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触目惊心!癌症患者无尊严的最后时刻

举报/反馈
2009-04-02 11:54:00
触目惊心!癌症患者无尊严的最后时刻


  年仅18岁的李贵(化名)患右侧髂部恶性小细胞瘤。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选择了姑息治疗。7月31日下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爱癌症姑息治疗科、WHO华西国际姑息医学合作中心主任李金祥教授的安排下,记者见到了这位正在该中心接受治疗的年轻晚期癌症患者。

  在进行姑息治疗以前,李贵每天需要注射300多支曲马多,却仍然痛不欲生。伴随肿瘤的恶化,以及巨大的医药费开支,李家面临不可承受之重。世界卫生组织华西国际癌症姑息治疗合作中心在获悉这一情况后,帮助李贵接受姑息治疗。

  而今的李贵腹部肿瘤突出,已如盆口大,依靠着340mg吗啡大部分疼痛得到缓解。在治疗的末期,家属和医生都没有放弃他。“也许他仅存的也只是不到几天的生命”,李教授说,“但却更加安宁和有尊严。

  这种被称为“姑息治疗”的救助方案带来了医学界新的探讨,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根据记者的调查,选择姑息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并不普遍,大多数饱受癌症疼痛折磨的病人,并不知道这样的治疗方式。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期,很多病人由于疼痛精疲力竭而悲惨的死去。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医院认为姑息治疗不仅能为病人减少痛苦,还能提供临终关怀,但是病人则囿于经济的承受能力以及治疗期间的思想折磨,使姑息治疗法仍徘徊在医院与病人之间。

  医学界的难题:如何应对癌症晚期治疗?

  难道医学只能救死扶伤,而不能科学的提高癌症病人的生活质?什么才是他们所需要的?怎样才能让他们少一些痛苦?而社会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据悉,我国现有癌症患者700多万,每年新增200万以上,癌痛发生率50%以上,其中30%为重度疼痛。疼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不仅是躯体上的,更有对心理承受力的冲击,且伴随出血、厌食呕吐等并发症,使患者本人及家属蒙受极大压力。病人处于巨痛之中,想一死了之,常常成为家属、亲友挥之不去的阴影,而一些亲属也因此患上抑郁症,一度成为困扰医学界的难题。

  传统救治:无止境的放射性治疗

  在晚期癌症投入积极的治疗,如补液输血及补充营养、进行放化疗、坚持死马当成活马医的传统观念,在呼吸心跳停止后仍进行复苏抢救。

  传统的医疗卫生机构,多以救活治愈病人,改善患者健康状况为主要目的,但对末期病人,治疗已经是个不切合实际的目标。此刻,病人更需要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的特殊的医疗护理,面临病人患绝症的事实,医护人员只注意到病人的情绪反应,忽略了对家属的安慰和辅导。

  站在病人及家属的角度,这样的治疗却伴随着极大的心身痛苦,甚至加速患者的死亡,也给国家及亲属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受尽折磨:病人和家属放弃救治

  在治疗的过程中,不堪忍受的疼痛,让其无法承担的经济负担,以及更难受的来自精神上的痛苦,有病人表示:“时时想到的是什么时候死亡。真的,死亡是很恐怖的。但想到为了家庭,也为了自己身心少受创伤,我真想吃安眠药一了百了。”

  国家态度:推动姑息治疗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姑息治疗,应运而生。它是指对在医学上根治无望的绝症患者,不再采用临床上的抗癌方法,比如化疗、注射杜冷丁等,而主要采用一些抗感染的药,并不间断地使用吗啡镇痛,从而帮助患者控制疼痛,减轻痛苦,让患者保持平静的心态,直到自然死亡。

  国家卫生部至1990年引进对晚期癌病人的镇痛及姑息治疗方案以来,多次召开国家专家会议推动该学科的发展,尤其是2005年3月初在西安召开的麻醉药品临床使用与规范化管理培训班,为本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学应对癌症晚期治疗:不仅仅只是镇痛治疗

  毫无疑问,姑息治疗引起了道德伦理上的碰撞——有人认为,姑息治疗就是让绝症患者躺在病床上等待死亡。虽然他们身体上受到药物的控制而不疼痛,但对于患者的思想和心灵却是一种残忍的、不道德的摧残。

  事实上,针对这种心理,姑息治疗除了在医学上对其综合治疗外,还包括解决患者及家属一系列心理的、情感的、精神的、社会方面的问题,使他们(病人)在身体上,特别是精神和心理上得到充分的治疗、精心的护理和安慰,尽量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使其尽可能以一种轻松的心态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对于绝症患者,虽然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但提高其本人和亲人的生存质量却是可以做到的。他们做的就是尽量让病人最后的时光过得快乐一点,安宁一点,同时,也让他的亲人们过得放心一点。

  社会需求:一份成都高龄老人临终关怀需求意愿调查分析

  为了解高龄老人对临终关怀的需求意愿,为在我国更好的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建立完善的临终关怀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孙敏,龙德蓉,谭明英等人采用入户问卷调查方式,就成都市小天辖区204位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一般情况、健康情况和对临终关怀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在选择临终关怀方式时,老人中34.8%的选择对症治疗,20.6%的选择不治疗,17.2%选择听取医生的安排,9.8%选择听取子女们的安排,9.8%的拒绝回答此问题,7.8%的希望继续高技术治疗。职业、生活费来源、家庭功能和IADL对临终关怀方式有影响。结论:高龄老人对临终关怀的态度是支持的,在其中开展临终关怀是可行的。同样为其提供临终关怀服务也是必要的。

  但是姑息治疗也面临着种种困难

  社会关注有待提高

  尽管癌症仍是美国第一大健康杀手,但仍有许人没有得到关于癌症的足够的教育,对癌症的了解非常有限。李教授指出,我国的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公众服务科普刊物和网络信息服务体系都有待于加强和完善。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更多重视,但还需进一步整合学术界和社会的力量,探讨完善的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计划。我们的最终目标不仅是控制癌症,而且是要帮助癌症患者活得更长更好

  医疗体系有待健全

  目前,四川省仅华西医院一家成立了姑息治疗科,还不能满足癌症病人晚期治疗需要。社保经费还不能支持进行全面的姑息治疗,经济困难家庭只好选择放弃。救助这些被病痛肆虐的人,需要建立完整的医疗体系。

  呼吁关注和重视

  更具有公益性和更加的人性化

  最后李教授呼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癌症晚期患者治疗。“我们愿意帮助更多更广的癌症患者,四川省内,远到屏山县、仪陇县,有电话过来,我们都会免费上门服务,希望有更多的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快乐一点,安宁一点。”

(责任编辑:危艺)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