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界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药界动态

阿斯利康:公益外延 危机中不降薪

举报/反馈
2008-12-05 21:42:00
  公益有更多外延

  在2008年,最值得关注的公益事业当然就是抗震救灾。阿斯利康在这方面的作为可圈可点。它捐款、捐物及投入灾后重建项目资金累计已近1500万元人民币。它还别具匠心,当一些公司忙于在媒体上公布捐赠数字时,阿斯利康(中国)高级管理层已决定启动长期的灾区援助计划,其中包括灾区卫生防疫员培训,先后有121名基层卫生防疫人员接受阿斯利康培训后回到当地投入卫生防疫工作;对灾区孤儿进行心理辅导,安排7名灾区孤儿飞往北京观赏美国休斯敦少年合唱团演出并与美国小朋友互动。

  这些作为也正如吴浣苓所称,企业承担慈善、公益事业的责任不只是捐钱物那么单一。如果经费紧张,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捐出时间、劳动,主动照顾孤残人士等。“在经济受限情况下,换个方式让慈善和公益有更多外延。”吴浣苓这样建议那些面临金融海啸却不忘社会责任的企业。另外,她还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社会公益,不要仅盯着大企业,还要形成全社会参与公益的风气。

  危机之下不降薪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是短时间去作秀,阿斯利康不会在海啸来临时推卸这份责任,就证明这是长期自觉的行为。”吴浣苓认为企业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压缩开支,比如公司开会可以不选豪华的度假村,尽量选择离办公地点较近的会场。不仅如此,她认为一个企业也不应该只在危机时才特别注意精打细算,“一个优秀的公司,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精打细算,向管理要效益。”此外,她也不赞成危机来临时降低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阿斯利康奉行的薪酬原则将基本薪酬定位为市场中位值,整体薪酬定位为市场高分位。阿斯利康每年都对中国市场上与阿斯利康在规模上相近的医药公司及其他行业跨国公司进行薪酬调研。据此,公司鼓励并倡导业绩导向的企业文化,并将之与薪酬计划相结合,达到留用、认可优秀员工的作用。“危机来临后,我们员工的收入并没有下降,相反有些人还有所提高。”吴浣苓这样告诉记者。

  平和面对发病率“利好”

  虽然阿斯利康在企业社会责任层面贡献颇多,不过,在一些人的眼中,制药企业虽然研发和生产药品起到治病救人的责任,但是毕竟也是依靠别人生病而发财的。比如,在阿斯利康总公司的三季报上就有这样一句话:“可定第三季度销售增长28%,得益于动脉粥样硬化适应症的增加,美国市场销售增长23%。”既然公司的业绩增长是“得益于”某种适应症的增加(即药物治疗范围的扩大),记者便追问吴浣苓,比如面对我国肺癌年发病人数在50万至60万人,与30年前相比,肺癌死亡率增加了5倍这样的数据,而阿斯利康恰好有易瑞沙这种突破性药物可拓展市场,那么企业和员工对于这种消息的心态如何?

  吴浣苓对此的回答则很简单,“心态平和”。因为在她看来,制药企业的生产活动并不是导致人们生病的原因,二者间并没有因果关系,即便是希望大家都不患病,这也只是“希望”,不代表事实,对于制药企业,要做的就是找到治疗疾病的办法,研发生产药物去治病救人。

  为了做到这一点,阿斯利康大力投资研发,在2007年,每个工作日就投入高达1500万美元。阿斯利康在多个国家(含中国)设有17个研发机构,科研人员达13000名。前后共有1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和阿斯利康密切合作从事药物研究创新。当然,大量付出后也收获颇丰,阿斯利康在全球已经拥有十个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超级品牌,这些产品造福了全世界成千上万的患者的同时,也为这家公司带来了不俗的业绩。

(实习编辑:肖晓堃)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