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食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黑食品

食品行业潜规则的应对之策

举报/反馈
2009-03-13 11:08:00

  近几年来,食品行业一个又一个的潜规则被媒体曝光从而被公众获知。人们除了忧虑及不安外,更多的发出这样的疑问:到底还有多少个潜规则?我们究竟该怎么样面对?

  在寻找应对之策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潜规则以及产生的原因。只有深入理解这些才能找出潜规则的应对之策。所谓潜规则就是不成文的见不得光的一些暗箱操作的规定和原则,与显规则(法律与规章制度)相比,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与不光明性,但却能影响游戏的结果。潜规则的产生无外乎利益的寻租以及法律的缺失两个原因,就是在显规则下做事没回报或者说回报太低,远低于不按规则来的回报;也有可能一个人不按明规则做事但回报很高而且不受惩罚使得按规则做事但回报很低的人也开始按照那种方式来做事,当大家都这样做时潜规则就产生了。

  我们就拿三聚氰胺事件来举例子吧。乳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利润逐渐萎缩。在利润的压力下,大家开始想方设法地降低成本。而乳业企业历来重营销轻生产,重广告投放轻基地建设,所以在营销费用上节省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大家将节省成本的方向转向了生产上。众所周知,一开始是往奶里加水,可加水谁都能看出来,所以后来往里面加不被人感知的三聚氰胺。笔者现在不知道是哪个企业最先往奶里加了三聚氰胺,但笔者知道那个企业最先肯定受益了。其他企业一开始也许有良心与道德心,认为不能在奶里加三聚氰胺。但当他发现利润逐渐降低、最先往奶里加三聚氰胺的那个企业因为加了三聚氰胺获得了很高的利润并且没有受惩罚时,大家都禁不住这样的“诱惑”纷纷加了三聚氰胺。于是,加三聚氰胺从一个企业的行为转变为整个行业的潜规则。

  在看了潜规则的概念以及产生的原因后,我们来探讨潜规则的应对之策。其实在阐述三聚氰胺这个潜规则形成过程时,潜规则的应对之策就已初显。前面我们讲到企业不按明规则办事是因为按明规则办事获利太少而按潜规则办事获利要多而且免受惩罚或惩罚太小远远小于他的所得,所以加大惩罚力度,让采用潜规则的企业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他的所得,只有这样他才不敢去冒这个风险。

  惩罚包括两方面经济惩罚以及刑事处罚。美国、日本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学习。如果你违反了法律与规则获得了100元的收益,政府就会罚你1000元甚至更多,情况严重的话你将永远不能进入这个行业甚至还要做牢。而在中国你所得100元,政府只罚你10元。你还有90元的收益,这么高的收益就会让你无所顾忌。惩罚是有标准的,政府要对采用潜规则的企业进行惩罚必须要有法律的依据。而中国的法律并不完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还有很多法律的空白。也正是这些法律的空白,使得采用潜规则的企业钻法律的空子从而免受惩罚。因此,笔者呼吁政府尽快完善与食品行业相关的法律条文。

  与完善法律条文相对应的是厘清政府各个部门的监管领域与监管责任,从管理的方式以及模式上做出改变。美国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美国是多部门的管理,但是它是按品种分类管理的。比如农产品这块由农业部负责,奶制品属于农产品,出了问题就找农业部。对于进出口的食品由美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管。水是由环境署来管理。按照种类分类管理,比较清晰,如果把一个商品的生产流通割裂分成很多段就会有问题,比如猪在地里养的时候归农业部管,杀猪的时候是质检部门管,到商场销售又由工商部门管,我国就是这样分环节分段管理,把责任也割裂开来。当出现问题时,各个部门就会相互推卸责任,非常不利于监管效率的提升与监管成本的降低。

  行业的潜规则一般来说不容易被行业外的人知道,只有内行人站出来举报才能使潜规则大白于天下。因此,国家应设立国家有奖举报制度,应直接向国家的有关部门直接举报,而不是向地方举报,因为向地方举报的话有可能就被地方保护“和谐”了。一旦被举报的内容被证实,政府一定要重奖,重奖到这个人一辈子不用再工作,这样也可以激励那些知道潜规则但没有勇敢站出来的内行人勇敢地站出来说出潜规则。

  除了上面的对策外,笔者觉得政府还应加强食品安全理念的推广,加强对行业从业者素质的教育。同时,媒体继续加强这一块的监督报道,让食品行业的潜规则者无处可逃!

(责任编辑:吴佳子)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