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新研究揭示许多动物物种可能易受SARS-CoV-2感染

  SARS-CoV-2是导致COVID-19的新型冠状病毒。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并不是唯一面临SARS-CoV-2潜在威胁的物种。他们通过基因组分析比较了这种病毒在人体中的主要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在410种不同种类的脊椎动物中的作用,包括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8月21日在线发表在PNA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Broad host range of SARS-CoV-2 predicted by comparative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ACE2 in vertebrates”。

新研究揭示许多动物易受新冠感染

  ACE2通常存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中,包括鼻子、口腔和肺部中的上皮细胞。在人类中,ACE2蛋白的25个氨基酸是这种病毒结合并进入宿主细胞的重要条件。

  这些作者利用人ACE2蛋白的这25个氨基酸序列,并将它的预测蛋白结构与SARS-CoV-2刺突蛋白一起建模,以评估不同物种的ACE2蛋白中存在多少这样的氨基酸。

  论文第一作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后研究助理Joana Damas说,“预测具有与人ACE2蛋白相匹配的全部25个氨基酸残基的动物通过ACE2感染SARS-CoV-2的风险最高。预测物种的ACE2结合氨基酸残基与人类的差异越大,风险就越小。”

  在可能对SARS-CoV-2敏感的物种中,约有40%的物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列为“濒危物种(threatened species)”,可能特别容易在人类与动物之间传播。

  论文通讯作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进化与生态学教授Harris Lewin说,“这些数据为鉴定有感染SARS-CoV-2风险的易感动物群体和濒危动物群体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起点。我们希望它能激发在大流行期间保护动物和人类健康的做法。”

  经预测濒危物种将面临风险

  一些极度濒危的灵长类物种,比如西部低地大猩猩、苏门达腊猩猩和北部白颊长臂猿,预计通过它们的ACE2受体感染SARS-CoV-2的风险非常高。其他被列为高危的动物包括灰鲸和宽吻海豚等海洋哺乳动物,以及中国仓鼠。

  猫、牛和羊等家养动物被发现具有中等风险,而狗、马和猪被发现具有结合ACE2的低风险。这与感染和疾病风险的关系如何,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确定,但对于那些有已知感染性数据的物种而言,这种相关性很高。

  在记录的水貂、猫、狗、仓鼠、狮子和老虎感染SARS-COV-2的病例中,这种病毒可能使用它们的ACE2受体,或者它们可能使用ACE2以外的受体进入宿主细胞。较低的ACE2结合倾向可能转化为较低的感染倾向,或者一旦建立了感染,在动物体内或动物之间传播的能力较低。

  由于动物有可能从人类身上感染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反之亦然。包括美国国家动物园和圣地亚哥动物园在内的研究机构都为这项研究贡献了基因组材料,而且已经加强了保护动物和人类的计划。

  论文共同作者、美国国家动物园史密松-梅森保护学院高级研究科学家Klaus-Peter Koepfli说,“人畜共患疾病以及如何预防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对动物园和动物护理专业人员来说并不是一个新的挑战。这些新信息使得我们能够集中精力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以保证动物和人类的安全。”

  这些作者敦促谨慎对待根据这些计算结果过度解释预测的动物风险,并指出实际风险只能通过额外的实验数据来确认。

  已有研究表明SARS-CoV-2的直系祖先很可能起源于蝙蝠。人们已发现蝙蝠通过它的ACE2受体感染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非常低,这与实际实验数据一致。

  目前并不知道蝙蝠是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直接传播给人类,还是通过中间宿主传播,但是这项研究支持了一个或多个中间宿主参与其中的观点。这些数据允许科学家们着重关注哪些物种可能作为野生的中间宿主,从而协助努力控制未来在人类和动物群体中爆发的SARS-CoV-2感染。(生物谷 Bioon.com)

  参考资料:

  1.Joana Damas et al. Broad host range of SARS-CoV-2 predicted by comparative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ACE2 in vertebrates. PNAS, 2020, doi:10.1073/pnas.2010146117.

  2.Genomic analysis reveals many animal species may be vulnerable to SARS-CoV-2 infection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8-genomic-analysis-reveals-animal-species.html

2020-08-27 09:43:36浏览3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孕晚期皮肤干燥瘙痒怎么回事
孕晚期皮肤干燥瘙痒多考虑是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也可能是环境因素、饮食不当、过敏、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体内激素水平变化 孕晚期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此时可能会刺激皮肤,从而出现皮肤瘙痒、脱屑等不适症状。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可以不用过分担心,也无须特殊治疗。 2、环境因素 如果所处环境过于干燥,可能会导致体内水分蒸发速度过快,从而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建议患者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可以在室内放置加湿器进行改善。 3、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经常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能会导致体内上火,从而出现皮肤干燥、咽喉肿痛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合理调整饮食习惯,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4、过敏 如果患者接触了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从而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药物改善病情,具有抗过敏的作用。 5、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通常与胎盘功能异常、雌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黄疸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适当的晒太阳,缓解不适症状。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适当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如苹果、猕猴桃、西红柿等,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腿上皮肤干燥像鱼鳞、很痒怎么办
腿上皮肤干燥像鱼鳞、很痒,多考虑与皮肤过于干燥、缺乏维生素有关,但也不排除是鱼鳞病、湿疹、银屑病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皮肤过于干燥如果天气过于干燥或者长时间不喝水,可能会导致皮肤过于干燥,从而出现腿上皮肤瘙痒、脱屑等症状。通常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要的水分,同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维生素E乳、尿素软膏等药物来滋润皮肤,改善不适的症状。2、维生素缺乏饮食不均衡,经常挑食,体内缺少维生素也会导致腿上的皮肤干燥、瘙痒,可以补充维生素,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白菜、黄瓜、苹果等,如果病情严重,可以遵医嘱选择使用维生素B或维生素E等,改善瘙痒干燥症状。3、鱼鳞病该病属于遗传因素所致,会导致腿上的皮肤干燥、瘙痒,呈现出鱼鳞状,可遵医嘱口服维生素A或维A酸类药物,如阿维A等,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胆固醇霜、尿素霜、维A酸外用制剂如异维A酸凝胶等药物治疗,缓解症状。4、湿疹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时,可能会诱发湿疹,从而出现腿上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等不适的症状。患者通常可以遵医嘱涂抹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来治疗。如果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来进行抗过敏治疗。5、银屑病银屑病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受环境影响导致发病或病情波动的皮肤病,会导致皮肤干燥或呈鱼鳞状脱屑、瘙痒。如果病情较轻,患者可以通过改正不良习惯如抽烟、酗酒等来控制病情,如果病情较重,可遵医嘱使用氨甲蝶呤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治疗,能够减轻患病后对皮肤的损伤,有利于疾病恢复。在口服药物期间,还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使用水杨酸软膏、红霉素软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药膏辅助治疗。除以上治疗方式外,还有紫外线照射、准分子激光、UVB光疗等。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并有加重趋势,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于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多穿棉质衣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等,加快病情进展。
邓健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皮肤干燥毛孔粗大怎么改善
皮肤干燥毛孔粗大可以通过多喝水、注意防晒、使用补水面膜、涂抹护肤品、医美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 1、多喝水 如果患者平时饮水量比较少,可能会导致身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从而出现皮肤干燥、毛孔粗大的情况。建议患者适当多喝温水,补充身体所需要的水分,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2、注意防晒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防晒工作,避免紫外线长时间照射,以免导致皮肤黑色素沉着,从而加重病情。 3、使用补水面膜 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皮肤护理,可能会导致皮肤缺水,从而出现皮肤干燥、毛孔粗大的情况。此时患者可以使用补水面膜进行改善,能够为皮肤补充水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上述症状。 4、涂抹护肤品 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护肤,可能会导致皮肤油脂分泌过多,从而出现皮肤干燥、毛孔粗大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E乳、尿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5、医美治疗 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方式无法得到改善,则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通过激光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促进胶原蛋白再生,有利于改善症状。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可以适当吃富含水分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黄瓜等。同时还要注意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王雄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皮肤干燥起皮发红刺痛怎么办
皮肤干燥起皮发红刺痛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皮肤干燥起皮发红刺痛可能是由于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或缺乏维生素等原因引起的。 1、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皮炎是皮肤科较为常见的疾病,是指过敏原通过皮肤或黏膜接触、吸入、注射及食入等途径进入机体后,导致异常免疫反应,引发皮肤症状的疾病。其典型表现为皮肤出现各种类型的皮疹,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红肿、干燥起皮等。治疗一般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患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扎鲁司特、孟鲁司特等抗白三烯药进行治疗,炎症明显者必要时可使用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等。也可外用生理盐水,氧化锌粉、植物油保护剂等清洁剂或水杨酸等角质剥脱,对发病局部进行外涂。可同时进行物理治疗,包括长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等光疗以及液氨冷冻等冷冻疗法。尽可能寻找诱发病因,避免各种易致敏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如鱼、虾、浓茶、咖啡等。 2、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生在头、面、胸背或会阴部等皮脂溢出部位,主要表现为红斑性皮疹,表面附着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常伴有不同程度瘙痒、干燥起皮、发红刺痛等症状。一般以药物治疗进行溶解脂质、角质剥脱、消炎止痒。常用药物有硫磺、煤焦油、水杨酸、硫化硒,可按不同部位、不同皮损选择不同剂型。瘙痒剧烈时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可止痒镇静,若细菌感染时可短期口服四环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同时可补充维生素B6、维生素B2等。 3、缺乏维生素 缺乏维生素A,皮肤的表面黏液和皮脂就会减少,从而让皮肤和黏膜的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皮肤干燥、脱屑的皮肤症状;缺乏维生素B2,会导致机体代谢出现障碍,从而让皮肤有干燥脱屑的现象;维生素E具有保持皮肤弹性、抗氧化的作用,缺乏会导致皮肤失去弹性,会出现干燥的情况。患者应补充维生素,可选择一些相应的维生素类保健品,以及日常生活中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鱼肝油、菠菜等补充维生素A,肉、蛋、奶、鱼类等补充维生素B2,黑芝麻、坚果、豆类等补充维生素E。 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日常中应注意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避免搔抓及热水烫洗,忌用碱性强的肥皂洗浴,洗澡后可用护肤品润肤,生活用品宜选用柔软光滑的纯棉制品,且注意清洁。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