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疾病要闻

过劳猝死何时休?压在医生身上的4座大山!

举报/反馈
2019-11-06 07:55:46医脉通

  近日看到一则让人痛彻心扉的讣告,上海瑞金医院一名年仅30岁的麻醉医生猝死。

  呜呼哀哉!

  三十岁,正是年富力强,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却这样倒下了,不得不叫人哀伤叹息。

  很多网友纷纷留言,表示震惊、痛惜与遗憾。

  @wahwah的微博:记得有次在同学群聊天,当着一位现在从事外科医生的同学说,孩子们以后还是不要找医生做老公,他们太忙太累了,心理压力还巨大,虽然事后觉得自己太口无遮拦,跟他表示是开玩笑的,可他再也不怎么理我了。医生的职业表面光鲜,但是内心没有几个是很开心的,我对于能当外科医生的人尤为崇敬。

  @奶茶一直瘦:我以前还会试图劝我弟一个学临床的以后学麻醉,现在压根不敢提。真的好想中午下午的时候能透过窗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看看天空缓缓神,说实话手术室层流很先进,但空气真的不新鲜,每次上24,在间里闷一天,晚上继续干,傍晚的时候就开始头痛,腰也痛的站不直,我们在给人保命治病的时候,谁来治治我们……

  @坚持追梦的小呆瓜:又一位麻醉同仁倒下,真心在综合能力越强的医院,麻醉医生越累,真不怪我想保命,不想去大家所谓的好医院,每次一个24小时的值班,都是累到我怀疑人生,凌晨两点三点刚躺下睡觉,急诊电话响起,请麻醉科医生到**病区抢救插管,此刻自己也被突然响起的急诊电话惊的心慌……

  今年以来,医生猝死新闻不绝于耳。

  ➤2019年2月25日,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中心俞萧开医生和同事们打球时突发主动脉夹层,抢救无效身亡,年仅27岁;

  ➤2019年4月1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唐江涛在华西医院离世,享年40岁;

  ➤2019年6月28日,河南省肿瘤医院也失去了一位青年医生——乳腺科副主任医师张恒伟突发心梗不幸离世,享年48岁;

  ➤2019年6月30日,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青年医师王辉在家中心脏骤停,终年32岁;

  ➤2019年7月4日下午3时,中科院博士、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青年教师、副教授肖育众被发现晕倒在实验室,送医抢救无效去世!

  ……

  当医生太难了,当中国医生更难!每个医生都仿佛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孙行者,压力太大太累了。而正是这些压力日复一日地摧垮了医生的健康。

  工作超负荷

  现在的患者更看重健康,一点头疼脑热也会涌进医院。诸如“超级医院”郑大一附院门诊量超2万。巨大的工作量导致医生更不堪重负。

  2019年,浙江省海宁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医生周伟光带病上班,结果收到一张强制休息通知单。新闻出来后,不少医护人员纷纷点赞,只可惜这都是“别人家的医院”。

  当医生累,这几乎是全世界医生的共识,国外甚至有一位外国医生因为不堪重负而在imgur发帖表示,“当医生实在太累了,累到让我完全丧失了对人类的信心。

  《生命时报》曾在8座城市19家医院进行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8成医生每天工作8-12小时,67%的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更令人揪心的是,83%的医生称同事中有人得了癌症,37%的人周围有同事猝死。由于医生都是超负荷工作,导致很多医生的健康已经亮起了“红灯”。

  但由于各种原因,医院人手严重不足,这导致医生根本没有时间休息,甚至连生病的时间都没有。很多医生不得不带病上班,也为此出现了不少“最美医生”。但事实上,这个最美的背后却是值得社会反思的悲哀。

  医院压力

  医院里几十个部门,临床科室只能算是最底层的科室。春晚表演,医生要出节目;上级领导来视察,也有抽查临床科室;党办要医生下乡义诊,医生要牺牲休息时间出去义诊;医务科说医生有义务将自己电话给患者,要求医生发放个人名片;连医保超标也是医生的责任。前不久还闹出了医院领导医生护士拉病人住院的可笑闹剧。

  作为医生,首要职责是治病救人,可是医院给医生的责任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范畴。医生为了完成这些“虚无”的任务,只能马不停蹄,最终累的还是自己。

  除此之外,医生还要完成各项考核、劳动技能比赛、搞科研写论文,想方设法晋升职称等等,医生就像一个木偶一样,被几十根看不见的绳子牵引着行动,压力又怎能不大呢?

  医患关系紧张

  患者对治疗期望值过高,已经远远超过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服务,因而难以满足患者日益膨胀的需要,这也导致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紧张和尖锐。

  患者都想以最低廉的价格获得最好的治疗和医疗服务,加上现在患者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导致患者和医生在沟通时甚至会采取偷偷录音录像的方式进行。医生为了自保,在诊疗过程中不得不步步小心、时时在意,如履薄冰,精神上如同绷了一根玄。一旦感觉到患者家属来者不善,甚至会采取防御性治疗。两方处于博弈状态,诊疗又怎么可能顺利?

  而医生最担心的还是“医闹”问题,比如李宝华医生被砍事件,聊城假药事件,仁济医院医生被铐事件……频频发生的类似事件导致医生心灵疲惫不堪,难以释怀。当时聊城假药事件后,陈宗祥医师更是一夜白了头。

  社会压力

  有人对医生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走向火葬场的过程,而医生则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将一些插队的患者拉了出来。

  医院在不断发展,各种技术和医疗器械也都在不断进步提升。医生治病救人,但不代表医生就可以包治百病,妙手回春。我们无法精确地预算患者什么时候康复,什么时候死亡。

  生老病死是常态,但人们都不想死亡,于是将责任压在了医生肩膀上,这是多么沉重的担子!社会对医生的苛责是难以担当的。

  而社会对于弱者是同情的,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大概率都是向患者倾斜,即便医方没有责任,也要出于人道主义赔偿。

  每一次的社会舆论,都如雪花压在医生身上。而当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前几日才和一位转行数月的医生同行聊天,她说在医院太累了,一上夜班就心慌气短,生怕哪天就倒下了,所以趁早转行了。现在从医院出来后,连呼吸都觉得轻松自在很多。

  每一位医生都在努力做“天使”,努力拯救生命。但是别忘了,他们也是人,是血肉之躯,也有情感,也有压力。他们不求鲜花掌声,但求理解和尊重。

  请向你身边的每一位医生衷心地说一声谢谢。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