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同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医路同行

从“拧门把手”开始:让行医更轻松的6个减压妙招

举报/反馈
2019-04-02 13:48:30医脉通

  在你推开病房门、打开诊室门,面对下一个患者之前,你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什么念头?是今天处理过的林林总总病情?还是接下来将要面对的如山的文书工作?

  就在这一瞬间,如果按下“暂停键”——只需要3秒钟——当你触摸到冰凉的门把手时,做一个深呼吸,让脑海中的杂念随呼气消散,将是何种体验?

从“拧门把手”开始:让行医更轻松的6个减压妙招


  门把手:停下来,倾听内心

  “一个医生不管多忙,也不差这3秒。”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医学院教授、《聆听:医学,正念与人性》一书作者、姑息治疗专家Ronald M. Epstein在接受今日医学新闻采访时如是说。

  “门把手”的比喻,Epstein教授曾在世界各地的正念演讲中多次使用。但他承认,一开始他也和绝大多数听到这个说法的医生一样,对此充满怀疑:

  “我不喜欢这种显得过分敏感的东西。我不会追求所谓的新鲜玩意,门把手这种说法,我一开始相当怀疑。”Epstein教授解释道,“有人说,‘我无法停下脑海中的想法。’实际上,它不是让你停止思考,而是让你真正去关注自己在想什么。”

  如今,正念已经成为Epstein教授处理医学工作及日常压力的有力武器,不仅令他与患者相处时更富有同理心,也能够减少临床中出错的概率。

  “任何要接触人类痛苦的职业,工作者都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内心。医生的工作性质,使他们更容易受到负罪感等负面情绪的侵蚀。”他补充道。

  它不是灵丹妙药,但值得一试

  Gwen Adshead教授是一名法医精神病学家、心理治疗师,也是英国“医生正念生活”网站的创始人之一。2008年,她患上了产后抑郁症,在服药治疗期间她接触到了正念疗法。“它显著地改善了我的情绪,让我能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我不再深陷于思维反刍。”

  思维反刍:指经历了负性事件后,个体对事件、自身消极情绪状态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和后果进行反复、被动的思考,对于认知及情绪均有重要的影响。

  Adshead教授也与大多数正念支持者一样,认为它并不是“灵丹妙药”,对于存在躯体症状的个体来说,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

  6个技巧:将正念融入医生的日常

  观呼吸

  停下来,呼吸,觉察身心的感觉,比如去感受你的双脚与地面接触的感觉。这与上述Epstein教授的“门把手”方法类似,都是暂停下来、用心觉察。

  在澳大利亚专门面向医生开设的为期6周的正念课程结束后,一名外科医生表示,在手术中遇上棘手的突发问题时,“观呼吸”能够让他保持清醒、冷静,能够更理智地应对医疗问题。

  正念冥想

  一边自然地呼吸,觉察空气每一次进出身体的不同触感,一边冥想。当你的心灵中冒出纷杂的念头时,不要强迫地去驱逐它们,而是轻轻地将注意力转移回呼吸上。这些杂念就犹如现实中,医生遇到的各种不遂如人意之事一样,学会与它们共处,有助于锻炼医生的同理心。

  在佛教中,冥想通常需要坐在地板或椅子上完成,但在实际中,冥想执行起来很灵活。英国牛津正念研究中心创始人Mark Williams介绍称,以坐在椅子上为例,如果能集中注意力觉察自己的脊柱接触椅子、脚接触地面的感觉,只需花不到1分钟就可完成正念冥想。

  觉察感受与想法

  像个旁观者一样,观察自己的想法是如何浮现、如何消失的。你可以详细地命名每一个出现的感受——比如“这是愤怒。”如果你做不到敏感地觉察或辨析,可以问自己:“我现在感觉如何?”然后尽量细致地描述那种情绪。

  在畅销书《正念禅修:在喧嚣的世界中获取安宁》中,作者Mark Williams与Danny Penman建议,你可以将各种杂念看做飘过天空的云彩——有的是乌云,有的是白云,有的大,有的小,同样的是它们始终在变幻。

  他们还建议,与其驱赶,不如去观察这些念头带给了你怎样的情绪体验,既来之,则安之。

  体会“脚下”

  顾名思义,就是在坐下或站起时,留意双脚在什么地方,它们在地板上的什么位置?它们是如何接触地板的?双足之间的重心在哪、是如何移动的?脚上的感觉如何?

  当你在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告知坏消息,或是在公开演讲中感到紧张时,都可以将注意力聚焦于双脚,缓解压力。

  换种方式做琐事

  我们很容易陷入“惯性”,日常的事务变成了常规的任务。带着孩子般的好奇心,像是第一次去做一样,重新体验琐事,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比如,用左手吃一次午餐,换用非惯用手去刷牙、洗碗。

  临床工作中也一样,术前洗手时,仔细感受一下刷子接触胳膊时的触感、声音,在日常的琐事中,让自己脱离“自动驾驶”模式,引入一些变数。

  身体扫描

  平躺下来,依次觉察自己身体的每个部位,在什么位置、有什么感觉——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不加评判地去观察自己身体的感受。

  身体扫描的目的是培养“觉察能力”,让你能够时刻了解当下发生了什么,而不是陷入情绪。同时,身体扫描也可用于睡眠问题的改善。Adshead教授表示当她难以入眠时,就会采取这个方法促眠。

  用碎片时间,体会正念的力量

  医生的工作很忙碌,很难找到整块的事件去冥想、身体扫描。但即使是在工作间隙,也可以练习正念。

  比如出门诊休息时,喝一杯茶的时候,去慢慢品尝它,观察茶的色泽、闻一闻茶的香气、品味茶的味道,而不是咕咚咕咚地吞咽。

  这对医生有什么帮助?除了减压,也会让你在短短的几分钟里,找回全神贯注的状态,在接诊下一个病人时能聚精会神。

  “没时间”只是借口。正念可以融入每一次呼吸,变成一种习惯。从下一个病人开始,打开诊室的门前——花三秒钟,触摸门把手时停下来、觉察。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