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每天2万人入境,中国能否防止疫情反扑?看看德国的经验

2020-04-02 11:24:12 39深呼吸

点击上方蓝色微信名↑↑

关注39深呼吸,看到不同寻常的医药健康深度内容

4月8日零时起,武汉将结束封城的日子,这意味着,全国人民的生活日益步入正轨,全面解封的日子也指日可待。

但就在这一时间档口,世界卫生组织有专家就“中国会不会爆发二次疫情”这一问题上表示:从现在情况看,中国爆发二次疫情的概率越来越高。此言一出,又有诸多专家现身说法预测,中国引发新冠肺炎疫情新一轮爆发的迹象已是越来越明显。

不过,对于这些网络评论,钟南山院士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表示:国内疫情不会出现第二波高峰,但前提是要积极防控,保持警惕。

虽然钟南山院士予以辟谣,但39深呼吸(ID:shenhuxi39)发现,网友关于“二次爆发”的关注度并未消失,并且对于“二次爆发”的恐慌更是愈发凸现,而主要聚焦点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在此文中,我们将一一揭晓。后续,我们也将继续关注“二次爆发”的发展情况。

PART.1

国内危机:挑战疫情防控体系的无症状感染者

“二次爆发”的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在3月24日,武汉市卫健委发布公告称,3月23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1例,该患者为湖北省人民医院医生,确诊原因在于此前在门诊接诊了一名无症状新冠肺炎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成为国内疫情“二次爆发”的不安因素,而对所有转机转车的自由放纵,也为疫情的再次爆发提供了源头。当境外疫情爆发后,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入境口岸更是放走了大量无症状感染者,他们体温正常,自由活动,在中国境内四处游荡传播病毒。

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是指,与已经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这些人身上携带病毒却不出现临床症状,但病原学检测阳性。

在无症状的情况下,这些人往往对自身防护缺乏较高的警惕性,无法实现隔离,与他人也无法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是疫情传播较大的隐患。

◎ 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一定传播风险。/ 人民日报

根据目前诊断标准,无症状感染者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三类:一是,接触到新冠肺炎病人家属,和他们近距离地吃饭、聚会、开会等;二是,医务工作者,在医院接触新冠肺炎患者;三是,乘坐的高铁、飞机、公交车等公共交通上有新冠肺炎患者。

也就是说,无论是否有过武汉或境外旅行史,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以上三类人群,都有可能中招。

这样的案例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经陆续开始出现:在河南郏县,有三位“无症状感染者”在核酸筛查中被发现。而这三位感染者组成的“链式传染”链条,也导致身在漯河的王某因为在一同就餐时被感染,成为新增确诊病例。

“如果我在车站、机场、地铁、商场、餐厅等公开场合,接触了这些无症状感染者,那我岂不是就轻易中招了吗?如果这些无症状感染者和我同住一个小区,同在一个公司,甚至跟我合租,那我该怎么办?”在不少公众平台,有网友发出这样的疑问与担忧。

◎ 一个健康人感染冠状病毒后,他最终会有“出现症状”和“始终无症状”两种状态。/ 华山感染

纵观历史,这样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无症状感染者”并不罕见。在医学史上就曾出现过一位著名人物——伤寒玛丽(Typhoid Mary)。她生活在19世纪末的美国,终身携带伤寒杆菌,却从未出现过伤寒的症状,被证实为第一例“健康带菌者”。她的可怕之处在于,同时具备无症状感染者和超级传播者的两种特性,一生感染了至少51人,3人因此死亡。

当“伤寒玛丽”出现在各类新闻报道中,常常被描绘为往平底锅里煎头盖骨的邪恶女巫形象,是“疾病工厂”的代名词。

而根据国家卫健委消息,截至3月31日0时至24时,31个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0例。另,在4月1日公布的无症状感染者信息中,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有七成(全国1367例,湖北982例)是在湖北地区。

眼下,武汉解禁在即,会出现多少例“伤寒玛丽”这样的“无症状感染症”已成未知之数。

◎ 加强对所有确诊患者密接者的隔离、检测,做好溯源是关键。/ 华山感染

不过,为了防控类似“伤寒玛丽”这样的人物出现,国内也开始进行防范措施。面对当下形势,国家卫健委开始出招,要求4月1日起,各省市地区在疫情通报中必须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报告、转归和管理情况。

PART.2

境外教训:防“二次爆发”不仅在封国更在重症管理

国内人群的管控只是一方面,对中国而言,最严峻的战场是在境外输入。

疫情早期,亚洲的一些国家,如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采取了大规模监测体温、检测病毒、追踪感染、隔离患者、封城等积极举措严格管控国内新冠肺炎感染病例。而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亚洲跟欧美国家相比,病例数也较少,这时人们的注意力主要转向了欧洲和美国。

但是新的数据表明,亚洲的疫情远未结束,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的疫情,已经再次出现抬头现象,输入性病例更是急剧上升。

目前,如何在对经济和社会活动造成最小影响的前提下,防控输入性病例,将是摆在亚洲国家面前的一道难题。如果境外无症状感染者在中国境内肆无忌惮地行走,无疑会加深国人的恐慌。而在诸多现实性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大众必然会对防控措施提出疑问,从而造成恐慌也可想而知。

◎ 截至3月26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病例已达595例。/ 央视新闻

为此,3月20日,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就发出警示:香港疫症到达最高风险;3月23日,新加坡航空宣布,减少96%原计划至4月底的航班运力以应对新冠病毒蔓延;中国则是采用联防联控机制,全力防范输入性病例。

但尽管如此,仍有专家直言:管控得再好也会有漏洞,美国就是一大典型案例。4月1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1万,30个州被批准宣告进入“重大灾难状态”。

但其实,美国也并非一开始就疏于防范以至于导致如今的地步。事实上,在看到中国爆发生第一例人传人的病例后,特朗普当即宣布了封国令,从那天起,严禁中国人进入美国,并跟踪排查20例疑似病例。但在后期,特朗普认为疫情是中国的问题,只封了中国,放弃了对其他国家的排查。这也将成为引发第二疫情的重要问题。

◎ 从2初开始,美国拒绝在抵达美国前14天曾到过中国(香港及澳门地区不在此限)的外国人士进入。/ CNN

所以,管控只是狙击疫情的一小步,与其寄望于服务和管理上千万人口的大都市的相关部门,还不如更好地了解病毒,抓住关键点才是最重要。

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新型疫苗研究室主任卢山介绍,在疫情爆发后,除了疏于防范,许多欧美国家都在犯同一个错,认为新冠肺炎病毒为流感,并提出了群体免疫的想法,认为只要挺过去就行。但实际上,新冠肺炎病毒有5%-10%的严重患病几率,还有5%-10%的增长几率,而这与病毒的复制载量有密切关联,更与人群的身体免疫情况密切相关。

◎ 群体免疫的效应原理。/ 网络图片

正如某医生在疫情期间做的实验所证明,将棉棒放在新冠肺炎患者所住的重症监护室中三个小时后拿出就能培养出病毒,也是说,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呼出的病毒载量在空气中成分较大。

“武汉和意大利的疫情之所以会爆发,主要是对重症患者管理不当,造成确诊人数翻倍增长,所以,一定要将轻症与重症患者分开,从源头掐断传染源,减少危重病患者对普通人群的传染。如果做好这一点,我相信疫情一定会得到控制,‘二次爆发’的可能性就会很低。”卢山教授说,我们只有更好地认识病毒,才能有效地对抗病毒。

PART.3

制胜关键:聚焦医疗资源优势才能降低死亡率

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于是,诸多行业专家已经达成共识: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并不是由个人和国家决定,而是由病毒本身的特征决定。

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上海专家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肝病中心主任张文宏表示: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是金秋十月,在这个时候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将到达低谷,但在此之后,疫情可能还会到达一定的高峰。这句话也意味着,今年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将绵延不断。

◎ 第二届新冠肺炎多学科论坛现场张文宏教授分享观点。/ 视频截图

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倘若新冠肺炎疫情真的出现“二次爆发”,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

在这一问题上,德国仿佛更具发言权,在全球疫情爆发后,亚洲的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出现持续上升。欧洲各国的确诊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尽不相同,意大利成为重灾区。唯独德国低死亡率成为欧洲国家中的一大亮点。

◎ CNN:为什么德国新冠病毒死亡率这么低?/ 报道截图

为了成功拦截进入德国的输入病例,德国一共花费了两个月时间,在第一个月,主要进行群众动员,全民教育;医疗资源扩建,加强各个医院的联系。具体而言,德国从3月22日开始规定,禁止两人以上人群集会;暂停非生产性的娱乐活动,如足球、酒吧等。

“德国的病死率较低且具有一定的规律,这主要跟检测率有一定的关系。德国进行的新冠肺炎病毒检测在3月第一周有16万人次,第二周到达25万人次,第三周到达40万人次,而德国现在坚持的目标是每周实现50万人次的检测。”根据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的介绍,核酸检测以及隔离成为德国应对疫情的主要防控举措。

德国的处理方法目前已经得到国际认可并不断被效仿。但除了检测+隔离外,也有部分评论员认为,加强医疗资源投入,严格管控高危患者才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重点。

例如,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由于医疗资源缺乏,医生被迫面临选择性治疗,同时,防护用品储备不足也让一线医务人员具有较高感染风险。反观德国,医疗资源充沛,人均床位数、人均ICU床位数、呼吸机数量等方面都显著多于西班牙和意大利,于是,德国的疫情控制效果也普遍比前两者好很多。

◎ 德国约有28000张重症监护病床,其中25000张配有呼吸机。/ 第一财经

但是即便在医疗资源充足的情况下,陆蒙吉教授依旧预测:德国与病毒的作战计划将要持续两年。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德国既要控制病毒的传播,又要同时保证社会和经济尽可能的全球运作。这就需要每一步都找到一个平衡点,德国不仅需要找到适合于疫情和国情的应对措施,同时还需要将疫情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陆蒙吉教授说。

两年的战斗线拉得实在有些长。如此,面对疫情,在39深呼吸(ID:shenhuxi39)看来,除了政府部门的严防死守,个人防护不容放松:

首先,做好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学校、办公室或家中每天至少开窗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

其次,注意环境卫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在地铁、公交车、商场、餐厅等室外活动场所应佩戴口罩,减少感染机会;

再者,减少与重灾区人员接触的机会,出现头热、头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去指定医院的发热门诊,避免传染给他人。

当下,我们没有人知道会何时出现“二次爆发”抑或是何时结束,在警报没有完全解除之前,我们一定要做好自我预防与防护。

最后,39深呼吸(ID:shenhuxi39)也祝愿:所有人都能健康!


(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