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PreCar肝癌早筛项目再发新成果:可提前6-12个月“锁定”肝癌

侯金林 感染内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中国被称为“肝癌大国”,不管是新增病例还是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约占到全球的一半。通过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被公认为是肝癌的重中之重。

  在2019CSCO大会上, 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万人队列肝癌极早期预警标志物筛查项目(即PreCar,ProspectivesuRveillance for very Earl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公布了其取得的具有重要意义的进展——项目相较现有诊断金标准提前6-12个月筛查出极早期肝癌患者,转癌比率较完成随访患者的整体转癌率富集了13倍以上,显示出了优异的预警筛查性能。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望提升5倍以上,同时获得更高的治愈机会。

  PreCar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院士表示,这是第一次通过前瞻性数据表明,我们有可能通过基于外周血的简便检测进行肝癌的极早期预警,较现有常规诊断方法,提前6-12个月筛查出极高危人群和极早期肝癌患者。这无疑能极大提升我国乃至全球的肝癌防治水平。

  肝癌筛查新策略

  提早6-12个月“锁定”肝癌

  目前,我国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很低,只有约20%,而早期肝癌与晚期肝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说是“天差地别”。早期肝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可高达80%,而晚期肝癌患者5年整体生存率只有20%左右。这正是我国肝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关键原因。

PreCar肝癌早筛项目再发新成果:可提前6-12个月“锁定”肝癌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表示,肝脏是“沉默”的器官,绝大多数的肝损害都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当出现了明显的肝区疼痛等症状时,往往已经是晚期。只有通过有效的筛查,才能达到早发现早诊段早治疗的目的。

  目前,常规的肝癌筛查方法是甲胎蛋白+B超,但是,单一的标志物存在着很多不足。侯金林教授表示,一是有30%-40%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始终呈阴性,容易漏诊,特别是非乙肝引起的肝癌;另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良性疾病也会导致甲胎蛋白升高,假阳性率偏高。

  “神奇的上帝marker真的存在吗?”和瑞基因CEO周珺说,肿瘤的复杂性带来了诊断治疗的复杂,单一类别的指标对于肿瘤的早筛早诊可能达不到预期,而是应该尽可能观测血液中的多组学、多类别的分子指标,通过真实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整合优化。

  2018年4月,由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王红阳院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与和瑞基因共同主导、国内近二十家临床中心参与的国内最大规模的肝癌早筛前瞻性临床项目——PreCar 项目正式启动。

  PreCar模型正是通过独特的多组学整合早筛技术,构建完成底层通用技术平台和AI分析框架, 对在临床上转癌高风险患者进行了有效区分与预判,实现肝癌早筛早诊。

  在2019年CSCO大会期间,项目组公布了的最新阶段性成果:

  此次前瞻性临床研究中,经过PreCar模型筛查出的第一批55例肝癌极高危人群,在随后6个月内的随访中,已有8例被确诊为新发早期肿瘤;较完成随访患者的转癌率富集了13倍以上。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患者的肿瘤大小都在0.8~2.5cm之间,全部处于肝癌早期(0期+A期),其中约75%处于肝癌极早期(0期)。而通过常规临床诊断的早期肝癌患者(单发肿瘤大小<3cm,即0期和A期)通常不足20%,0期的比率更是不足10%。 这就意味着,同样确诊为肝癌,经PreCar所筛查出的人群5年生存率有5倍以上的提升。

  57的刘阿姨正是其中的获益者之一。刘阿姨患有慢性乙肝30年、肝硬化7年。去年,她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加入了PreCar项目。根据筛查,其血浆游离DNA等数据超出标准,提示她发生肝癌的风险极高。

  半年后,刘阿姨进行复查,其蛋白标志物仍然为阴性,b超也仅提示左肝内低回声结节。面对这样结果,项目医生强烈强烈她建议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最终,刘阿姨被发现了0.8cm*0.9cm的极早期肝癌。她只需要经过射频消融术即消除肿瘤,获得了早诊早治的机会。

  “早筛项目的最大临床意义正在于此。”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国家肝癌科学中心陈磊教授认为, “目前,在我们医院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中,位于0期到A 期的只有20%。借助PreCar这个项目,能把肝癌的预警或者早诊的时间提前六个月,发现更多早期(0到A期)的肝癌患者,使他们有机会进行手术,提高生存率。”

PreCar肝癌早筛项目再发新成果:可提前6-12个月“锁定”肝癌

基于预测模型将肝癌检出的时间比金标准确诊的时间提前了6-12个月

  “这是目前临床上现有检测技术做不到的。”王红阳院士表示。现阶段大部分机构披露的分子诊断“早筛”研究主要用于提高或增强现有诊断标准的性能,这些研究所对应的时间节点均与金标准确诊肿瘤的时间节点同步。此次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基于预测模型将肝癌检出的时间比金标准确诊的时间提前了6-12个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前瞻性早筛,是全球同类项目中的首次突破。

  基因检测肿瘤的未来:

  临床应用,产品落地

  和瑞基因董事周代星博士介绍,和瑞基因一直专注于把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于肿瘤临床检测,“底层技术开发--回顾建模--前瞻验证—产业化”是实现肿瘤早筛产业化的必经路径。

  PreCar的经验也会给其它癌种的临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瑞基因从肝癌出发,现已加速迈向多癌种的早筛道路。

  据透露,项目组将在2019年底完成肝硬化人群的全部入组工作。在总的规划中,根据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的进度,项目组计划在2021年实现早筛试剂盒的产品落地。

2019-09-21 10:56:34浏览9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