实际的目标,就修改数据,不把阴性结果变成阳性结果就浑身难受。
哈佛大学的神经病教授研究发现干细胞可以治疗心脏病,我们就一窝蜂的跟上去搞研究,要么就低端重复欧美的科研,要么就编造数据,跟着哈佛大学的神经病教授一起呐喊目前的研究显示干细胞可以治疗心脏病。
研究了十几年,纸包不住火,美国哈佛大学的神经病教授突然去哈尔滨佛学院忏悔,说自己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是骗局,搞得国内的学者很尴尬。
假如我们提倡研究的创新性,不要老是模仿、重复欧美的科学研究,鼓励研究者实事求是,搞探索性研究,研究出来是什么就是什么,就会少闹这些笑话。
二、论文造假时代的优缺点
在“唯论文论英雄”的时代,临床医生被迫写了多如牛毛的论文来滥竽充数,这些论文浪费了国家的科学基金,浪费了医生的审稿费、版面费,对医学的发展毫无意义。
万事万物都有正反面!
造假,也是需要技术含量的!没有两把刷子,你是造不了假的。英文水平太臭,是难以抄袭国外论文的!
滥竽充数的垃圾论文,虽然对医学的发展毫无意义,但是却锻炼了大量临床医生的科研思维和论文写作能力。
通过写垃圾论文,我们知道了如何写一篇规范的论文,如何设计研究方案才是合理的,虽然研究结果可能是造假的,但是我们学会了研究思路!不再是只会开刀的医匠。
研究气功治疗癌症,虽然科研失败了(造假成功了),但是我们也在失败中学会了如何写论文、做科研。
既然论文数量已经赶美超英,那么,下一步是不是应该静下心来,研究论文的质量了!
三、论文大造假该结束了
我们的一个老师,在国外读博士。辛辛苦苦在实验室研究半年,花了几十万,结果是阴性。怎么办?篡改数据?NO。静下心来研究实验的不足和漏洞,又在实验室坚持不懈半年,又花了几十万,结果还是阴性。在国内,导师已哭晕在厕所,你可以休息了。怎么办?修改数据?NO。在绝望中站起来,在实验室呕心沥血半年,再次花了几十万,结果还是阴性。失败三重浪,人生为何如此绝望!去天台排队?还是PS研究结果?还是卷铺盖走人?NO。不到长城非好汉,先让我怀疑一下人生,然后静下心来研究实验存在的问题,又在实验室安安静静的坐牢半年,又花了几十万,终于找到问题所在,研究终于成功了!
我国GDP世界第二,应该拿出足够的科研基金给研究者去做探索性研究,而不是每次就给一点钱,制定亿点脱离实际的目标,让研究者无法打消作假的冲动!
一点钱,一点目标,而不是一点钱,亿点目标。
有些研究,比如新药研发,应该是:亿点钱,一点目标。
我们花了大量的钱在造假和重复别人的研究中学会写论文,领悟了科研思维,难道还要继续吗?下一步不是从火星回到地球,做一些真实的研究吗?
你看中国知网就比较实事求是,这么多年都没有删除或者修改下面这篇论文,中国知网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论文造假时代该结束了,要不然后人的大牙不保,都要被笑掉。
所以,假如临床医生不用刻意发表论文,只需要写规范的、合格的职称论文,那医生就去搜集点真实的临床资料,或者设计一个可行的前瞻性研究,不用伪造阳性结果,写出的论文虽然是阴性结果,且比造假的论文更有价值。
四、临床医生为什么也要做研究?
我们不能一直等着欧美去研究新药、探索新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病方法,特别是美国人,特别不喜欢其他国家挑战他的霸主地位,在他们眼中,中国人最好是帮他们打工即可,不要搞什么尖段技术来超越他们。假如未来又爆发一种新的传染病,美国研究出疫苗,中国没有,美国不卖给我们,我们又能怎么办?
曾经,羟乙基淀粉扩充血容量的优点被吹上了天,写进了国外的指南,我们也跟着说羟乙基淀粉好的不得了。结果,后来的研究发现,羟乙基淀粉有肾毒性,并不是首选的扩容剂,之前牛皮吹上天,都是德国神经病学者造假弄出来的论文。假如我们也搞探索性研究,从体制上鼓励大家做真实的研究,不唯SCI论英雄,也不会被德国佬带到沟里去。
曾经,权威教材说多巴胺可以扩张肾脏的血管,理论上可以保护肾脏,后来国外做探索性研究发现,多巴胺保护肾脏只是理论上有效,现实中并不是这样的。假如不做临床研究,多巴胺将只能在我们的意念之中默默地保护肾脏,病人却在多巴胺导致的心律失常之中挣扎,医学何来突破?
所以,医生不写论文、不做研究,也是不行的。
假如临床医生不做研究,老老实实的照搬传统经验,临床医学将很难突破,错误的观点将长期被掩盖,新的观念迟迟不能萌芽。
假如临床医生不写论文,不看文献,知识就不容易更新,老是在个人有限的经验里面打转,坐井观天。特别是科室的老医生,不学习就会凭经验主义限制年轻医生的发展,危害更大。
五、为什么要把医生分为临床型、学术型
中国的实际是大多数临床医生每天忙的鸡飞狗跳,哪有时间、哪有条件搞基础研究?所以,临床型医生主要搞临床研究,学术型医生主要搞基础研究。如果有位猛人,手术也做得好,学术论文也写得好,那么他可以既做主任医师,同时也是教授,临床水平是主任医师,学术水平是教授。这样,临床医生、学术医生各得其所,既可以做研究,也不用费尽心思的去作假、写凑数的论文。
临床型的医生,写篇合格的职称论文就可以了,说明你会看文献,能把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成论文,不需要为了发表论文而作假。
有些临床医生,临床能力非常强,但是不擅长写论文,有些是不屑写那些毫无意义的论文,这样的人才不能被埋没了,不能被论文压着永远做高年资主治医师。
比如有些手术,有些不会写论文的主治医师做的非常好,但是他们没有资质做;有些论文写得很精彩的副主任医师,虽然有手术的资质,但是手术做的不忍直视。临床能力与论文不成正比,不能一刀切。
再比如,很多年前,有些红军没怎么读过书,但是指挥打仗水平一流,假如没有军事论文就不能指挥打仗,那么很多优秀的将领将被埋没,结果就是纸上谈兵误国误民,血的教训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六、考核难点
取消医生进职称“唯论文论英雄”,最大的问题就是公平问题。很多人都担心以后进职称会不公平,临床能力无法量化考核。
临床能力怎么就不能考核了?虽然难以细化考核,但是大体的考核方法,并没有想象的困难。比如,呼吸科医生连呼吸机都不会用,你怎么升副主任医师?普外科医生阑尾炎都搞不定,你如何当主治医师?放射科医生,你的报告大部分都是肺部阴影,请结合临床,你怎么升高级职称?别人心脏支架手术做了300台,你才做了30台,你怎么和别人竞争副主任医师?
假如两个医生的临床水平差不多,但是名额有限,怎么办?这个时候再来考虑论文等其他指标!
假如有位猛人,手术一流,学术论文一堆,那他就可以身兼数职:主任医师、教授!
假如某位博士,学术论文一堆,但是拿不稳手术刀,那他只能是:教授、住院医师!
假如某位医生对论文过敏,根本写不出来,那他就是:副主任医师、助理讲师!
后记
总而言之,假如医生不喜欢或者没有条件搞科研,安心搞临床,你也可以升高级职称,服务患者!
假如医生对临床不擅长或者兴趣不浓厚,也可以安心搞科研,升高级职称,成科学家!
如果医生想同时升教授、主任医师,那你得在临床上努力工作,下班写学术论文!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茶余饭后闲谈~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中医院 中医全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蛇口老年病医学
主任医师
龙岩市第一医院 全科医学科
主任医师
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全科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惠州市惠阳区淡水街道爱民东路2号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泽园路28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北京市平谷区新平北路59号
二级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中心) 公立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大同镇同集路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德令哈市文化路25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