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看到周末总值班老师发的朋友圈,说是接到卫健委转来的投诉,投诉医疗美容科不能使用医保,质疑我们医院的性质——公立的还是私立的?并且,有威胁的声音(见下图)。卫健委的接待人员还挺有趣的,竟然把所有的内容都记录下来了,反馈给医院,要求答复。实际上,这些问题卫健委可以直接答复。医疗美容科好像就和医保搭不上边,政策是医保中心定的,如果问为什么不能用医保,应该咨询医保中心。至于医院的性质,卫健委应该是相当清楚的。这些问题转给医院,医院来回复也不够权威啊!
说到医院里的投诉,真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总体来说,只要不合心意就投诉!
最近一次笔者科室接到的来自于卫健委转来的投诉是,投诉急诊挂号需要到急诊分诊台分诊后再挂号,流程让患者多跑路了,标识不清,路过急诊分诊台的时候护士没有主动询问。于是,在急诊分诊牌子旁边又挂了一个牌子,告知患者急诊挂号要先分诊。至于护士主动询问这件事情真是做不到,夜班就两个护士忙来忙去,实在没有多余的人手24小时杵在急诊分诊台,见人就主动询问。
面对医院投诉越来越多,并且逐渐升级的趋势,今天就来盘点一下这些年我们见到的奇葩投诉……
各种各样的奇葩投诉
(一)新生儿“孙子”变“孙女”,医院被投诉要求确保孩子18岁前是健康的
某产妇生产后,护士将孩子抱出来后称是男孩并送至新生儿室,20分钟后又对家属说看错了,是个女孩。家属投诉医院“抱错了”。医院称当时在抢救产妇情况很危险,护士慌乱中说错了孩子的性别。家属经过亲子鉴定确认孩子确实是产妇所生,要求医院承担鉴定费,并且签下保证书保证孩子在18岁之前是健康的。医院同意承担鉴定费但保证书不可能写,家属表示要继续向卫计委投诉。
点评:护士一句口误,麻烦着实不小,缺乏信任是源头,如果是女孩变男孩估计就没有之后的故事了。
(二)因为医生双休,患者需请假看牙,于是投诉医院行风问题
朋友圈里看到一条奇葩投诉:市民向12345反映,**医院口腔科只有周一到周五,周末医生全部休息,现在很多都是上班族,每次看牙齿还必须请假,头一次听说医院还有双休,请改正。
点评:周末门诊本是便民措施,却被当成理所应当。以后公立医院医生越来越少,都拒绝加班、合理休假,周一至周五都不见得能看上病。私立医院随到随看,为何不去呢?
(三)吃药后排出“完整”药品,投诉医院卖假药
一名患者服用了医院医生开的克拉霉素缓释片,后来在便便里发现了“完整”的药片。颇有探索意识的患者把便便中的药片放在水中,很长时间不溶解,于是判定此药为假药,投诉到药监局。药监局立即出动到医院调查,结果发现原来此药物为“不溶性骨架片”,平息了投诉。
点评:曾经主管的患者服用氯化钾缓释片出现相同情况,患者问医生是不是自己吸收能力不佳没有吸收药物。回想起来,这个患者还真善良。
(四)投诉医院检查收费过高
患者急诊就诊以“不完全肠梗阻”收入院治疗,医方为了排除胰腺炎、腹部肿瘤及完善入院检查,进行了多项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血型、感染组合、心电图、胸片、生化、超声、肿瘤标志物、淀粉酶等。经过治疗患者病情恢复良好,住院费用2295.65元,其中检查费1444元,家属投诉医院检查收费过高。
点评:患者总觉得检查总是“过度”,如果漏诊又会指责没有完善检查,反正只要做就是错,也不能想太多了,先计算一下药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