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行业观察

专家呼吁:预防骨折,关注“迫在眉睫的风险”

举报/反馈
2019-12-03 13:44:1039健康网

  2019年12月1日,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等机构主办,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承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此次大会上发布的《骨质疏松媒体报道分析》显示,2015—2019年,关于骨质疏松的媒体报道呈波动上升趋势,每年的报道峰值出现在“世界骨质疏松日”前后;2018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首次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骨质疏松相关报道出现5年内最高峰值。其中,政府发布对话题影响显著,但媒体报道总量仍远低于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公众对于骨质疏松症危害的认识也存在不足。因此,多位专家现场呼吁:预防骨折,关注“迫在眉睫的风险”。

  骨质疏松可防可治,应当早发现早治疗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首次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我国40-4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50岁以上人群为19.2%,65岁以上则达到32.0%。此外,居民对骨质疏松症认知普遍不足,2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知晓率仅为11.7%。

  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教授介绍,经DXA测量的面积骨密度参数,除女性腰椎在30-39岁达峰外,其余所有参数都在20-29岁间达峰,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持续下降。自40岁开始,骨量减少人群比例已升高明显。夏维波教授强调,要尽早发现骨量下降及骨松的发生,同时以健康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定期去医院做骨密度检测,确实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或存在较多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当遵医嘱进行药物干预。

  迫在眉睫的风险:预防性治疗是关键

  因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折危害严重,发生急性骨折后,再骨折的风险极高,被称为“迫在眉睫的风险”。夏维波教授指出,要特别关注既往骨折史,尤其是近期2年内骨折史,可能预示着更高的骨折风险。对于骨折高风险人群应据骨折风险及时开始有效的药物治疗,合理使用药物,包括促骨形成药物,注射抗骨吸收药物等,通过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相结合,才能够改善骨质疏松的问题,为健康加“骨”劲。

夏维波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北京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