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疾病要闻

“隐秘的角落”:3.5亿“LGBTQ”群体

举报/反馈
2020-10-22 07:25:36梅斯医学

  2014年的最后一天,已故中国当代作家王小波的遗孀、著名社会学家、性学家李银河发表了一篇名为《最后一天》的文章。文中愿景:“感受那种刻骨铭心的激情,那种自由奔放无拘无束无边无际的激情......坦然面对最后的日子,并毫无遗憾地离去。”而就在此前半个月,她对外公开了自己与跨性别爱人长达17年的感情生活,并迅速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同性恋亚文化的包容,这个群体的“社会可见度”和人权在不断的提升。然而,有关该特殊群体的健康状况却鲜有人关注,因为他们往往在医疗相关的科学研究中被忽视。 为此,最近,美国心脏协会(AHA)在一份新的科学声明中呼吁,应常规评估和解决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和性别质疑(LGBTQ)成年人的心血管健康情况。该声明于10月8日在线发表在《循环》(Circulation)杂志上。

  该研究回顾了现有关于LGBTQ人群心血管健康差异的研究,确定了人们对于该问题常规知识体系中的差距,并为改进针对LGBTQ人群的心血管研究和护理提供了建议。 "从这份科学声明中获得的最重要的启示是,医疗服务提供者在临床环境中需要常规评估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编写小组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Billy A. Caceres博士说道,"这将有助于医疗保健提供者让LGBTQ患者更加愿意参与讨论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该声明是第一个由全国性组织进行的、全面总结LGBTQ成人心血管健康的研究证据。

  “隐形”的群体

  LGBTQ是什么?根据Wikipedia解释,更为完整的版本应该是LGBTPQAA,依次是les(女同性恋)、gay(男同性恋)、bisexual(双性恋)、transextual(跨性别)、pansexual(泛性恋)、queer(酷儿,即不认同传统性别概念,不愿意被传统性别定义的人)、asexual(无性恋)以及ally(同盟伙伴)。其中,queer酷儿还有一种说法可以是Questioning,即对性别认同感感到疑惑的人。 据统计,全世界性少数人群约占所有人口的5%。照此计算,全球LGBTQ人群约有3.5亿人,而仅在中国,这个数字大概是7000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同志中心等机构于2016年出具的调研报告显示,在中国,仅有5%的性少数人士公开了他们的性身份(“出柜”)。

  心血管健康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相对于非LGBTQ同龄人,LGBTQ人群心血管健康情况较差。虽然相关信息有限,但从现有的数据仍然能够看出与非LGBTQ人群相比具有如下区别:

  1)LGBTQ人群使用烟草的比例更高;2)LGBTQ人群运动倾向较低、运动量普遍较少;3)由于使用性激素等原因,女性变性人群血脂普遍较高,且心肌梗死、静脉栓塞、中风以及心血管死亡风险均增加;4)变性妇女更可能暴饮暴食;5)女同性恋和双性恋女性的肥胖发病率更高。

  "研究人员应该进一步设计和测试基于现有证据的干预措施,以促进LGBTQ成年人的心脏健康。这是目前在心血管健康研究中非常缺乏的一个领域。"Caceres说。 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LGBTQ人群的健康状况,但不仅仅在心血管健康方面。

  偏头痛的苦恼

  最新的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神经病学》 (JAMA Neurology)发表的研究发现,同性恋更容易偏头痛。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成千上万的美国成年人中的偏头痛进行追踪之后发现,近1/3的LGBTQ经历过偏头痛,且与绝对的异性恋相比,LGBTQ人群偏头痛的风险高出58%。

  至于原因,主要作者Jason Nageta博士认为,这与LGBTQ人群经历的社会恐同偏见和歧视并从而导致的压力密不可分。同时,LGBTQ人群在寻求医疗保健帮助方面可能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不能得到及时就诊从而遭遇更多的痛苦。

  神刊《CA: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 Cancer J Clin,IF=223.679)曾回顾过LGBTQ人群包括肛门癌、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肺癌和前列腺癌在内的7种常见癌症的患病情况。发现:- 同性恋和双性恋男性肛门癌风险更高,特别是HIV+的人;- 女同性恋和双性恋乳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的风险更高,主要与烟酒滥用、超重以及高脂饮食等危险因素有关;- LGBTQ人群吸烟烟草和酗酒的比例较非LGBTQ人群高1.5倍,因此与烟酒相关的癌症风险均增高;- 然而与异性恋(16.5%)和双性恋(14.3%)相比,同性恋男性(5.3%)的前列腺癌患癌风险明显降低。

  心理健康状态

  前面的研究也不约而同的提到,LGBTQ人群不佳的健康状况可能是由所经历的独特社会心理压力所驱动的。其中包括因性取向和性别认同而导致的个人压力(如自耻感、害怕被拒绝以及刻意隐瞒性取向等)以及人际压力(如污名、歧视、排斥和遭受暴力等)。因此,LGBTQ人群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的发生率都更高。

  其中,家庭与社交圈的压力是最难以逃避的。社会、家人和朋友对LGBTQ人群真实需求的不了解使得很多人难以“出柜”。现实中有很多的LGBTQ人最终违背自己的意愿或选择结婚、“形婚”、或通过试管婴儿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或被迫与自己的“恋人”发生性关系。而这些压力使得滥用药物、精神状况不佳以及心脏疾病等风险明显增加。 2017年,权威杂志《柳叶刀》曾发表题为《中国LGBT群体面临的健康和权利挑战》的社论。文中提到,2015年“独生子女政策”的终止给中国的LGBTQ人群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中国人更倾向于将组建家庭作为顺应社会大流的基础。曾有研究调查显示,超过2/3的中国人表示无法接受同性恋。且70%的男同性恋最终选择与“直女”结婚。

  医疗保健就诊压力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对LGBTQ人群的歧视也普遍存在。上述CA的文章就提到,因为传统医疗专业教育培训中少有涉及LGBTQ相关内容,所以肿瘤学家对影响这一患者群体的癌症风险因素仍存在着较大的知识差距。同时,46%的医学生对LGBTQ存在明显的偏见,80%以上的学生则有不同程度的“隐性偏见”。

  同时,高达70%的性少数群体成年人声称曾经历过临床医生某种形式的歧视,包括使用刻薄的或者侮辱性的语言。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大约有8%的性少数群体和25%的变性人被临床医生拒绝提供医疗服务。 "因为性取向和性别认同方面的偏见,LGBTQ人群常常得不到高质量的护理和治疗。这也从另一方面使得该群体逃避应有的初级保健和预防性就诊,从而影响身体健康。"Caceres在接受采访时说。为此,声明也首次提到,医生助理教育认证评审委员会将从2020年9月开始增加LGBTQ课程内容。

  社会看法的进步

  虽然个人关于LGBTQ人群的看法不甚相同,但社会对LGBTQ人群的接受度确实已经增加。有研究调查了美国社会对LGBTQ的接受度进行调查,发现1977年,美国成人的接受度是43%,到了2020年,数据已经增长到73%。  而针对同性婚姻,2001年,自从荷兰成为第一个承认同性伴侣婚姻的国家后,至今已有29个国家在法律上全国性或尚未全国性的执行同性婚姻。

  与此同时,LGBTQ人群的“出柜”平均年龄在逐年下降。在上世纪70年代,“出柜”平均年龄为20岁,而最新的研究发现该平均年龄降到了14岁。由此可见,社会的接受度也使得青少年更加愿意了解并接受自己的性取向。 林清玄的一篇文章《无风絮自飞》曾引用过一句乡间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丝瓜和肉豆都是为了吃的,为什么需要分清呢?同样,同性恋,异性恋,无需分清。 渴望爱情是人的一种本能。无关性向种族,每个人只是爱了个Ta爱的人。我们没有必要一定为自己找到某一个身份分类的标签,因为我们所感受到的真挚,远比这种爱能否在大众的话语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要来得重要。正视每种可能, 即使不能理解,也请允许它的存在。

  无论如何,LGBTQ,绝对不是一种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