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广州4成女性患压力性尿失禁 肥胖是诱因

  一至四成女性受尿失禁困扰尿失禁不直接危害生命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大笑、弯腰、咳嗽、上楼梯……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动作,对于部分人来说,竟会像碰到某个隐形的开关一样,触发让人尴尬的事件——压力性尿失禁。世界各地多项调查结果显示,女性中尿失禁的患病率为10%~40%,其中约半数都是压力性尿失禁。专家表示,尿失禁虽然算不上是危及生命的“大病”,但是会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给他们的个人卫生和社交带来诸多不便。如果是轻微的尿失禁患者,可以通过每天DIY简单的盆底肌肉训练来改善症状,而症状严重困扰日常生活的患者,则可以考虑接受药物或者手术治疗。

  近四成广州女性患压力性尿失禁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谢克基教授介绍,尿失禁分为急迫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夜间遗尿、尿后余沥、持续漏尿等不同类型。其中,压力性尿失禁的比例占了大约一半,它是指在增加腹压的情况下出现的非随意的尿液漏出。患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在进行像咳嗽、打喷嚏、大哭大笑、弯腰、上楼梯或提举重物这类日常小事时,都很容易出现漏尿。

  谢克基表示,比起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尿失禁其实只属于“小病”,即使不治疗也不会危及到生命。但是,对个人卫生和社交生活绝对会造成影响。比如外阴部、臀部会受漏出的尿液的侵蚀刺激,还有一些患者每天都得戴着尿片或者卫生巾,这样都会导致局部皮肤红肿痒痛甚至感染溃烂;如果女性患者碰上月经期,泌尿系统感染的可能也大大增加。还有的患者因为担心身上出现难闻的气味,不敢参加社交活动,产生焦虑、尴尬和沮丧等不良情绪。

  在女性中,尿失禁属于常见病,多项调查结果显示,女性中尿失禁的患病率为10%~40%,2002年一项调查显示,广州15岁以上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为36.2%。

  肥胖是发病因素之一

  谢克基介绍,医学界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机制尚没有统一的说法,目前认为主要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尿道固有括约肌缺失,另一种盆底肌肉松弛导致膀胱颈后尿道过度下移,后者引起的更为常见。在正常情况下,当腹部压力增大时,压力会通过膀胱传到尿道,但是当尿道位置改变以后,腹内压力只能传到膀胱而不能传到尿道,使膀胱内的压力瞬间超过尿道的阻力,从而使尿液不由自主地流出。

  相关研究显示,在50岁以前,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侯乐表示,目前因压力性尿失禁而到门诊就诊的病人中以40来岁的女性居多,“除了本身上了年纪以外,这些病人绝大部分都是生过孩子,还有一些体形也比较肥胖,这些都是引起压力性尿失禁的因素。”

  据了解,肥胖是尿失禁的致病因素,同时能加重尿失禁的程度。有的患者会在体重下降时漏尿症状减轻,体重增加时漏尿症状加重。像妊娠一样,肥胖所增加的重量可以向下挤压盆底组织,使盆底的肌肉、神经和其他结构长期受到应力和牵拉作用而变弱。研究发现,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大于30的人容易患压力性尿失禁。

  而分娩的方式也会影响患尿失禁的几率。研究显示,经阴道分娩的妇女比剖腹产的妇女更易出现压力性尿失禁,谢克基解释,这可能是因为在阴道分娩的过程中,肌肉和结缔组织变弱并受到牵拉使盆底松弛,或在分娩过程中接受了外阴侧切,盆腔器官因支持组织受损而发生位置的改变。另外,妇女在怀孕期间的尿失禁患病率要高于平时,而且在孕期有尿失禁现象的,在下一次怀孕时或年龄增大时有比一般人易患尿失禁的倾向。

  盆底肌肉可通过锻炼变“结实”

  专家表示,压力性尿失禁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自己采取一些治疗措施,如通过减肥来减轻盆腔的受力,或通过凯格尔运动来增强盆底肌肉的张力,大约三分之二的病人在连续八至十二周后症状能明显改善。侯乐则表示:“许多压力性尿失禁是盆底肌肉松弛造成的,人长期举哑铃手臂会变得结实,盆底肌肉锻炼也是这个道理。病人可每天自己锻炼收缩阴道和肛门,收紧5秒钟以后松开,重复进行,早晚各20次。”慢性咳嗽者如果能够控制咳嗽,也可以减轻尿失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如果症状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患者还可以选择药物治疗。谢克基介绍,目前用于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药物主要有α-受体兴奋剂和雌激素两种,“美中不足的是这两种药物分别有使血压增高以及加大乳腺癌风险的副作用。”而手术治疗也是一个选择。侯乐表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种手术方法叫做“经阴道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原理就是用特殊的网格状吊带在体内把尿道的中间“吊”起来,使其成一个角度,这样尿液就不容易溢出了。这个手术不用开腹,只需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但也有小概率的并发症出现,比如吊带进入体内后穿得不好引起膀胱穿孔,所以做完吊带术后都必须通过膀胱镜观察膀胱的情况。

  相关链接

  加强盆腔底部肌肉可试试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运动以洛杉矶医生阿诺德·凯格尔的名字命名,是他在20世纪40年代推广了这项训练。凯格尔运动的目的是加强盆腔底部肌肉,这些肌肉从耻骨后方向前方伸展,并包围阴道口和直肠。加强训练盆腔底部肌肉可以促进尿道和肛门括约肌的功能,防止肛门失禁

  简单的凯格尔骨盆运动包括:

  1.站立,双手交叉置于肩上,脚尖呈90度,脚跟内侧与腋窝同宽,用力夹紧。保持五秒钟,然后放松。重复此动作20次以上。

  2.简易的骨盆底肌肉运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步行时、乘车时、办公时都可以收缩五秒、放松五秒的规律进行。

  第二阶段是有效率地每天自我训练:

  1.平躺、双膝弯曲。

  2.收缩臀部的肌肉向上提肛。

  3.紧闭尿道、阴道及肛门(它们同时受到骨盆底肌肉撑),此感觉如尿急,但是无法到厕所去时需忍尿的动作。

  4.保持骨盆底肌肉收缩五秒钟,然后慢慢的放松,五到十秒后,重复收缩。

  5.运动的全程照常呼吸,保持身体其他部分的放松。可以用手触摸腹部,如腹部有紧缩现象则为动作错误。

(责任编辑:温小军)

2008-12-15 15:18:00浏览8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