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两部门:在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治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

  中西医协同攻关、优势互补,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医疗救治中取得了较好成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12日联合发布通知,进一步在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强化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提升临床救治效果。

  根据《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的通知》,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会同中医药主管部门建立新冠肺炎等传染病救治中西医协作机制,组建省级专家组时要含有一定比例的中医专家。各传染病救治机构要按要求,把中医药参与诊疗方案制定、联合查房、多学科会诊、病例讨论纳入医院管理制度。鼓励当地力量较强的中医医院参加到协作机制中来,加强中医药救治力量。

  通知说,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会同中医药主管部门推动收治患者的医疗机构建立健全中西医共同参与、全程协作的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使中医药深度介入传染病防控和临床救治。对于集中收治传染病患者的医疗机构和参与传染病救治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设置有中医科室(中西医结合科室)的机构,要建立紧密型、常态化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制定诊疗方案;未设置中医科室(中西医结合科室)或中医力量薄弱的机构,要邀请院外中医专家参加收治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疑难病例讨论,确保患者第一时间用上中药。

  通知还说,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会同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中西医专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细化中医药参与的诊疗环节和具体方法。强化多学科综合救治,不断探索总结中西医结合在新冠肺炎等传染病临床救治中的有效方法,优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力求轻症患者尽早治愈,减少危重症的发生,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同时注重在康复期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

2020-02-12 16:38:28浏览22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生过孩子现在为什么怀不上二胎
生过孩子后现在怀不上二胎,其病因包含非疾病因素如年龄增长、体重异常等,以及疾病因素如输卵管堵塞、子宫内膜异位症、男性少弱精症等。在备孕期间,建议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焦虑和紧张情绪,也有助于提高受孕几率。 一、非疾病因素: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下降,卵子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35岁以后,卵巢功能衰退速度加快,卵子染色体异常的概率增加,受孕难度明显上升。2、体重异常:体重过胖或过瘦都可能影响生育。肥胖会导致体内激素失衡,影响排卵,还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等问题。而体重过轻可能造成营养不良,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二、疾病因素:1、输卵管堵塞:常见原因有盆腔炎、输卵管炎等。炎症可导致输卵管黏膜粘连、管腔堵塞,使精子和卵子无法相遇结合。2、子宫内膜异位症: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如卵巢、盆腔腹膜等。异位的内膜组织会周期性出血,引发盆腔粘连,影响输卵管功能和受精卵着床。3、男性少弱精症:男性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或畸形率增加,都可能导致受孕困难。原因包括精索静脉曲张、生殖系统感染、内分泌异常等。一般通过精液常规检查可诊断。对于生过孩子但怀不上二胎的夫妻,建议先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女性的妇科检查、排卵监测、输卵管检查等,以及男性的精液分析等,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和备孕。
程敏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有心脏病生过一个孩子了还能生吗
若心脏病病情稳定,心功能良好,且前次妊娠分娩过程顺利,在严密医疗监测下,多数情况下可以再次生育;然而,当心脏病严重,心功能差或前次妊娠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再次生育风险极大,不建议妊娠。对于患有一些轻度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且通过治疗后,心脏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的女性。若前次妊娠期间,心功能一直维持在Ⅰ级或Ⅱ级(即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或轻度受限),未出现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分娩过程也平稳。这类女性再次妊娠时,只要在孕期严格遵医嘱,定期进行心脏专科检查,密切监测心功能变化,合理调整生活方式,多数能够耐受再次妊娠和分娩过程。若女性患有严重心脏病,如扩张型心肌病、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未经有效治疗等,心功能处于Ⅲ级或Ⅳ级(即体力活动明显受限或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也有心衰症状)。前次妊娠可能已出现过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对心脏造成进一步损伤。这类情况下,再次妊娠会使心脏负担急剧加重,极易诱发心力衰竭,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因此不建议再次生育。心脏病女性计划再次生育前,建议前往心内科和妇产科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脏超声、心电图、心功能测定等检查,明确心脏病类型与心功能状况。若医生评估可妊娠,孕期密切产检,增加心脏专科检查次数。若评估不适合妊娠,建议严格采取可靠避孕措施,避免意外怀孕。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妊高症生孩子后可以恢复正常吗
妊高症通常是指妊娠高血压疾病。如果病情较轻,且产后护理得当,血压等相关指标通常能逐渐恢复正常;但对于病情严重,尤其是引发了其他器官不可逆损伤的患者,可能难以完全恢复正常。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主要症状为高血压、蛋白尿等。对于病情较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恢复正常可能性较大。妊娠过程中,胎盘会分泌一些激素,可能导致孕妇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生产结束后,胎盘娩出,体内因妊娠产生的特殊激素水平会迅速下降,解除了对血管的不良影响。同时,孕期因血容量增加给心脏和血管带来的负担也会随着分娩后身体逐渐恢复而减轻。身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开始发挥作用,血管的弹性和血压调节功能逐步恢复正常,肾脏功能也能在产后逐渐修复,对尿液中的蛋白质重吸收恢复正常,从而使血压、蛋白尿等指标回归正常范围。然而,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恢复较为困难。该疾病可能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长时间的血管痉挛会对多个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包括肾脏、心脏、眼底等。以肾脏为例,长期的高血压可能引发肾小球损伤,导致肾功能受损,即使分娩后,受损的肾小球可能无法完全修复,肾功能难以恢复如初,进而影响血压的稳定,血压仍可能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此外,由于长期承受过高压力,还可能出现心肌肥厚等器质性病变,这些病变通常是不可逆的,影响心脏功能,使得血压难以恢复正常。因此,如果产后血压仍未恢复正常,应积极治疗,如使用硝苯地平、拉贝洛尔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定期测量血压、复查尿常规等指标。遵循医生建议,合理饮食,减少盐的摄入,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取,有助于身体恢复。保持良好的休息和情绪状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子宫内膜粘连还可以生孩子吗
子宫内膜粘连患者存在生孩子的可能性,但相较于正常女性,受孕难度显著增加,且孕期面临更多风险。子宫内膜粘连会改变子宫内环境,干扰胚胎着床与发育。子宫内膜粘连多由宫腔操作,如人工流产、刮宫等引起,导致子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当发生粘连时,首先会影响胚胎着床。正常的子宫内膜可为胚胎提供良好的着床条件。而粘连后的内膜,部分区域缺失或纤维化,胚胎难以在其上扎根生长。其次,即使胚胎侥幸着床,由于粘连部位血液供应差,无法为胚胎发育提供充足营养,容易引发胚胎发育迟缓、胎停育或流产,增加孕期不良结局风险。轻度子宫内膜粘连时,子宫腔部分粘连,可能仅影响部分内膜功能。此时若粘连范围较小,对受孕影响相对有限,部分患者仍有自然受孕机会,通过监测排卵、合理安排同房,受孕几率可达30%-40%。但随着粘连程度加重,子宫腔大部分甚至全部粘连,宫腔形态严重失常,不仅胚胎着床空间受限,还会阻碍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子结合,受孕难度极大,自然受孕几率可能不足10%。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借助手术等医疗手段干预,改善子宫内环境后,才有可能提高受孕成功率。一旦怀疑子宫内膜粘连,应及时就医,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轻度粘连可在宫腔镜下进行子宫内膜粘连分离术,术后3-6个月可尝试备孕。中、重度粘连患者,手术难度增加,术后需密切随访,必要时可能需多次手术。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