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获财政支持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5日表示,2009年财政部门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和住房等领域加大民生投入力度。

  继续推动教育优先发展

  谢旭人表示,2009年将继续推动教育优先发展。

  落实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支持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政策,并将中小学公用经费达到中央出台的基准定额。

  积极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谢旭人指出,2009年财政部门将积极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妥善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加大对社会保障

  和就业的支持力度

  谢旭人表示,2009年中央财政分别按月人均15元、10元的标准,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资金。按人均增长10%左右,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保证2008年至2010年的调整水平高于前三年。研究制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出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谢旭人说,2009年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发挥好政府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运用财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安排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科研项目和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工作。

(责任编辑:龙彩霞)

2009-01-06 09:48:00浏览9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小孩子烧到38度怎么办
小孩子烧到38°C,可以通过多喝水、温水擦拭、冷敷、使用退热贴、遵医嘱口服药物等方式进行改善。1、多喝水如果小孩子出现了发热的情况,并且体温已经达到了38°C,可以多喝温水,多排尿,有利于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能够促进体温恢复正常。2、温水擦拭家长可以使用温水擦拭小孩子的腋窝、腹股沟等血流较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的蒸发,能够带走体表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但是一般不建议给小孩用酒精进行擦拭。3、冷敷家长可以使用冷毛巾冷敷小孩子的额头、腹股沟等部位,通过冷敷能够起到降低体表温度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减少高温对脑部的损伤。但是需要注意冷敷的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以免产生相反的效果。4、使用退热贴退热贴属于一种常见的物理降温方式,主要是利用凝胶中的水分汽化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如果小孩子出现了发热的情况,家长可以将退热贴贴在小孩子的额头。5、遵医嘱口服药物如果小孩子发热的情况比较严重,进一步上升通过上述方法无法改善时,则需要及时遵医嘱服用退热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等。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做好小孩子的保暖措施,避免其受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黎小兰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孩子长期吃的益生菌哪种好
小孩子可以遵医嘱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芽孢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布拉氏酵母菌散、乳酸菌素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药物。 1、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该药是一种微生态制剂,主要成分是长型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如果小孩子的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会出现腹泻的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2、枯草芽孢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枯草芽孢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的主要成分为活菌冻干粉、维生素C、烟酰胺等,具有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以及帮助消化吸收等功能。若小孩存在消化不良的情况,则可遵医嘱服用此药来改善不适症状。 3、布拉氏酵母菌散 布拉氏酵母菌散主要用于缓解因抗生素导致的腹泻,也可以用于缓解成人及儿童急性腹泻病引起的腹胀、呕吐等症状。如果小孩子出现了上述情况,则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拉氏酵母菌散进行治疗。 4、乳酸菌素片 乳酸菌素片为助消化类非处方药药品,可用于肠内异常发酵、消化不良、肠炎和小儿腹泻等病症。因此,如果小孩子患有上述疾病,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乳酸菌素片来进行治疗。 5、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属于一种微生态制剂,其主要成分为地衣芽孢杆菌,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的急慢性腹泻、便秘等疾病。所以当小孩子出现上述情况时,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给患儿服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做好小孩子的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上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小米粥、南瓜粥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小孩子有心脏病的表现
小孩子有心脏病的表现一般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慌、面色青紫、胸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1、呼吸困难心脏病是一种影响心脏功能的疾病,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感染等因素有关。小孩子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还可能会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小孩子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同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美他尼、螺内酯等药物进行利尿治疗缓解心脏负担。同时,小孩子也可以通过吸氧的方式进行治疗。2、胸闷如果小孩子患有心脏病,可能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引起胸闷的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心慌。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小孩子使用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小孩子也可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散步等,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3、心慌心脏病会导致心脏的收缩功能下降,引起心慌的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小孩子使用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小孩子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4、面色青紫如果小孩子患有心脏病,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异常,从而引起面色青紫的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晕厥。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小孩子使用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同时,小孩子也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心脏血液循环。5、胸痛心脏病可能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引起胸痛的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小孩子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同时,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如果小孩子出现心脏病的相关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子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张延清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孩子舌头白色很厚是什么病
小孩子舌头白色很厚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消化不良、上呼吸道感染、贫血、鹅口疮等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领患儿前往医院就诊检查,以免延误病情。1.口腔卫生不良:如果孩子不注意口腔卫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食物残渣在口腔内发酵,容易导致舌苔增厚发白。这种情况一般没有其他特殊的全身症状,但长期口腔卫生不良可能增加龋病等口腔疾病的发生风险。2.消化不良:小孩子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若饮食不当,容易出现消化不良。此时胃肠道功能紊乱,舌苔可增厚发白,常伴有腹胀、食欲减退、口臭等症状。3.上呼吸道感染:在某些上呼吸道感染初期,孩子可能出现舌苔白厚的情况。这可能与感染引起的身体免疫反应和消化系统功能暂时紊乱有关。同时,还会有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4.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孩子的舌乳头萎缩、舌面光滑,同时舌苔可增厚发白。此外,孩子还会有面色苍白、乏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5.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多见于婴幼儿,舌头上可能出现类似很厚的白色舌苔。一般不影响吃奶,但病情严重时可影响吞咽。除上述情况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疾病,比如手足口病、猩红热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不要着凉,同时还要适当添加衣物,预防感冒。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孩子晚上发烧白天不烧什么病
发烧一般指发热。小孩子晚上发热白天不发热,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白血病等疾病引起的。 1、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使病原体入侵机体引起的,小孩子可能会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晚上气温较低,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发热的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解表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2、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可能是由于感染、过敏等原因引起的,会导致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导致小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颗粒、阿奇霉素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肺炎 肺炎可能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免疫损伤等原因引起的,会导致肺泡和肺间质出现炎症反应,导致小孩子出现晚上发热,白天不发热的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4、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也会导致小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小孩子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白血病细胞分化障碍,增殖失控,凋亡受阻等,也可能会导致小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贫血、出血等症状。小孩子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尼洛替尼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子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与熬夜,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