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11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19~2022年度)》。《方案》明确,自今年11月起,将主要针对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进行巡查,重点集中在公立医院党建、行业作风建设和运行管理3个方面,社会办医院按照管理原则参照执行。下面,笔者就本次检查,整理、总结了相关问题,供大家了解和思考。
大型医院巡查从何而来?
2015年1月29日,为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和中央巡视工作要求,深入开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原国家卫计委制定了《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15-2017年度)》,巡查内容共有四大项目40小项,通过医院自查、现场巡查、反馈与整改等环节,对各地的三级医院(含三级综合医院与三级专科医院)进行的巡查。三年的巡查结束后取得了很大成绩,于是,启动了新一轮的大型医院巡查,即2019-2022年度的方案。
本次巡查有何特别之处?
首先,巡查方案的总时间不一样,上一轮的巡查时间是3年,而本轮巡查是4年,比之前增加了1年,以保障让巡查形成长效机制;
其次,与上一轮巡查不同的是,医院党建与行风工作占了三分之二,是巡查的重中之重,总共15小点,前两者就占了10点,特别对党委领导作用、医院章程、队伍管理、党支部建设、总会计师制度、党风廉政方面有了更具体的要求;
第三,对巡查内容将更加详细,方案明确要求,每所医院巡查天数原则上不少于7天, 这么久的巡查,势必将巡查的更加详实。
医护人员需要注意这几点!
本次巡查在行风方面,有个更新更明确的要求,尤其对医护人员来说,你关心的也许是以下几点:
巡查进行法律法规培训与警示教育的情况,是否建立完善的学习教育、制约监督、调查处置机制;
巡查是否套取医保基金等违法行为,是否建立防止骗取医保基金内部监管体系;
巡查是否建立健全覆盖诊疗行为全链条、全流程的包容、审慎、有效监管机制;
巡查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落实情况,这其中包括采购销售、使用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等方面的巡查;
巡查是否按要求把医德医风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纳入干部职工奖惩评价体系;
巡查是否建立党委主导、院长负责、党务行政工作机构齐抓共管的医德医风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
巡查是否有加强监管、杜绝医师在药品处方、医学检查、检验等医疗服务中实行开单提成的具体措施。
巡查是否对医院内部人员与医药相关企业间接触作出了细致具体、便于查验的管理办法;
巡查医院是否落实“两个允许”,实行绩效工资管理,采取制度安排,确保个人收入不与业务收入直接挂钩;
否将干部、职工贯彻执行“九不准”的情况作为个人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率先开展的省份如何走?2017年,第一轮大型医院巡查结束后,相关主管部门进行了总结推广,经过近两年的“蛰伏”,终于在2019年11月印发新一轮巡查方案。然而,在国家宏观层面制定该方案前,江苏省卫健委等个别省份已经制定了《大型医院巡查方案(2018—2020年度)》,并在各市区已经贯彻落实近2年,那么类似已经率先开展的省份,该如何落实之前制定的方案?如何贯彻国家层面的巡查方案?需要相关部门做好统筹、规划和完善,让已经贯彻执行的地区少走弯路。
主任医师
广州儿童专科医院 全科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河南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主任医师
广州儿童专科医院 全科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