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界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药界动态

平价军团集结南京

举报/反馈
2009-03-30 20:09:00

  近日,南京最大的平价药房——江苏益丰大药房在成功加入医保定点药店后,率先在南京平价药房中掀起了降价风潮,引得不少市民提篮购药。据了解,益丰大药房此次优惠降价行动,是其有史以来最大且最彻底的一次,相当多的商品甚至比同行优惠50%。同时,益丰还会每天推出100种特惠药品,零售价再降10%。

  3月20日,湖南老百姓大药房南京中山南路店开业,这标志着连续四年销全国第一、业内著名的平价大鳄正式进驻南京市场。据悉,老百姓入驻南京后迅速放话:立志要将南京市场的药价平均再拉低30%。风声一出,南京市场被推至风口浪尖。

  三支湘军挺立南京

  “对于老百姓来说,进军南京是个历史转折点。”老百姓大药房南京地区总经理黄冬海在接受《医药经济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他介绍,目前金融危机对药店业影响不大,药品作为刚性需求产品,市场前景还是很好的。此次进驻南京,老百姓去年获得8200万美元注资是主因之一,而扩张亦是老百姓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黄冬海还向记者透露,进军南京之前,老百姓已经做了详细的市场调查和发展规划,并已报董事会批准及认可。老百姓的长远计划是:3年之内在南京开出30家新店,这还不包括对南京外围市场的开拓。老百姓开拓南京以外的市场主要还是采取并购的策略。

  作为最早进驻南京的外来平价药房之一,江苏益丰在南京已经扎根两年多。记者在采访江苏益丰总经理吴俊华时获悉,目前益丰已在南京开设了19家门店,基本都是面积在300平方米左右的大卖场,年销售总额已过亿元。

  去年底,湖南益丰融资2亿元,这也成为其下属各分公司今年逆势开店的资金保证。吴俊华向记者表示,今年江苏益丰计划在南京地区再开15家门店,加上苏北地区徐州、淮安等地的拓展计划,预计年底门店总数将达50家。对于此次湖南老百姓大举进入南京的举动,吴表示去年底早已风闻。其又表示,同为湘军,此前益丰在湖南与老百姓已经有过正面交锋,二者在营销经营模式上并无太大差别。“不管对方会不会进来,我们都有常规的促销活动。”吴俊华表示,企业自有积极的应对措施。

  另一支湘军——2004年成立的江苏芝林大药房目前在南京也已有18家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其总经理周焱平用“意料中的事情”来形容其对老百姓进驻南京的看法。他说,早在去年12月,其就获悉了老百姓即将在南京开店的信息。“对芝林而言,老百姓的进驻不仅不会带来压力,反而是增加了一份力量,在近两年内应该算是好事。”周焱平表示,外来平价药店在南京市场有望借助老百姓的“加盟”将格局做大,以获得当地政府对这个群体更多的重视。

  至此,从芝林、益丰再到老百姓大药房,南京的平价药房主要由湘军掌管,如今已成三足鼎立之势。

  不以价格论英雄

  以“价格”为旗从来都是平价药房进入全新市场的最佳手段,至于老百姓大药房的进入会不会引发新的价格战?南京地区的消费者又会不会买账?各方说法不一。吴俊华表示,价格战早已失去生存的土壤,当下企业之间进行的并非“价格战”,而是执行彼此不同的营销手段,价格策略。也有熟悉当地情况的业内人士表示,从内行的角度测算,老百姓第一家店的开业业绩不会太好。原因是:一方面,顾客对于开业促销的理智程度增加;另一方面,各种平价药房在南京的布点较多,各自的营销策略也大同小异,因此对顾客的吸引力有限。

  黄冬海对记者表示,药店降价一般来说不会刺激消费,老百姓还是一样买自己需要的药品,药店降价是要抢占市场份额。他认为,目前南京市场的降价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药店降价可以使老百姓获益。黄冬海不否认开新店会做出部分让利,且也不能完全保证药店会有充分的盈利。但是以南京市场的降价来说,他认为是很有序的降价,而且是比较友好的良性竞争。黄冬海还笑谈:“因为老百姓进入南京之前,各同行之间都已相互熟识了,大家都是很有默契的,正如有些同行知道我们入驻南京后会适当地做出降价10%的促销。大家都在统一的市场规则下竞争,虽然表面上价格战打得很激烈,其实还是良性竞争。”

  至于老百姓放出“让药价再降30%”的说法,周焱平则表示,“平价开路”是外来企业在开拓新市场过程中屡试不爽的策略,受“降价”冲击更多的应该是本土药店。他表示,相对于湖南长沙而言,南京市场容量大,但竞争却并不激烈,因此药价水分也不少。虽然如此,周焱平并不认为在这块市场上可能爆发新的价格战。“价格战的作用已经不明显,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短期内,并存的空间还很大。”

  据记者了解,目前南京市场约有1500家药店,其中包括外来平价药房芝林、益丰、百姓缘、老百姓在内只有40多家,就市场份额而言,先声、百信、金陵、国盛等四大本土连锁及单体药店占据了绝对优势。而南京本土的药店企业,对于湘军的攻城略地以及降价风潮,似乎依旧保持缄默。

  抢占新医改先机

  在即将出台的新医改方案中,医院门诊药房的改制备受关注。其实早在2006年,南京就率先展开了医院药房托管的试点,和新医改 “医院药房将改为社会零售药店”的传闻不谋而合。以广受瞩目的“药房托管”来说,自从南京试点药房托管模式以来,就被看作是医药分开的有益探索,一直颇受媒体关注。这也体现了南京药品市场的特殊性,在这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连锁药店企业的实力得以凸显。

  黄冬海在采访中也向记者提到南京药店市场的特殊性,他认为,南京的医疗机构水平相对较高,零售药店市场的发展领先全国。他还指出,我国零售药品占药品市场份额20%以上,而南京市场却只占15%,这说明这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现阶段南京药品的价格市场竞争还很缓慢,竞争不够充分。黄冬海预测医院药房改革后,对药品市场的冲击将会更大,因此前景是可喜的,并且有极大的空间,价格空间估计会有30%以上。他还透露,老百姓选择南京市场的前提,也是将医改前景这一点放在考虑范围之中的,再加上南京单体药店数量虽多,但在采购资源和管理水平上相对于连锁药店不具备优势。

  另据了解,就南京的药店密度4400人/间来说,相较于其他大中型城市,如广州为2000人/间,长沙为1500人/间,在人口数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南京市场空间也很大。这也是为什么南京市场有这么多外地品牌进驻的原因。

  于众多外来平价药店而言,吴俊华表示,最大的竞争对手似乎还是南京本土药店。据悉,当地医保部门规定开设两年以上的药店才能申请医保定点资格。这一点成为外来药店申请医保资格的最大障碍。“就医保资格而言,短期内,外来平价药房很难赶上百信、先声等本土连锁药店”,记者从吴俊华处获知,益丰大药房近期才刚刚获得第一家医保定点药店资格。在这种格局下,南京市场的药价水平依然存在较大的空间。吴俊华认为,医保定点药店的药价比平价药房至少高出15%~20%,也正是这一点为纷至沓来的外来药店提供了生存空间。“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们注意到门店的消费者中多出很多高收入人群。”吴俊华说,不管“平价”的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性永远不会消失。

  对于近期南京药店圈的动作频频,本土药店大多保持沉默。当记者欲采访江苏先声连锁总经理陈小霞时,她立即谦虚地表示其企业目前规模尚小,不便做出评论;而另一位南京本土药店的重量级人马——百信药房,也同样低调回避。

(实习编辑:肖晓堃)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