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界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药界动态

彝药跻身中国三大民族药 天然药物受宠

举报/反馈
2009-02-06 19:16:00
  “自然疗法”前景广阔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具有发展中药产业的天然优势。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统计,按来源分类,中药资源可分为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3种,分别有11146种、1581种和80种;按使用情况可分为中药材、民族药和民间药3种,分别有1200多种、4000多种和7000多种。近20年来,中国中药产业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达20%以上,年销售额已突破800亿美元。

  然而,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并不理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医药产业仅占全球医药市场的7%,天然药物仅占世界天然药物市场的3%~5%,与我国天然药物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2007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达1772亿元人民币,占整个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6.53%。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药在医疗预防保健中的作用,制定一系列行政法规和政策,不断完善中药监管,推动中药质量水平的稳步提高。尽管如此,我国中药产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难以承受国际竞争的强烈冲击。

  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仍处于尴尬地位,身份难以合法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说,目前中医药在世界上生存状况可分为三类:一是融入类。在中国、韩国、越南等国家,传统医药和西药均受到政府支持,大众也认可。二是立法类。美国、德国等国家的部分省(州)出台法规,加强管理,保护中医中药的合法地位。三是放任型,既非合法也非不合法。只要不出医疗事故,这些国家普遍采取任其发展的态度。据专家介绍,我国中医药虽然在世界100多个国家销售,但难以进入国际医药和保健品的主流市场,大部分只能在华人圈子里使用。

  虽然有诸多的不如意,但专家普遍看好中医药的发展前景。

  据介绍,当前,由于从化学合成物中筛选新药的难度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长、投入越来越高,而且化学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易产生抗药性和药源性疾病等弱点越来越明显,因此,许多国家转向了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使其成为继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基因工程类药品之后最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中药产业也将成为世界医药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林瑞超教授对中医药的市场前景表示乐观:“中医药在治疗疑难杂症、慢性病等方面将大有作为,市场需求还在不断上升。”

  据专家分析,以“自然疗法”为特点的天然药物产业将成为全球制药业最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中药产业也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

  彝药跻身中国三大民族药

  改革开放后,彝药的研究开发有了很大进步。云南和四川彝族聚居区的医务人员,先后收集整理发掘出彝医学手抄本古籍28部,其中最早的为明代嘉庆年间的《双柏彝医书》,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早12年,并编纂了《彝药志》、《彝族医药史》等书籍。目前彝族医生使用的彝药近千种。

  “大家都知道‘云南白药’‘灵丹草颗粒’,但没有多少人知道它们都来自彝药。”著名彝药学专家王军告诉记者,彝族医药发源于南诏大理医药学,通过吸收本地医学、印度医学和波斯医学的精华,逐渐拥有了自己系统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应用实践。近年来开发出的彝药产品一经投放市场,几乎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指出,彝医药发源于南诏大理医药学,吸收了本地医学、印度医学和波斯医学的精华,有系统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应用实践。彝医在明清时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医药学理论。驰名中外的云南白药,也源于清代云南著名彝医曲焕章的祖传秘方,在上个世纪初被认定为彝药。

  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会长吕光荣在接受《侨报》记者采访时说,“我省的26个民族,在民族民间医药上有着各具特点的方法。特别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医药事业,已经把彝药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初步形成了集科研、医疗、教学于一体的彝药医药研究开发体系。当前彝药的研发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是企业进行产业化开发的黄金时期。”

  记者还获悉,在云南楚雄、四川梁山等彝族聚居地已初步形成了集科研、医疗、教学于一身的彝族医药研究开发体系。2002年刚起步的楚雄彝药产业已实现总产值5亿多元,彝药市场前景看好,已经跻身中国第三大民族药。

  “天然药业中心”指日可待

  “彝族医药与其他民族医药一样,是人们在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的过程中长期积累的成果。”吕光荣肯定地说道。

  楚雄州招商局负责人腾卫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多年努力,楚雄先后收集整理彝医药手抄本古籍28种,1983年还出版了《彝药志》,1998年整理出了《楚雄彝州本草》。但有足够多的理由相信,仍有大量彝医药的经典成果以秘方、验方的形式散落在民间。”

  的确,在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彝药有近千种。其中,云南彝药已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药批准品种20个,“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灵丹草颗粒”等12个新产品获得准字号生产许可证并已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国内一批知名制药企业如“盘龙云海”“老拨云堂”“万裕药业”“万鹤鸣药业”等先后在楚雄落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不可否认,近年来楚雄自治州州委、州政府一直把彝药产业当成继烟草产业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去年底,全州共有规模以上医药企业6家,中草药研究所和药检所各1家,药用植物提取加工企业及种植企业9家;全州种植中草药3万余亩,年产各类中药材近万吨。

  记者从楚雄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了解到,目前,楚雄市医药园区内已初步形成企业集群,入驻的7家医药企业中已有盘龙云海、龙发制药、万裕药业、老拨云堂4家企业通过了GMP认证。此外,楚雄市还依托云南省彝医医院、云南省医药研究所和连樨生物研究所及盘龙云海、龙发制药等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严格按照GLP、GCP标准完成研究开发国家级、省级新药品种22个,其中16种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彝药和动植物制品药已经正式申报国家二、三类药。

  此外,记者还获悉,为吸引更多的制药企业落户彝州,楚雄州还制定了优惠、灵活的招商引资政策。楚雄州政府安排了天然药业专项扶持资金,重点用于解决制药企业通过GMP认证后,启动生产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贴息、中药材种植基地GAP试验示范及新药研究开发等补助。并出台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实施方案,计划到2010年建成省内先进、规范种植的15万亩药材种植基地。目前,全州药材种植面积已超过40000亩,建设种苗基地2214亩,推广种植品种30余个,按GAP规范种植示范样板3149亩。

  楚雄州经贸委主任何刚认为,楚雄天然药产业做大的硬件已经具备,楚雄市的彝药药业已形成研发、种植、制造、流通4个产业链接的格局,逐步向拉动效应强、发展后劲足、优势明显的“天然药业中心”迈进。

(实习编辑:肖晓堃)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