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广州武汉千里连线,中山一院10余学科“最强大脑”合力救治武汉危重症患者

   2月21日晚7时,大屏幕前方,一场广州与武汉两地的多学科会诊正在进行。中山一院10多个专科的专家团队通过视频连线,为武汉疫区重症患者“把脉问诊”。中山一院党委书记骆腾、副院长陈旻湖等院领导出席了远程会诊。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数据,与其他地区相比,武汉地区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率低、病死率高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围绕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目标,中山一院建立疑难重症患者远程病例多学科会诊机制,在武汉协和医院搭建高级生命支持单元,通过有创呼吸机支持、血液滤过技术以及俯卧位通气技术,成功救治多位重症患者。

  “豪华阵容”攻克重症救治难题

   此次针对武汉前线危重症患者病例开展的全院多学科会诊,中山一院集合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医学部、体外循环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放射诊断科、营养科等10多个专科的20多位专家,其中谢灿茂、郭禹标、吴健锋等多位专家是参加过抗击非典的老将。

广州武汉千里连线,中山一院10余学科“最强大脑”合力救治武汉危重症患者

   专家们通过连线方式,与前线队员讨论患者病情。此次会诊重点讨论了两名危重症患者病情,63岁女患者合并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66岁男患者则持续性病情加重伴呼吸困难,专家们制定了综合救治方案。

广州武汉千里连线,中山一院10余学科“最强大脑”合力救治武汉危重症患者

   此前,中山一院已派出三批150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前线,包括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管向东教授,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护理专业委员会主委成守珍主任护理师等多名全国知名专家,中山一院医疗队接管了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一个病区,与广东医疗队接管了汉口医院两个病区,负责70多张床位重症患者的救治。

广州武汉千里连线,中山一院10余学科“最强大脑”合力救治武汉危重症患者

  中山一院副院长陈旻湖教授介绍,目前派往驰援武汉的专家多为重症医学科和呼吸科的专家,但危重症患者往往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包括肾脏和肝脏衰竭、心功能衰竭,由此,中山一院建立了重症患者MDT协作模式,组建了一支包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等10多个学科的专家队伍,负责指导病例会诊、临床救治工作,并对医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救治率。

  “当前线医疗队一有需要,我们医院后方的多学科专家就会立即连线,提供诊治方案”陈旻湖教授说道。

  因地制宜搭建重症救治病房

   中山一院医疗队进驻武汉协和医院后,迅速收治了50多位患者。这些患者大多是严重低氧、重度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有些老年患者由于基础疾病较多,病情重、进展快,持续发展成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据了解,武汉协和医院只有一个ICU病区20张床位,难以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要,而普通病房设施简单无法为重症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

广州武汉千里连线,中山一院10余学科“最强大脑”合力救治武汉危重症患者

重症患者在高级生命支持单元中接受治疗

   “让危重症患者活下来”成了医疗队的共识。队员们因地制宜,迅速行动搭建“高级生命支持单元”。前线医疗队指挥组对高级生命支持单元的具体设计及布局、房间环境消毒措施、呼吸机过滤器、密闭式吸痰管、呼吸囊等的准备及人力资源的调整进行了讨论和布署,并做好危重症患者意外拔管、供氧中断、断电、呼吸机故障等安全应急预案。

   大家分头行动,医疗队队长朱庆棠教授与协和医院临时指挥部进行协调沟通,副队长罗益锋副主任医师调配医疗人力安排,重症一科刘勇军副主任准备相关设备、技术、药物,并联系院本部重症医学科和抗疫特战队的同事,大家共同为前线筹备高级病房出主意,护理部成守珍主任着手调整护理人员,将有ICU经验的护士调整到高级病房,肾内科郑勋华医生负责血液滤过设备搭建。

   很快,一个装备了无创呼吸机、氧疗仪、多功能监护仪床边超声机、床边心电图、输液微量泵、可视喉镜、正压头套、运药机器人等设备的高级生命支持单元便运作起来了。

  “硬核”技术赢得患者生机

   高级生命支持单元投入使用后,医疗队如虎添翼,迅速开展了包括有创呼吸机支持(气管插管)、血液滤过以及俯卧位通气等多项技术,救治了多位危重症患者。

广州武汉千里连线,中山一院10余学科“最强大脑”合力救治武汉危重症患者

医疗队开展有创呼吸机支持技术

   近日,正在救治的一名危重症患者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给氧均失效,患者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朱庆棠、罗益锋、成守珍等专家当机立断:“上有创呼吸机!”患者接上有创呼吸机,血氧饱和度马上上来了。

  2月15日,肾内科郑勋华教授指导团队,首次在呼吸危重症病房开展床旁新冠肺炎患者进行血液滤过技术(CRRT),该项技术可过滤危重患者的炎症因子,为患者搭起新的“生命通道”。

广州武汉千里连线,中山一院10余学科“最强大脑”合力救治武汉危重症患者

医疗团队首次开展血液滤过技术

   2月16日晚,一位重症患者病情突然恶化,正在生命垂危之际,罗益锋、胡春林、杨璐等专家立即指导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经过半小时治疗,患者血氧饱和度上升至100%,从死神手里被救了回来。(通讯员:彭福祥、梁嘉韵)

2020-02-21 22:24:43浏览5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