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权威发布

两会:挽救中药注射剂呼声不断

举报/反馈
2009-03-10 13:59:00

  在新医改这个事关所有国民切身健康保障利益的关口,医药行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外界所瞩目,在两会会场自然也不例外。

  3月3日和3月5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先后在京开幕。

  对于医药行业而言,今年的“两会”格外有意义。就在前夕,讨论许久的新医改方案掀开了面纱,1月21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随后,国家宣布将在2009~2011的3年间,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用于五项医改。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业界无限遐想。但有关新医改的实施细则以及基本药物制度、社区医疗机构运作模式、医疗保障制度投入等问题都牵动着所有医药界人士的神经。有关新医改细则在“两会”定调的传闻,更是给“两会”提前埋下了最大的伏笔。

  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医药产业最需要的就是方向和办法,产业界也因此将更多地希望给予了今年的“两会”。

  医药问题备受关注

  医药领域历来都是“两会”的热点。有关医药行业的提案和议案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外界代表对医药领域的提案,另一类是医药界代表提出的观点。

  其中,外界代表的提案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如:2006年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检察厅副厅长储亚平为治理药价虚高开出了“建立药品专卖,实行药品零售价统一定价”的“药方”,即引起业界一片热议。无独有偶,今年此话题又被提出,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遂宁市政府市长胡昌升也提出了此观点。

  2008年“两会”期间,针对药品购销领域的弊端,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副市长刘顺妮建议用“药品直供”推动“药品直降”,也引起热议。

  今年的“两会”上,业外代表对于医药领域的关注热情也丝毫不减,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长虹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模具厂抛光班班长杨梅认为,医改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硬件建设和从业人员的培养,只有把基层看病的平台搭好了,百姓才能放心选择到社区医院看病,从而缓解“看病难”问题。就连上海市市长韩正,也趁“两会”的时机向基层代表请教如何降低药价。

  “两会”医药界委员的提案虽然没有非医药代表那么有噱头,但却具有现实意义。这些委员代表基本覆盖了医疗界的各个领域,他们的提案能集中反映出目前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

  业内人士捕捉新医改动态

  毫无疑问,新医改是今年“两会”期间最热的话题之一,医药界人士都期盼从“两会”中读出新医改的最新动态。

  3月5日上午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政府再次明确了对医药领域的投入决心,今后三年各级政府拟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318亿元。

  报告指出:将继续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国城乡居民分别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范围,三年内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保给予适当补助;继续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适当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救助水平。

  可以预见,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促进医药市场扩容的主要推力。

  报告力挺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提出了今年要全面完成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并提出今后三年内中央财政再支持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000所县级医院和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

  对于制约医院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本次报告也予以明确,重点强调了政府补偿机制。报告指出,鼓励各地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有效形式,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

  挽救中药注射剂呼声不断

  去年接连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使得原本就处于风口浪尖的中药注射剂近期再次成为焦点。本届“两会”上,医药界代表对于挽救中药注射剂的呼声不断。

  全国人大代表、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呼吁,中药注射剂是中国首创,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应当予以重视和扶持。对于中药注射剂出现的问题,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忽视,不放任,不炒作,不责难,客观公正,具体分析,正确解决,决不能因噎废食,一棍子打死。

  全国政协委员、盘龙云海董事局主席焦家良本次“两会”上一共提交了9个提案,其中之一便是《关于促进中药注射剂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他呼吁,中药注射剂是中国首创,没有国际成熟技术可借鉴,国家应坚持监督、规范、扶持并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对中药注射剂技术革新方面的投入,在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同时规范临床操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和避免中药注射液相关药害事件的发生。对中药注射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科学严谨地来对待;要用发展的观点与办法解决,决不能因噎废食,绝不能因认识误区和处理不当而导致中药注射剂“消亡”。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交流中心主任王承德也认为,中药注射剂还是要支持、保护和发扬,而且要提高,要开发出更好的中药注射剂,国家在财力、人力、技术等方面都要加大。

(责任编辑:杨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