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27日,国家卫健委在例行发布会上发布了《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显著提高。2018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8.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6.1‰,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形成完善的妇女儿童服务网络
会上,针对儿童医疗服务资源相对比较紧缺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秦耕司长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委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也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妇女儿童服务网络。”
据悉,当前我国妇幼保健机构3080个,妇产医院807个,儿童医院228个,床位33.8万张,从业人员近64万。
此外,结合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建设,我国积极推进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建设。秦耕介绍,目前全国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3369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3070个,“发挥了最后的救治兜底作用。”
除了硬件建设之外,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通过学校的学历教育、全科医生的培训、住院医师的规培、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应该说,整个服务资源目前应该能够基本满足当前儿童健康服务的需求。”秦耕表示。
三级措施防治新生儿出生缺陷
对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问题,秦耕表示,出生缺陷种类很多,8000多种,成因也非常复杂,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
秦耕介绍,我国非常重视,并采取了三级措施预防和减少儿童残疾。其中,一级预防指的是防治出生缺陷发生,通过宣传教育、健康素养提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婚检、增补叶酸、地中海贫血等一些重大专项,来推进一级预防工作。
二级防治工作,主要是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不断健全筛查网络,提升服务质量和能力。“目的是尽可能的减少严重出生缺陷儿的出生,主要是一些重症的、致死、严重致残的残疾儿的出生。”秦耕说。
三级防治措施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比如听力障碍等。
在坚持“防”和“治”的基础上,对于康复保障工作,秦耕提到,国家积极会同了相关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比如,在一级预防里结合基本功能服务,做到0-6岁儿童心理行为障碍问题的预警筛查。后期里积极协同残联、民政等相关部门做好残疾儿童的康复保障等工作的衔接。
“在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针对地中海贫血和先天性结构畸形的患儿进行救助,来尽可能的减少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让这些孩子能够早治病、治好病,能够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秦耕说。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河南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河南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主任医师
广州儿童专科医院 全科
三级 中医医院 公立
江苏省新沂市钟吾路80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胜利街东段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民营
营口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浙江金华市婺城区青春路288号
二级 中医医院 公立
山西省五寨县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重庆市江北区盘溪支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