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供稿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媒体中心供稿

驰援日记:真正上了“战场”,哪还顾得上自己

举报/反馈
2020-02-03 20:22:1039健康网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ICU主治医师王凯

  记录日期:1月31日

  “只要为病人好,我们什么都愿意去做”

  第三次进入病区,凌晨顶着凛冽的寒风,走路20分钟到医院,1点准时进入病区与上一班的医生交接。这时的病房很安静,大多数病人都已安稳入睡,看着呼吸衰竭的病人在我们努力治疗之下,有好转的迹象,内心无比开心。

  王华主任带着我们深夜查房,巡视了所有危重病人,床边阅片、调整高流量参数、安抚病人、查体,确保了病人夜间的安全。

  查房期间,不停有护士拉着氧气罐穿梭于各个病房。自从上个班我们利用氧气罐改善病人吸氧条件后,病人症状明显好转,只是需要不断更换新的氧气罐。病区护士站旁放了近40罐氧气罐,搬运氧气罐也成为我们的工作内容之一。

  平日里看起来柔柔弱弱的护士,干起活来,力气完全不输给我们男同志。抄起扳手拧开氧气罐接头,再换到新的氧气罐上,轻车熟路的样子,真是让人敬佩又心疼。为了救治更多的病人,这些姑娘们剪去长发走上“战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病人做治疗,任劳任怨,还学会了各种“操作”技能。

  我本以为她们忙完了,会稍微休息一下,但是为了更完善地做好感控,她们还自发当起了清洁工打扫病房。我从没见过凌晨3点还在打扫卫生的护士,但是我们的“战友们”做到了。

  我们都是怀揣着一颗济世救人的心来到武汉的,只要是为病人好,我们都愿意去做。要说不累,那是不可能的,厚重的防护服下是什么感觉——闷热、窒息、压痛、视觉模糊,但大家依然愿意坚持去做,为这群可爱的天使点赞。

  挤出自己的早饭,带给无家属照顾的病人


  你以为这是我们为自己准备的早饭吗?不,这是我们为病人准备的早饭。

  自疫情爆发以来,各个医院人满为患,有些家庭集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亲属们分布各个医院。在我们病区,就有一些老年病人,没有家属照顾,早饭都没得吃。部分危重病人甚至没有家属陪伴,稍微动一下就血氧下降,吃喝拉撒都只能在床上,又没有康复垫、纸尿裤更换。

  见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实在无心不忍,于是将酒店供给我们的早饭和医院寄过来的康复垫带给这些病人。尽管物资紧缺,但我们会尽己所能为他们提供帮助。

  在此,我也想再次呼吁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希望大家尽一份力,帮帮这些处在水深火热、与疾病作斗争的同胞们。

  真正上了“战场”,哪还顾得上自己

  奋战了一夜,终于迎来了天明,病人情况都稳定了,我们总算能和护士们坐下来聊几句。

  “我来教你怎么看片子,有没有兴趣?”卢毅荣师兄教这些好学的护士们如何识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早期CT表现。吴锡平师兄一整夜都在治疗、照看一名88岁高龄无家属陪护的患者,此刻的他早已累得筋疲力尽,一坐下来,就瘫倒在椅子上睡着了。

  多少医务工作者就是这样从白天奋战到黑夜,不眠不休,奋战在一线。虽然常常说医务人员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护患者,但是当我们真正上了“战场”,哪里还顾得上自己,一心想着的都是如何去帮助病人,这就是我们——最普通的医务工作者。

  2020年1月31日,10:57记。(通讯员 伍晓丹 )

王华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