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疾病要闻

农村胖子越来越多,脑卒中治疗有了新方案

举报/反馈
2019-05-14 07:00:54医学界

  农村地区肥胖增长速度快于城市

  套路还挺深

  根据一项关于全球体质指数(BMI)趋势的新研究,世界范围内农村地区的肥胖症正在以比城市更快的速度增长。

  这项由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者主持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分析了1985~2017年期间200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1.12亿成年人的身高和体重数据。由世界各地1000多名研究人员组成的这项网络研究发现,从1985年到2017年,全球女性的BMI平均上升了2.0千克/米2,男性平均增长了2.2千克/米2,相当于每个人体重增加了5~6公斤。这33年以来全球BMI增长的一半以上是由于农村地区BMI增加造成的。在一些中低收入国家,农村地区占BMI增长的80%以上。

  研究团队发现,自1985年以来,农村地区男女参与者的平均BMI都增加了2.1千克/米2。但在城市,女性和男性的增长分别为1.3千克/米2和1.6千克/米2。这些趋势使BMI的地理分布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85年,3/4以上国家的城市男子和妇女的BMI指数高于农村的同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BMI差距在许多国家缩小甚至逆转。

  研究团队还发现了高、中、低收入国家存在着重要差异。在高收入国家,自1985年以来,农村地区的BMI普遍较高,尤其是女性。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那些居住在城市之外的人所处的不利环境造成的:收入和教育水平较低,健康食品供应有限,价格较高,休闲和体育设施较少。虽然围绕公共卫生的讨论往往更多地集中在城市生活的消极方面,但事实上,城市为更好的营养、更多的体育锻炼和娱乐设施以及全面改善健康提供了丰富的机会。这些有利条件在农村地区往往很难实现。

  与此同时,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农村地区出现了收入提高、基础设施改善、更多地采用机械化农业和更多使用汽车的趋势。所有这些都带来了许多健康好处,但也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和食品支出增加,如果没有足够的监管,农村地区的人群反而吃了更多的加工和低质量食物。所有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加快农村地区BMI的增长。随着国家财富的增加,农村人群面临的挑战是从提供足够的食物转向提供优质的食物。

  这一大规模全球研究的结果推翻了人们普遍持有的看法:更多的居住在城市的人群是全球肥胖症人数攀升的主要原因。这意味着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解决这个全球健康问题。

  脑卒中患者安全使用

  溶解血栓剂的时间窗口放宽

  多年来,许多中风患者由于用药的时间限制而无法获得关键药物。现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神经科专家主持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治疗的时间窗口可以延长一倍。

  在新试验中,研究人员考察了是否能将某些缺血性卒中患者的tPA治疗时间窗口延长到9小时。225名中风患者分别来自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医院。这项研究利用了一种名为“灌注”成像的新技术,用CT或MRI扫描仪就能做。它能让医生观察到脑损伤的面积,以及是否还有可挽救的组织。

  所有患者都接受了灌注成像,并显示出脑组织还有可挽救的部分。研究团队随机分配给他们注射tPA或安慰剂。

  tPA是一种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它能溶解导致中风的血栓,保护脑组织免受任何进一步的损害。然而,tPA必须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才能发挥作用。长期指南规定,这种药物应该在首次中风症状出现后3小时内注射——或者,对于某些病人,在4.5小时内注射。这就限制了它的使用。一个问题就是患者通常没意识到中风的迹象,因而延误了去医院的时间。另一个问题是,有些人在中风过程中醒来,不清楚症状何时开始。

  试验结果显示,当病人确实有能挽救的脑组织时,在首次症状出现9小时后给予tPA仍然会带来好处。三个月后,35.4%的患者没有因中风而残疾或只是轻微残疾。相比之下,这一比例在接受安慰剂灌注(以及其他标准的中风护理)的患者中为29.5%。然而,这种好处也是有代价的。大约6%使用tPA的患者有脑出血,这是已知的药物副作用,但这一比例与较早使用tPA的患者类似。

  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脑卒中患者醒来后出现症状或在首次症状出现后4.5至9小时内接受治疗时,应进行灌注成像。这一发现有望为更多的中风患者开辟治疗方案。

  他汀类药物可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风险

  服用他汀类药物不仅对心脏健康有好处,中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研究者发现,这种药物也是对抗癌症的一种新武器。

  这一荟萃分析系统评估了服用他汀类药物对结直肠患者的整体和癌症特异性生存效益,总共包括了14项相关研究(分别来自于英国、丹麦、荷兰、德国、中国、韩国和美洲的四个国家),涉及130,994名病人。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结直肠癌确诊前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死于癌症的风险降低了18%,在确诊前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全因死亡风险也降低了15%。此外,在结直肠癌确诊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死于癌症的风险降低了21%,全因死亡风险也降低了14%。即使在按国家、肿瘤部位、肿瘤分期和治疗方法进行亚组分析后,这些影响仍然存在。

  发表在《癌症医学》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认为,他汀类药物对结直肠癌预后的有利影响可归因于它对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及其在癌症辅助治疗中的潜在作用。例如,在老鼠模型中,阿服用托伐他汀造成细胞凋亡水平的增加,因而对结肠癌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考虑到他汀类药物在全世界都是低成本和广泛使用的药物,这一发现为优化结直肠癌的辅助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


1/2上一页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