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让创新成为企业的灵魂

  一个品牌的成长离不开创新,一个企业的壮大更离不开创新。在中国,有超过一半的企业都会把“创新”当作自己的企业文化或者安身立命之本!然而问题的关键是,“创新”不是一种形式,不是一种表面功夫,其关键是如何把创新的意愿坚决转化为行为、转化成结果?如何把创新真正融入到一个企业的灵魂中,转化为企业的性格和市场的竞争力?

  曾经对于一直令国人尴尬的新药研发,先声董事长任晋生有这么一番激烈但经典的言辞:中国的医药界在谈论创新药物研发时都像长舌妇般反复念叨跨国公司开发一个新药需10年和10亿美元的定律,难道中国医药企业因为没有10亿美元就永远没有创新药物?难道神州六号需要几百亿美元才能上天?我们连想都不敢想,更不敢去尝试。缺少的仅仅是美元吗?真正缺少的其实是一种精神,联想敢于购并IBM PC的精神,华为敢于叫板思科的精神。

  正所谓一叶知秋,从这一段话我们就可以解读出先出声13年发展壮大的历程,就是“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创新研发的奋斗过程。从创业开始时对创新理念的困惑,到企业成长时的逐步理解到最后坚定创新研发。可以说,正是由于这种坚定的创新之路让先声人认识到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巨大价值。

  胸怀天下,坚定创新

  作为一家药业公司,一家真正做医药的公司,应该有一种胸怀天下苍生的大气魄,把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更有效的药品作为自己的坚定使命。而先声就是一个通过持续的创新,不断的研发出新药品,现在先声就拥有超过50种药品的强大产品组合,重点覆盖肿瘤、心脑血管、感染等疾病治疗领域。为天下患者带来福音。

  正是这种胸怀天下的使命感,先声的领导层看的更远,不会做急功近利的决策,而企业的员工也不是把工作简单的当成谋生手段,而是当成为患者服务的事业。就这样,整个企业发挥出更多智慧和更大潜能,使命感也就会转化为创新的原动力。

  另外,作为一个制药企业,现在所处的外部生存和市场竞争环境决定了一个药企要想发展,要想壮大就必须选择创新,先声更不例外!如今医药行业治理日益规范,药品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在市场上光药企的数量就有4000多家。如果单纯的随大流,选择低水平模仿,那么,现在的先声或许就不在了。

  选择创新更是被医药行业诸多伟大企业成功案例证明了的唯一正确的选择。500美元在旧金山起家,仅用了32年,就成长为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基因泰克,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生物药公司,它的价值体现在拥有几个年销售额达几十亿美元的抗体药物,它的快速成长并受到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的尊重,都源于其坚定不移和高度聚焦的研发创新。而基因泰克,就是先声的模板和要超越的对象!

  创新战略,先声的腾飞之本

  对于创新,每个企业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创新方式,正如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企业竞争的三种竞争战略——成本领先、与众不同和高度聚焦于一点中,医药产业是个特殊的行业,行业属性决定了药企的发展不是成本领先,而是与众不同的战略。

  从先声发展的经验来看,创新首先是从企业战略开始的。企业战略就是如何把企业经营成与众不同,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简单模仿绝无可能成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自先声2001年开始做新药研发时,就逐步明确了“聚焦于创新药及在中国第一家上市品牌非专利药开发”的企业战略,而这个战略的核心思想就是创新。正式这个战略决定了先声各个层面的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决定了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培养什么人才,引进和开发什么产品、放弃什么业务,建立什么业务流程、设定什么目标进行绩效考核和如何改进管理等具体问题。

  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先声从具体的产品入手,先后把“再林”、“英太青”两个药品品牌培植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第一家批准的治疗脑中风的新药“必存”2007年单品销售达到4.26亿元,创新的抗癌药“恩度”上市第二年单品销售达到2.16亿元,这4只药品均成为各个治疗领域的领先品牌。另外,先声还对在研新药项目的研发进度进行重新评价,凡不符合公司战略、即使含有一定技术含量,也难以成为第一家批准的项目坚决放弃或对外转让。

  三大手段,呵护创新之花结出硕果

  有了清晰的创新发展战略,就必须保证能够付之实施,结出丰硕的成果。总结先声就是靠着三大手段,保证创新能够持续不断的开花结果。

  第一是形成机制,保障创新。自2002年以来,先声即使作为经营层持股的民营企业,在国内破天荒地组成了独立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2005年在引入联想弘毅作为战略投资者后,更是为企业机制优化注入了活力,科学、开放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为科学、持续创新提供了机制上的保障。

  第二是加大研发投入,但也注重创新产品的并购。创新投入许多时候与近期盈利是相矛盾,也具有很大的风险,有时候甚至是很长时间都看不到回报,这就非常需要企业的领导者有一种超前的意识和破釜沉舟的决心,而先声就是这么一家非常注重研发投入的企业。

  在过去,先声每年新药研发投入都在5000万至8000万元的规模。公司上市后一个月,董事会就决定在未来3年将在新药研发和联合开发上投入不少于5200万美元。而现在先声的研发费用就占到销售收入4%多,在未来几年,这个比例更是会提高到5%。关于先声注重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的这一点,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更是给予了充分肯定。

  由于创新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所以先声在注重自主研发的同时,大力度展开新药研发的并购,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用于新药项目的并购投入已超过5亿元人民币。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可以有效的避免先声因为创新研发不成功带来的失败。

  第三靠组织和文化变革,形成良好的团队创新氛围。先声一直强调创新的基本单元不是个人,而是团队或整个系统。为此,专门成立了药物研究院、合作开发部、新药商业拓展部,以团队的形式,激励员工形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共同研发的创新研发方式。

  另外,先声还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有10位博士后进站。2006年和清华大学建立“创新药物联合实验室”,同时还和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美国爱德程实验室有限公司正在就新药研发开展合作。

  很多企业喜欢创新,但却容忍不了研发的失败,这样的企业,试问又怎么会获得丰厚的市场回报。而先声在营造奖赏创新的文化氛围的同时,对失败的宽容则体现出一个成熟企业的智慧与风范。先声在引进合作开发项目的探索中,先后与3个留美博士团队合作研发的项目失败,合计造成近2000万元的损失,但先声在评估决策机制、吸取教训的同时,并没有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也就是这种注重创新研发和宽松的氛围,先声的研发成果成就斐然,已经申请或获得中国发明专利共54件,成功开发上市首家、独家品种10个,“一类新药再畅片剂”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市场上更是获得了空前的成功,2007年,先声药业实现销售收入13.89亿元,上缴国家税收2.01亿元,实现净利润3.01亿元。从2002年到2007年,先声药业的年销售额、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是35.6%和106.6%,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也强于众多A股上市的医药公司。

  题后话:先声最近几年选择创新的信念和实践,不仅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市场回报,更重要的是为先声的未来确定了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积聚了不断发展的能量。然而,在医药行业,这样的企业毕竟太少。在当前国家非常重视自主创新的大环境下,制药企业要更加重视创新研发,努力推出自主创新的品牌药品。如果不是这样,我国的医药产业只会长期受制于人,没有明天,而我们国家成千上万的病患者,更没有希望!

(责任编辑:姚青)

2009-02-02 14:43:00浏览7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