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印尼为什么很少新冠病毒感染者?境外确诊病例竟然比国内的多!

  印度尼西亚的“零感染”记录,破了。

  3月2日11时,印尼总统佐科称,该国确诊两例新冠肺炎感染,患者为64岁女性和其31岁的女儿,二人曾与一名日本公民接触。该日本公民在2月初访问印尼,于2月27日在马来西亚被确诊感染。

  此外,截至2月28日,马来西亚、新西兰分别新增确诊病例,感染者皆有印尼旅行史。至此,有印尼旅行史、出境后被确诊的感染者人数,增至4人。

  印尼人口2.6亿,境外感染数却高于境内?对此,《悉尼先驱晨报》报道,美国驻印尼官员曾向印尼政府表达关切。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驻印尼官员之间也曾讨论过此事。

  印尼雅加达苏瑞安提沙洛索医院(Sulianti Saroso Hospital)院长斯耶利尔(Muhammad Syahril)告诉路透社,印尼有SARS相关的防疫经验,有充分的医疗资源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没有确诊个案,就是没有。为什么要隐瞒?”

  此外,德联社援引专家言论称,印尼的感染数据或能佐证,新冠病毒对温度非常敏感。“待到春暖花开时,疫情可能就会好转。”

  天一热,新冠病毒就会死?

  “天气热,新冠死”,这一论点得到研究支持。

  “8℃左右最适合新冠病毒传播。而温度升至30℃,累计病例参数减少至最低点。”近日,医学预印本平台MedRxiv刊发研究称,温度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新冠病毒的感染率。

  据悉,这是首个探讨新冠病毒和温度之间关系的研究。作为预印本发布,该文“未经同行评议”,即其结果不能指导临床实践。

  上述研究由中国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与环境卫生系王茂团队完成。

  该团队表示,多种流行性传染病已被证实,和气候有密切关系。

  比如,流感病毒就是“哪儿冷,往哪儿钻”。在温带地区,5-9月,南半球正值冬季,深受流感所苦。而在11月至次年3月,流感病毒的主战场就会转移到寒冷的北半球。

  针对2003年SARS的研究也显示,SARS病毒在温度22℃-25℃、相对湿度40%-50%的环境里,能存活5天;当温度升至38℃、相对湿度至95%时,病毒会快速失去活性。有学者称,因为这一特性,SARS疫情在夏天到来时神秘消退。此后虽有零星散发,但未大规模扩散。

  此外,2009年在全球肆虐的H1N1流感病毒,也被发现和环境有关。在实验室严格控制的5℃低温环境下,H1N1病毒的感染率为75%-100%。当温度升至30℃时,感染率为0。

  “新冠病毒与气温,是否也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中山大学团队抱着这一疑问,收集1月20日至2月4日间,我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26个境外国家,共计429个城市、24139例确诊病例数据。此外,还记录各地2020年1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

  数据分析发现,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下,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每升高1℃,累计病例参数分别增加0.83、0.82和0.83。在8.72℃时,累计病例参数最高,为12.44,即感染率达到峰值。

  而在高温组模型中,最低温度每升高1℃,累计病例数会减少0.86。温度升至30℃,累计病例参数降至最低,说明感染率最低。

  研究团队认为,这证明温度与新冠病毒存在“最佳剂量-反应”的传播关系。温度在中国武汉及周边地区的疫情暴发中,可能起到推动作用。随着气温回升,当地疫情可能被抑制。

  而那些气温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则需提高警惕。当气温逐步上升至最适合病毒传播的温度,累计病例可能会上升,甚至导致暴发。

  但这一研究被指存在诸多缺陷。如,没有考虑到确诊人数的增加与输入性病例、感染人群基础的关系;仅考虑确诊时气温,忽视了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忽视年龄、性别等传播因素。“这个模型太简单。几乎只考虑了气温和感染人数 。”有评论称。

   正方

  冠状病毒本就具有季节性

  “冠状病毒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季节性。”德国汉诺威实验和临床感染研究中心分子病毒学家托马斯·皮茨曼(Thomas Pietschmann)告诉欧联社,新冠病毒作为冠状病毒的一种,继承了“对温度较敏感”这一特性。

  他解释,冠状病毒属于囊膜性病毒,可以理解为病毒穿着一层脂质的衣服。脂质层不耐热。温度升高,病毒很快会被杀死。

  中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也提到,新冠病毒在4℃合适维持液中,为中等稳定。随着温度升高,病毒抵御力下降。但《指南》也提出,温度会影响新冠病毒的生存时间,不影响其感染率。

  托马斯·皮茨曼称,对冠状病毒的快速传播而言,目前北半球的气候条件堪称“完美助攻”。

  首先是气温。通过呼吸道传染的病毒,在气温较低的时候尤其活跃。温度较低,病毒的稳定性就高。这就像食品在冰箱里,能存放更久一样。

  其次是湿度。“打喷嚏后,病原体被送出体外,漂浮在空气中。在干燥、寒冷的冬日,带有病毒的飞沫会在空中停留更长时间。”他表示,绝对湿度高,病毒在空气中传播的几率就小。

  关于天气转暖和新冠病毒传播减弱,美国哈佛大学流行病学教授马克·利普西奇(Marc Lipsitch)还给出一些假设,包括日照增加后,维生素D水平会提高,这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反应;以及,夏天多是暑假期间,孩子们不上学;减少人群聚集,能降低病毒传播几率。

   反方

  关于病毒,我们知道得太少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与政策中心主任迈克尔·奥斯特霍姆(Michael Osterholm)对“高温杀死病毒”,持怀疑态度。

  “2012年,同属于冠状病毒的MERS,就完全没遵循季节模式。沙特阿拉伯的平均温度高达43℃,MERS的感染率未受影响……或许,有些冠状病毒的传播高峰就是出现在盛夏。”他说。

  此外,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于3月2日确认首例社区传播,累计确诊29例。那里的冬天还没开始。

  以及,“四季如夏”的马来西亚、泰国等,亦有确诊病例。同样是地处热带的新加坡,已经发生人传人现象。那里白天最高气温在35℃-38℃。

  多位专家向财新网强调,“天气热了病毒就会消失”的推论,不成立。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而蝙蝠的体温能达到40℃。

  “有时,我们不光要考虑温度,还要考虑病毒的传播条件。以登革热病毒为例,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见。这并非说明其特别喜欢温暖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这一病毒的宿主——蚊子,更喜欢生活在炎热地带。这告诉我们,温度可能不是病原体传播的主要原因。中间宿主才是。”托马斯·皮茨曼表示。

  “新冠肺炎是一种新的疾病,人们对它了解有限,因此无法预测新冠病毒是否会随着天气的变暖而消散。”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国家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主任南希·梅索尼尔(Nancy Messonnier)表示,关键还是要防控。如果该做的措施没做,即使天气热了,也不会对病毒传播造成影响。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传染病学家阿梅什·阿达利亚(Amesh Adalja)是“病毒气温假说”的支持者。但她认为,要确定季节因素如何影响新冠病毒传播,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印尼低感染率,还有什么可能?

  “印尼政府有在做事,只是媒体没报道。”在印尼某大学担任讲师的中国台湾人吴英杰告诉《东森新闻》,他有一个朋友住在印尼雅加达,日前因发烧前往医院,当即就被院方隔离,随后新冠病毒检测为阴性。

  他认为,网上对印尼“瞒报”、“漏报”的猜测不实。“我不是医学专家。我猜测,印尼气候湿热,大众交通工具不发达,人群集会少。可能是这些原因,所以感染率低。”

  3月2日,印尼总统佐科发言称,印尼已做好应对新冠肺炎的充分准备。

  他称,(28日)接到日本公民在马来西亚确诊的信息后,印尼政府工作组立即对该公民在印尼的密切接触者,展开追踪、隔离、检测,直至确诊感染。而该国卫生部介绍,印尼已在100多家医院,布置了隔离病房,也准备好符合国际标准的医疗设备。至2月26日,共筛检136例病例,全部呈现阴性。

  其实,印尼的综合医疗水平,可能并非想象得那么弱。

  2019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和《经济学人》智库联合推出《全球健康安全指数》(Global Health Security Index,简称GHS Index)。在入榜的195个国家中,印尼综合得分56.6,排名第30位。中国的综合得分为48.2,排名第51位。

  GHS Index主要从6个方面,评估各国的健康安全水平。包括预防、查明和报告、快速响应、卫生体系、遵守国际规范及风险环境。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预防”子项上,印尼排名全球第38位。中国排名第50位。

  在“早期发现和报告可能国际流行的传染病”方面,印尼排名全球第37位。中国排名第64位。

  而“快速响应和抑制传染病流行”方面,印尼排名全球第30位。中国排名第47位。

  这些说明,印尼或有能力及时有效地预防传染病暴发,也能做到快速查明、报告和响应。

  也有人结合新冠疫情,对GHS Index提出质疑。根据该榜,韩国以综合得分70.2,排名全球前十。截至3月2日0时,该国累计确诊4000余例新冠肺炎感染。“很明显,排名和实力不符。”有评论称。

  此外,截至目前,印尼没有解释此前两名疑似感染者的去世原因。其中1人是37岁的印尼男子,病逝于中爪哇省三宝垄市医院的隔离病房。另一名是61岁的新加坡籍男子,在巴淡岛医院病逝。

  据两间医院通报,上述二人的新冠病毒检测为阴性。但未具体说明死因。

2020-03-04 07:14:46浏览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程梦婕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香菇菌多糖片有什么作用
香菇菌多糖片具有改善肝炎症状、抗疲劳以及协同药物治疗等作用。使用香菇菌多糖片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服用,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1、改善肝炎症状:针对慢性肝炎患者,香菇菌多糖片可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减轻肝脏炎症程度。通过增强免疫功能,协助机体清除肝炎病毒,促进肝细胞修复与再生,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水平,缓解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等临床症状,在慢性肝炎的治疗过程中发挥辅助作用,助力肝脏功能恢复。2、抗疲劳:香菇菌多糖片能调节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其可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增强细胞的能量供应,提高机体的运动耐力,减少疲劳物质的产生与堆积,加速疲劳物质的清除,从而有效缓解身体疲劳感,帮助机体快速恢复精力,适用于因过度劳累、压力过大导致疲劳状态的人群。3、协同药物治疗:香菇菌多糖片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可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在抗感染治疗中,与抗生素联用,能够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时,与免疫调节药物配合,可优化治疗方案,提升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单一药物的使用剂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使用香菇菌多糖片时,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对该药物成分过敏者禁止使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皮疹、发热、恶心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程梦婕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香菇菌多糖片的作用与功效
香菇菌多糖片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肝炎症状、提升机体抗应激能力等作用与功效。建议需严格遵循医嘱,按照规定剂量和疗程服用,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1、调节免疫功能:香菇菌多糖片的主要成分香菇菌多糖,能够激活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通过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T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既能增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免疫力,又能调节因免疫功能紊乱引发的疾病,提升机体整体免疫防御能力。2、改善肝炎症状:对于慢性肝炎患者,香菇菌多糖片能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减轻肝脏炎症反应。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协助机体清除肝炎病毒,促进肝细胞修复与再生,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改善肝功能,缓解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等临床症状,在慢性肝炎的治疗中起到辅助作用。3、提升机体抗应激能力:香菇菌多糖可增强机体对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多种有害刺激的非特异性抵抗力。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稳定机体内环境,提高机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帮助机体在遭受应激因素影响时,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减少疾病发生几率。使用香菇菌多糖片时,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若用药过程中出现皮疹、发热、恶心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方晓茹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香菇鸡蛋可以一起吃吗
香菇和鸡蛋通常是可以一起吃的,二者搭配不仅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反而能在营养和口感上实现互补,为人体带来更丰富的饮食体验。香菇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D原等,还含有香菇多糖、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矿物质。其中维生素B族能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维生素D原在阳光照射下可转化为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且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组成模式接近,是最理想的优质蛋白质。此外,鸡蛋还含有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E、卵磷脂以及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二者一起食用,能使人体摄入的营养更加全面,满足身体多方面的需求。香菇和鸡蛋可以通过蒸、煮、炒等多种烹饪方式一起食用,如香菇炒鸡蛋、香菇鸡蛋汤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这些烹饪方式不仅保留了食材的营养价值,还使菜肴更加美味可口。从烹饪的兼容性来说,二者在烹饪过程中不会发生任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化学反应,烹饪方式多样,能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香菇和鸡蛋营养丰富且可以同食,但任何食物都应遵循适量食用的原则。过量摄入可能导致热量过剩、脂肪堆积等问题,不利于健康。此外,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痛风患者、肾功能不全者等,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控制香菇和鸡蛋的摄入量。如果对香菇或鸡蛋过敏,则应避免食用相关食物。
程梦婕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香菇菌多糖片什么功效
香菇菌多糖片具有改善肝损伤、提升造血功能以及抗疲劳等功效,其作用机制与所含活性成分密切相关。若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1、改善肝损伤:对于肝损伤患者,香菇菌多糖片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增强肝脏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对肝细胞的损伤;调节肝脏的免疫微环境,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修复与再生;还能改善肝脏的物质代谢功能,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等疾病的治疗有辅助作用 。2、提升造血功能:香菇菌多糖片可作用于骨髓造血系统,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促进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细胞生成。适用于因放化疗、骨髓抑制等原因导致血细胞减少的患者,帮助提升外周血中血细胞数量,改善贫血、感染易感性增加等症状 。3、抗疲劳:香菇菌多糖片能调节机体糖、脂肪、蛋白质代谢,提高机体对能量物质的利用效率。促进乳酸等代谢产物排出,减少其在体内堆积,从而缓解疲劳感;同时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维护细胞正常功能,提升机体抗疲劳能力 。 使用香菇菌多糖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遵循医嘱控制剂量和疗程,不可自行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用药前如实告知医生自身健康状况、过敏史及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对于肿瘤患者,该药仅为辅助治疗手段,需与其他规范抗肿瘤治疗联合应用。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与药物安全性,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