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显著延长晚期乳腺癌患者总生存,艾立布林即将登陆中国市场

  延长生存,晚期患者的福音

  据统计[1],我国每年女性乳腺癌发病16.9万,是女性第二位最常见恶性肿瘤。我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约4.5万,呈持续上升趋势。据《2015年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的数据,在新发乳腺癌患者中,有6%~7%的患者初次诊断即为进展期乳腺癌,而最初诊断为早期乳腺癌的患者在接受辅助治疗后,其中有30%的患者最终会出现复发转移。在今后的几年内,我国进展期乳腺癌的比例也会增加,并会出现一个较大的群体。对于这样一个逐步扩大的人群,在目前进展期乳腺癌无法被治愈的事实下,如何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生存就显得尤为重要。

  甲磺酸艾立布林(以下简称艾立布林)是一种软海绵素类微管动力学抑制剂,与微管阳性末端有很高的亲和性,能够不可逆地抑制肿瘤细胞分裂,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此外,它还能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减少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入。该药具有无药物间反应、无需预混、配方中没有氢化蓖麻油及聚山梨醇酯80(二者皆为紫杉烷的载体,与输注紫杉烷发生的不良反应相关)、无需预用药(如在用药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组胺药物)的优良特点。

  国内指南对于进展期乳腺癌的化疗方案推荐优选单药序贯化疗,通常选择蒽环素或紫杉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其他可选药物包括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卡培他滨、多柔比星及铂类药物。在今年7月17日获批的艾立布林就为经治(包括蒽环素和紫杉烷)后局部复发或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在此之前,艾立布林已在包括美国、日本、欧洲等多地投入使用。根据英国国家卫生与服务优化研究院(NICE)的最终评估报告,“鉴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预期寿命较短,委员会认为生存期延长的意义重大。”

  适应中国人群,兼具统计与临床获益

  EMBRACE研究(305研究)[2]于2011年发布于《柳叶刀》杂志,是一项三期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了762例局部复发或转移乳腺癌、使用过两种或以上化疗药物的女性患者,试验组使用艾立布林,对照组使用医师首选用药(TPC)。结果发现,艾立布林组的患者总体生存率相比TPC组显著更高(13.1 vs 10.6个月),危害比为0.81,p=0.041。研究说明艾立布林对于经治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获益。

  301研究是一项发表于2012年的多中心三期临床研究,共纳入了1102例局部进展或转移性乳腺癌、至少经过蒽环素及紫杉烷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将艾立布林与卡培他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前者的平均总体生存期为15.9个月,后者为14.5个月(HR 0.879, P=0.056),平均PFS也没有差别(4.1 vs 4.2月,P=0.305)。虽然该研究没有发现二者的差异,但是一项汇总分析[3]整合了301研究与305研究的结果,发现艾立布林对于患者生存仍然有益,包括总体生存期与无进展生存期,二者皆有统计学意义。

  304研究[4]是今年发表的一项研究针对中国乳腺癌患者的三期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纳入了530例已使用2种或以上化疗药物、局部复发或转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后试验组使用艾立布林,对照组使用长春瑞滨,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发现艾立布林组患者总体生存期为13.4个月,长春瑞滨为12.5个月,p=0.838。就PFS而言,艾立布林相比长春瑞滨能改善患者PFS,危害比(HR)为0.80(0.65-0.98),P=0.036,二者中位PFS皆为2.8个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认为,分析时不能只看一个点,而是要看整个曲线,独立评估得出的PFS曲线呈阶梯式下降,因此导致中位PFS重叠,但就曲线下面积来看,HR为0.80且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说明了与长春瑞滨这样一个晚期乳腺癌常用药物相比,艾立布林仍然能够延长PFS。

  意向性治疗(ITT)患者的PFS

  界哥说药

  在国内外各种临床研究的支持下,艾立布林被证实能改善经治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为早期已经使用了蒽环类和紫杉烷、以至于到晚期无药可用的患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突破点。

  此外,艾立布林与紫杉烷针对微管的作用机制不同,因此对于紫杉烷耐药的患者而言,艾立布林也能为他们带来获益。作为一个单药,艾立布林相比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理论上是更少的,此外,它还拥有药物间无反应和用药方便的特点,因此对于经治进展期乳腺癌患者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艾立布林在日本获批了一线晚期乳腺癌治疗药物,研究[5]表明,HER2受体阴性患者也能有相同甚至更好的获益;在欧洲、美国则已经获批二三线治疗。相信中国上市之后,更多的临床数据的积累能够对艾立布林的优势患者人群起到指导作用。

2019-09-09 07:20:12浏览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胸膜炎能不能抽烟喝酒
胸膜炎患者应避免吸烟和饮酒,因为吸烟会加重呼吸道刺激,延缓炎症消退;饮酒可能影响免疫功能,不利于病情恢复。胸膜炎是指胸膜的炎症,通常由感染、外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表现为胸痛、咳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吸烟对胸膜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呼吸道的直接刺激和免疫功能的抑制。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如焦油和尼古丁可刺激胸膜和呼吸道黏膜,加重咳嗽和胸痛症状。吸烟会降低呼吸道纤毛的清除功能,增加感染风险,延缓炎症消退。长期吸烟还可能导致慢性胸膜炎或胸膜增厚,进一步影响肺功能。饮酒对胸膜炎的影响主要与免疫抑制和药物相互作用有关。酒精可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降低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不利于炎症的控制。另外,酒精可能与治疗胸膜炎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风险。例如,酒精与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合用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胸膜炎的治疗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感染性胸膜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地尼;结核性胸膜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结核治疗,如异烟肼联合利福平;非感染性胸膜炎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缓解症状。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确保炎症完全消退。胸膜炎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治疗期间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胸片或超声,评估炎症消退情况。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及充足休息,有助于促进康复。若症状加重或持续不愈,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胸膜炎患者可就诊的科室1、呼吸内科:胸膜炎主要与呼吸系统相关,患者常出现胸痛、胸闷、咳嗽、气急等症状,呼吸内科医生可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因并制定治疗方案。2、胸外科:若胸膜炎伴有胸部外伤、肿瘤或需要外科干预的情况,如胸腔积液、脓胸、胸膜粘连等,胸外科医生可进行手术治疗或胸腔镜检查。3、风湿免疫科:若胸膜炎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类风湿关节炎,需转诊至风湿免疫科,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头孢吃了多久可以喝酒
头孢吃了需等待1周后才可以喝酒。这是基于头孢类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特点以及酒精与之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风险而确定的安全间隔时间,对保障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头孢吃了需等待1周后才可以喝酒,主要原因在于头孢类药物中的某些成分会与酒精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会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如面部潮红、头痛、头晕、心慌、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不同头孢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有所差异,但多数头孢药物在体内经过1周左右的时间,基本能够代谢完全,此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也能基本恢复正常,饮酒引发双硫仑样反应的风险大大降低。因此,为安全起见,建议在服用头孢后等待1周再饮酒。服用头孢时,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随意改变用药方案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甚至可能引发病情反复或加重。其次,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除了酒精,头孢还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影响,如与抗凝药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与强效利尿剂合用可能加重肾毒性等。服用头孢期间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若出现皮疹、瘙痒、发热等过敏反应,或腹泻、腹痛等胃肠道不适,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用药。另外,头孢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处,避免儿童误服。同时,在就医时主动告知医生饮酒习惯,以便医生合理选择药物,保障治疗安全有效。
张延清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种牙后多长时间可以喝酒
种植牙手术后,建议至少等待1-2周后再饮酒,具体时间需根据术后恢复情况和个人体质决定。酒精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和药物效果,过早饮酒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或延缓恢复进程。种植牙手术后的初期恢复阶段至关重要。术后24-48小时内,伤口处于敏感状态,可能出现轻微出血、肿胀或疼痛。酒精具有刺激性,可能扩张血管,增加出血风险,同时影响凝血功能,延缓伤口愈合。此外,酒精可能与术后服用的抗生素或止痛药产生相互作用,降低药效或引发不良反应。因此,术后初期应严格避免饮酒。术后1-2周是伤口愈合的关键时期,种植体与骨组织开始初步结合。此时饮酒可能干扰愈合过程,增加感染风险。酒精还可能抑制免疫系统功能,降低机体对细菌的抵抗力,进一步增加并发症风险。若术后恢复顺利,无明显不适症状,可在医生允许下适量饮酒,但仍需避免过量或频繁饮酒。长期来看,种植牙完全愈合通常需要3-6个月,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在此期间,种植体与骨组织逐渐形成稳固结合,称为骨整合。过量饮酒可能影响骨代谢,延缓骨整合进程,甚至导致种植失败。因此,即使术后初期恢复良好,也应控制饮酒频率和量,以促进种植牙的长期稳定性。建议术后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过早饮酒。术后初期以清淡饮食为主,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诊以评估恢复情况。若需饮酒,应等待伤口完全愈合并经医生确认后再适量进行。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痫病发作如何避免咬伤舌头
痫病发作时避免咬伤舌头需正确处理,不可强行塞物,应确保安全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发作时,患者牙关紧闭,强行塞入硬物可能导致牙齿损伤、口腔黏膜受损甚至窒息,应选择软布、纱布或毛巾等物品折叠后放于患者上下牙之间,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舌咬伤。癫痫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全身抽搐、牙关紧闭等情况,此时其咬合力极大,很难撬开其嘴巴。若强行塞入硬物,如筷子、牙刷等,不仅难以成功,还可能造成牙齿损伤,甚至使异物或脱落的牙齿进入气道,导致窒息等严重后果。正确防止癫痫患者发作时咬伤舌头的方法应该是利用软布、纱布或毛巾等物品,折叠后放于患者上下牙之间。此外,即使患者咬伤舌头,通常也只是舌尖或口腔黏膜的轻微损伤,出血量不多,并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在癫痫发作时,应将患者置于安全环境中,避免其因抽搐而撞到周围的尖锐物品或硬物,造成二次伤害。同时,要迅速解开患者的衣领、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可以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以便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自然流出,防止误吸导致窒息。在患者发作期间,不要试图强行控制其抽动或束缚其身体,以免加重伤害或导致骨折。当癫痫患者发作时,应确保其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其因抽搐而受伤。若患者处于侧卧位,可有助于分泌物自然流出,避免在患者口中放置任何硬物,以防损伤口腔或气道。若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患者反复发作、意识未完全恢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