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17:06:30
赴港“筹钱”热潮继续!港股真能成为国内药企后市场时代发展“吸金池”?

  2020年6月10日,先声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声药业”)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这是其继从美股市场成功私有化后,再次谋求港股上市。

  赴港股上市的不止先声药业一家,已经成为行业内趋势或共性。港股到底有什么魔力?

  答案娓娓道来。

  

  资本助力,生物药企掀赴港上市潮

  不得不说,近年来,随着新的通道打开,很多生物医药企业都想获得融资机会,拥有更广阔的国际平台。为此,瞄准港股市场的也非先声药业这一家,而搅动这一池水的,无疑是最为直接的因素——政策的春风。

  2018年4月24日,港交所正式出台的《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指出,未有收入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的创新产业公司以及已在海外上市的创新产业企业三类新经济企业,4月30日起可在港交所申请上市。

  这可以算得上是港交所25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革。

  自从港交所新政落地后,国内许多生物医药企业已经或正筹备在中国香港上市。最近几年,基石药业、复宏汉霖、亚盛药业、歌礼药业、华领医药等多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纷纷传出赴港上市消息。

  在资本的助力之下,生物医药企业都在争气的不断进行创新加速,国内逐渐出现不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龙头公司与企业家,诞生了越来越多自主研发的新药,掌握了更多的药物专利。

  这也使得赴港上市在一段时间内引发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和药企的关注,更是引来不少圈外人士的疑问:赴港上市真有这么好吗?

  据39健康网了解,与内地A股市场相比,港交所最大的特点是市场化。赴港上市能不能上?多久时间能上?上市有什么要求?这些问题都相对明朗,这对于企业而言也至关重要。

  相比起美国,香港与大陆之间又有着独特的地缘、语言、文化关系。港股市场对于企业上市尺度的把控介于美股市场与A股市场之间,新规也加快了生物医药企业重组日程。与此同时,香港资本市场自身特点,也使得香港资本市场对寻求境外上市融资的中国内地企业具备一定吸引力。所以,香港往往成为许多创新生物医药企业的最佳选择。

  作为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创新药企,开拓药业也于2020年5月22日搭上了赴港上市的班车。针对此次上市,苏州开拓药业总裁童友之此前在接受39健康网采访时表示,港交所为研发型企业开辟了很好的窗口,充分利用好政策的机会对于生物医药创新企业走向新的台阶是非常重要。

  “过去虽然有不少国内企业在美国开展Ⅰ期临床试验,但真正进展到Ⅲ期临床试验,如果没有充裕的资金支持,可能就要考虑和其他企业合作,现在港股市场的开放为本土研发企业打开一扇大门,我们可以开始思考让产品走得更广更远。”在童友之看来,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公司有望加速推进新药的临床研究和商业化进程。

  

  现实残酷,赴港远不如想象中美好

  然而,港股市场就像一座围城,有人想进去,也有人想出来。

  在先声药业递交上市申请的同时,6月10日晚间,有消息传来,证监会上海监管局披露了天士力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A股上市辅导备案文件,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而天士力生物曾于2019年6月提交港股上市申请。另外,此前港股上市的公司康希诺与君实生物也均已经提交申报,准备同时在国内科创板上市。

  对于生物医药企业此举,有投资人分析理由可能有二:一方面,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香港股市开始出现波动,今年以来,因为疫情影响更加雪上加霜。公开资料业显示,2020年前5个月,港股恒生指数累计跌幅一度超过20%,而就估值水平而言,港股明显低于A股,从上海医药和复星医药两家主要A+H医药类股的表现可以看出,港股相对A股的折价率高达25-30%;另一方面,科创板的良好表现和发展前景,给许多拟IPO企业吃了“定心丸”。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此前所言:目前在科创板上市的最大优势就是政策扶持和流动性较佳。

  当然,目前,香港资本市场实际上存在很多限制。此前,杏泽资本管理合伙人强静在接受39健康网采访时表示,许多企业愿意上市但不一定有券商愿意做保荐人,表面上看起来有很多企业希望到香港上市,但最后能成功上市的企业又存在不确定性。而按照现有规定,港交所对于满足上市条件的企业数量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水涨船高的中介费用也让无数生物药企退避三舍。强静曾向39健康网透露,一个企业如果完成在香港上市整体费用是1500万美金左右。因此,企业想要赴港上市,必须慎重考虑成本。例如,自身团队配置是否齐全、企业战略规划是否已有方向、产品线是否足够丰富、产品研发项目是否可行、产品储备是否充足,以及上市对于企业经营是否会产生重大风险等。

  “现在已经赴港上市的生物科技企业承担了很多责任,如果市场孵化得好,打通一二级市场,这就为后上市的企业铺平了道路。但反过来看,过去一级市场找不到对标,未来,会有更多专业的生物医药分析师关注这些生物科技企业,企业的价值最终仍然需要产品在市场中的销售和营收来证明,很多产品可能会被证明失败,投资人会意识到风险。”童友之如是说道。

  毫无疑问,最近几年,国内政策和资本也在哺育一批创新研发企业,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企业符合上市基本条件。而港股热潮带来的效应究竟会持续多久,还要看今后几年市场的表现。不过,无论生物医药企业如何选择,当下,提升研发实力,拓展自身产品线,似乎才是王道。

  

作者:
季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