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优质医疗资源如何落基层?“互联网+”助力解决这三大问题

举报/反馈
2019-03-20 00:00:02医学界

  2018年7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通知》,旨在通过互联网技术,最大程度地发挥医疗资源效应,构建线上、线下医疗闭环服务,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互联网+”对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山区县,在保障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实效性方面,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为什么要推行山区县实施“互联网+”服务?

  01 有效缓解山区县优质医疗资源匮乏问题

  医疗资源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一致制约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优质医疗资源大多集中沿海、平原地区和中心城市,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山区县受地理环境、财政投入、民众就诊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尤为突出。

  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能够有效促进上级医院管理、技术、人才、信息等优质资源下沉,实现医疗机构间优质医疗资源共通共享,缓解山区县医疗资源匮乏的窘境。

  02 有效提升山区县民众就医获得感

  近年来,随着民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健康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山区县受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人口流动性大等问题影响,诊疗服务与民众需求供给不对称的问题日益严重。

  应用信息化纽带,能够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民众能够“就近、就廉、科学、合理”的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03 有效引导山区县良好就诊秩序

  长期以来,民众看病就医“就高不就低”的习惯,尝尝导致下级医疗机构门可罗雀、上级医疗机构门庭若市情况的产生,需要在上级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不能得到及时诊疗,而轻症患者又过多消耗了优势专家诊疗时间和精力,下级医疗机构由于缺乏病源又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工作的积极性。

  “互联网+”技术的引入能够从源头上为患者科学合理分级诊疗进行引导,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就诊秩序。

  2 “互联网+”在山区医疗服务过程中,遇到哪些挑战?

  01 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束缚“互联网+”的应用

  医疗行业是一门生命伦理学,具有很高的技术性、隐私性和权威性。“互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的融入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互联网融入不及时、不充分,许多诊疗服务的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仍局限于信息储存和传递的层面,在服务优化、信息分析、结果应用等方面还存在短板。

  同时互联网具有开发性的特征,然而医疗服务却涉及隐私保护的原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互联网+”的发展。

  02 配套政策的缺失限制“互联网+”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在民生领域的不断渗入,许多互联网企业也盯上了医疗领域这块“处女地”,然而缺乏对医疗领域“互联网”公司准入的管理机制,致使多而杂的企业进入医疗领域,不利于后期管控。

  同时对于互联网在医疗技术领域的应用,缺乏规范的设备名录、技术标准、诊疗名库、统计口径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碎片化、投入重复化、信息孤岛的产生,医疗机构间信息互通共享实现难。

  03 民众就诊习惯制约“互联网+”的应用

  互联网医疗与传统医疗不同,医生诊断病情主要依靠设备检测数据及患者问诊来获取信息给于诊疗,而传统的医疗服务责是在此基础上还融入体格检查来综合给于治疗,加之“互联网+”诊疗技术融入的不足,致使民众对“互联网+”诊疗还存在抵触情绪。

  3 如何解决“互联网+”在山区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01 着力营造“互联网+”技术融入环境

  “互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融入,取决于政策的支持和民众的认可。要切实做好“互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发展的顶层设计工作,引导互联网企业良性融入,对互联网企业在医疗领域的市场准入、正当竞争、服务模式、诊断标准等进行规范。

  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框架搭建、系统完善、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工作的开展。出台优惠性政策,鼓励企业投身医疗领域“互联网+”技术开发应用,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做好复合型人才的储备工作,培养一批真懂卫生行业、又懂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来保障“互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开展。

  进一步完善医疗领域互联网监管法规,明确界定互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为中的责、权、利,让“互联网+”的操作有法可依、有据可行。政府部门牵头,做好医疗领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对设备型号、端口设置等进行统一规范,对系统、设备维护给于资金扶持,来为“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融入营造良好环境。

  02 着力发挥“互联网+”技术实际效应

  切实加强医疗领域标准化数据库建设工作,对医疗机构内不同设施设备进行技术认证,同时对医务人员诊疗技术、操作规范、质控管理等进行统一培训,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为”操作误差,通过认证和培训来保障保障医疗机构间检查信息的互联互通,避免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不互认、患者重复检查情况的产生。

  加强对“互联网+”技术领域应用地考核力度,政府部门设置优惠政策或鼓励性资金,

  对互联网企业在医疗领域做出突出技术贡献的给于奖励,

  对“互联网+”诊疗服务收费标准进行规范和统一,

  对“互联网+”诊疗实施过程中上下级医疗机构间的利益分配进行明晰,来保障工作的落地。

  卫生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对“互联网+”应用的考核,通过医疗机构信息化应用量与质量的双重考核,提升应用效率。医保部门将“互联网+”诊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并适当提升患者报销比例,来引导“互联网+”诊疗服务工作的深入。

  03 着力完善“互联网+”诊疗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基础性工作,对预约挂号优化、诊间付费、问诊咨询、检查反馈等服务流程进行完善。

  二是拓展“互联网+”医疗服务链条。稳步实现互联网诊疗、信息互动、结果评定、数据分析等功能,形成服务闭环效应。

  三是统筹推进互联网+医疗、医药、医保的实施,在技术准入、技术安全等方面给于较为完善的配套保障,树立民众对“互联网+”诊疗的信心。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