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界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药界动态

药企自相残杀引爆灾难 维生素B12出口价格腰斩

举报/反馈
2009-02-03 19:36:00
  “目前的价格是低于我们生产成本的,价格战这样打下去,结果不可想象。”我国最大的维生素B12(VB12)出口企业——河北玉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下称“河北玉星”)一位销售经理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成本高于出口价格

  2008年,我国原料药平均出口价格上升了15.6%,达到创纪录的176亿美元,而与此同时出口量的增长幅度为12.5%。“我国原料药国际竞争力2008年是增强了。”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综合部主任许铭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尽管如此,维生素领域却不容乐观,而VB12则最为典型。

  自去年8月以来,VB12的出口价格从每千克4500美元降低到2100美元,在短短半年中,价格大幅跳水

  国内VB12的生产成本原本为每千克2100美元,由于去年在原材料、环保标准、劳动力成本和汇率等多方面的变化,导致生产成本增长至每千克2400美元。

  这一成本变化本来可以通过提高售价来克服,“然而国内企业的价格战让这个愿望成为泡影。”河北华荣制药有限公司(下称“河北华荣”)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价格战始末

  产能、出口量、占有率均取得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我国VB12企业却未能在定价上获得主动权。此外行业还上演了在国际炒家的影响下,国内企业“劣币驱逐良币”的一幕。

  2008年,我国的VB12占全球总产量的86%,产能主要集中在河北玉星、河北华荣、华北制药威可达有限公司(下称“威可达”)、宁夏多维药业有限公司(下称“宁夏多维”),以及唯一一家国际厂商——赛诺菲-安万特。

  “大幅降价出现在去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由于北京奥运会带来了销售停滞,在北京奥运以后出现了部分厂家清库存的状况。”河北华荣上述人士表示,部分不具备GMP(良好药品生产规范)认证的国内企业低价抛售库存,而国际买家则用这一价格标准再向另外一些企业压价。这很快演变成一场恐慌性的抛售。

  “有些维生素生产企业尚不具备GMP认证,完全以低价来打开市场,在国际市场不仅扰乱了定价规则,甚至也破坏了中国品牌的形象。”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与此同时,北美、欧洲等主要市场的VB12价格却没有变化,仍旧维持在每千克6000~7000美元。“由于在定价上毫无话语权,导致绝大部分利润被国际采购商赚取。”河北华荣上述人士说。

  中国厂商互相压价的行动在2008年12月底达到顶峰,价格史无前例降低到每千克1700美元,这一价格让很多厂商开始采取措施限产。

  威可达自去年12月开始停产至今,而河北玉星3条生产线中的2条也停止生产。

  限产行动加之春节放假的效应,使得价格处于逐步回升的状态。不过,生产企业普遍表示对于2009年的市场十分悲观。

  而同样是市场竞争者,赛诺菲-安万特目前仍旧维持在每千克4000美元以上,让诸多中国厂商羡慕不已。

  产业之惑

  许铭表示:“去年,我国对包括维生素C、青霉素和柠檬酸在内的生产企业实行一般许可证出口制度,将出口资格授予少数大企业,就是希望借金融危机之际,淘汰国内过剩的产能。”

  这样的政策能约束某类产品的产能,从而达到保护相关企业和规范产业发展的目的,但VB12产业却没有类似政策的保护。

  一位企业人士告诉记者,从政策层面来说,2008年为控制原料药出口而实施的出口商检政策,使出口企业出关时间增加48~72小时,增加了大量时间成本;同时,反热钱生产代核制度,让货款结算后,还不能到企业账户上,需要接受是否是“热钱”的审查。

  上述两项措施,增加了对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都将成为2009年考验维生素出口企业的两道关口。

(实习编辑:肖晓堃)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