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界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药界动态

诊断试剂面临拐点:打造品牌是关键

举报/反馈
2008-11-19 18:43:00
  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诊断试剂整体近来被相当看好。业内人士认为,民族产业更将是首当其冲的受益者。利好环境促进之下,健全项目、提高技术、完善产品质量、培养品牌是民族企业的当务之急。
  
  拐点催生机遇
  
  医改依然是行业发展可预见的最大利好,这对诊断试剂领域也不例外。“中国医改已经开始,医改的重点是往基层即市场的中低端走,并且要求更准确地诊断与预防,以减少费用,提高医疗效率。这是很大的一块市场,需要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去满足,这对国内企业而言应该是个机会。”刚刚成功逆势融资的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CEO应希堂表示。
  
  同时,一些产业政策的陆续出台也有利于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对国内产业发展促进比较明显的是收费得到统一,以前是进口的高收费,国产的低收费。现在不分进口和国产了,只按照方法学来进行。”有企业人士透露。据了解,收费标准的统一从今年开始在全国逐步推行。此外,国家“十一五”政策的支持、招标以及诊断试剂注册相关办法的完善将引发产业整合。“行业整合应该已经开始了,小企业将被淘汰,大企业会借机壮大。”事实上,近两年国内诊断试剂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过去外资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正逐步被打破,一批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在康熙雄看来,前一段时间是国内民族企业积累、打基础的阶段,而今正面临拐点。“首先是行业发展的拐点,近两年对于国外诊断产业而言是一个非常动荡的过程。”他表示,这种动荡源于国外厂家正在大改组中,改组是因为学科和技术的发展要求整个产业朝大诊断系统的方向转变,大诊断是将前期诊断(亦称“物理诊断”或“检体诊断”)、影像诊断、体外诊断三块相融合的智能诊断系统,这一趋势直接催生了几大跨国企业尤其是传统影像设备企业的并购潮,西门子、罗氏等在试剂企业并购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追逐,可圈可点。
  
  “国外目前应该是处在彷徨阶段,另外几家大企业也想朝这个方向走,但他们的收购不是太顺利,尚处于搁置状态。在这个不稳定的时期,金融风暴来了,而国内企业事实上也面临着怎么整合和前进的问题,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康熙雄表示。
  
  “整合之后的国内大企业开始具备与外企PK的实力,产品质量与国外水平相当,价格有优势,又熟悉中国国情,这场战争可能很激烈!”有企业人士不无信心地表示。
  
  而在康熙雄眼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诊断试剂行业的科学发展也面临拐点——基础医学正发展到代谢组学阶段。“我们和外企一样,同样面临检验学划时代发展的考验,从这个角度看,是处于同一起跑线。虽然国内基础稍稍薄弱,但面临的问题是相同的。”他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缩短和先进国家水平差距的机会,甚至有些方面可能会比国外走得更快。  
  
  抓紧打造品牌
  
  “民族企业的优势在于了解本土市场需求、有价格竞争力,目前已有能力覆盖或解决二级医院的问题。虽然在三级医院的项目覆盖率没问题,但在自动化体系的构建、数据处理、整体工业化水平方面还落后于国外。”康熙雄指出。
  
  而在应希堂看来,国内企业与外企相比,最大的劣势在品牌。“有些外企已有上百年历史了,对中国的客户来说,大家可能会盲目迷信国外品牌。但这是个过程,比如中国家电行业,从引进到现在已经出口至全世界了。诊断试剂这块,很多客户还不相信国内企业能做出高端产品,这需要国内企业通过产品的质量打造品牌,争取客户信任。”
  
  事实上,国内企业目前多处于引进和改造阶段,有专利产品的还只是一部分。应希堂表示,目前国内企业需要做的是:首先做好现金流方面的工作,银行贷款收缩,金融危机来临,准备好过冬;其次是抓紧时间抓好定位,解决如何参与竞争的问题;再次是抓紧创新,只有独特的产品,才有独特的竞争力。
  
  更有专家指出,目前诊断试剂行业的问题说到底是如何进一步推进产业化的问题。从产业现状看,国内只有试剂行业,仪器行业不发达,这样就形成仪器和试剂不配套的局面。如果国内检验医学行业只做试剂不做仪器,不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就永远没有出路。
  
  “品牌培养是需要中国企业抓紧进行的,但是不能着急,踏踏实实练内功,才是最好的方法。”有企业人士表示。

(实习编辑:肖晓堃)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