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疾病要闻

1患者确诊用了34天,新冠肺炎潜伏期能有多长?

举报/反馈
2020-02-18 14:04:54医学界

  今日,央视新闻微博发布一条消息,河南信阳通报2例确诊病例,2例确诊病例潜伏时间长、传染源不明确、确诊困难,并且具有较强传染性。这两例患者与其他确诊患者有何不同,为何唯独他俩上热搜?

  吸引大家关注的点在于1例患者从武汉返回河南新县至确诊,时达34天,另外1例患者自照顾从武汉返回的岳父至确诊,时长达94天。单从表面文字看,不禁怀疑,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是否超过其原本的14天,给新冠肺炎的诊断增添了难点?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根据网上公布的消息进行分析。

  案例1:原文通告如下:

  确诊病例吴某某先后进行3次核酸检测,前两次均为阴性;自1月28日住院留观至确诊,时长达19天;自1月14日从武汉返回新县至确诊,时长达34天。

  疑点1:吴某某已有明确的武汉流行病学史,若无出现临床表现,为何需要进行住院留院观察?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提到,对于湖北以外省份,疑似病例需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其实可以看到,吴某某是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一般情况下,若需要进行住院留观,说明已符合疑似病例的特征,需要进一步明确确诊病例。也就是说,吴某在1月28日就已经出现了相应的临床表现,已是疑似病例。

  此外需要明确另外一个点,何为潜伏期?潜伏期是指从致病刺激物侵入机体或者对机体发生作用起,到机体出现反应或开始呈现该疾病对应的相关症状时止。因此吴某某的潜伏期保守推断是从1月14日至1月28日,也就是14天,当然不排除1月14日之前的那段时间。

  疑点2:吴某某自1月28日起至昨日2月16日确诊,已进行3次核酸检测。

  首先第一次核酸检测应为1月28日住院留观期间,第三核酸检测应为昨日2月16日,也就是说中间的18天只进行了一次的核酸检测。根据临床经验,若疑似病例核酸检测为阴性者需间隔24h或48h之后再进行核酸检测,此外,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仅需若干小时即可。不禁疑问,为何18天内只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案例2:确诊病例宁某某自2019年11月13日开始一直在新县其岳父家中居住,照顾其从武汉治病返回的岳父张某某;张某某于11月30日去世后,宁某某继续留在其岳父家中居住,直到2020年1月31日与其妻子、儿子回到位于县职高对面的陈店乡政府家属院的家中,之后,宁某某只是2次出门买菜,1次出门买药,无其他外出活动,2月12日出现发热症状,14日到县人民医院就诊随即留院观察。

  疑点1:岳父张某某是否感染新冠肺炎?

  未知。虽其岳父有明确的武汉流行病学史,但新闻中并未提到为何去世。两种猜测,因感染新冠病毒加上其原有的疾病而去世,也就说明新型冠状病毒已在2019年的11月13日就已开始传播,那么与其密切接触的宁某某,以及宁某某的妻儿均有感染的高风险,那么宁某某自照顾其岳父至出现发热症状,其间隔近90天。另外一种猜测,岳父并未感染新冠肺炎,因其原有疾病去世。

  疑点2:是否有可能宁某某在其出门买菜或买药期间,不小心感染新冠病毒?

  有可能。基于疑点1的第二种猜测,宁某某的岳父并未感染新冠病毒,那么就有可能再其出门买菜或买药期间感染新冠病毒。至此,也就是说自1月31日起至2月12日出现发热症状,其潜伏期间隔12天。

  根据以上的两个病例,在今后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需注意:

  1)提高核酸检测阳性率

  因其核酸检测阳性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标本的采集、保存、运输以及不同核酸试纸的质量有差异。因此,干扰核酸检测阳性率的不可避免因素我们可能无法把控,但是一些基本的采集、保存等操作需保证其规范性。

  2)因其新冠病毒的不可预见性,做好最全面的保障防护措施

  结合案例2,是有可能出现长达近90天的潜伏期,不仅给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增加了难度,也给一线防护人员以及群众再次敲响了警钟,不可轻易小看防护工作。针对上述新情况,新县提出,有湖北(武汉)居住史、旅行史、接触史的居民,居家隔离观察时间满14天的,一律再延长7天。

  3)流行病学史的追踪至关重要

  案例2的流行病学史扑朔迷离,这将给新冠肺炎的防疫工作带来挑战。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