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抢先看,心血管委员们在两会上“仗义执言”

成功 介入血管外科 住院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自召开以来,越来越多关于民生和健康的话题获得广泛热议,不仅引发医药卫生界别委员的讨论,也牵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其中,心血管疾病作为我国居民死亡原因榜首的疾病,更是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的重点讨论内容。那么,今年心血管领域的委员们又会有哪些“仗义执言”呢?

抢先看,心血管委员们在两会上“仗义执言”

心血管内科专家提案记者见面会

  3月8日下午,两会“心”声—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医药卫生界别心血管内科专家提案记者见面会在国家卫健委百姓健康频道演播厅举行,百姓健康频道总编辑段志勤先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共同出席会议。

  段志勤:听医药卫生界发声,为民生健康加油

  段志勤总编辑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将“两会”中医疗卫生行业的声音传递给大家,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频道的使命和责任。为此,在心血管健康(苏州工业园区)研究院的共同策划下,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频道特别举办“医药卫生界别心血管内科专家提案记者见面会”,邀请心血管领域的四位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紧密型医联体、科技创新、健康促进、疾病防控等工作,解析两会提案,明确未来医疗卫生领域发展重点,促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

  葛均波:关注全民健康科普教育,重视医学人才培养

  葛均波院士今年的提案很多,不仅涉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还包含全民健康科普教育及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内容。葛院士表示,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医学普及也有了更丰富灵活的方式,然而,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普通民众难以分辨。更有甚者,一些打着医学科普旗号的“伪科学”大行其道,严重误导了民众。因此要从专业层面开展全民医学科普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宣传,将正确的疾病预防与健康知识传播给大众,提高人们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处置能力。

  葛均波指出,无论是健康科普还是医学人才培养,都离不开教育。健康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只有真正将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才能真正推进落实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从而实现健康中国目标。而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我国医生的培养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谈数量;在质量提升过程中,应将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紧密衔接,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不断优化,从而改善我国医学院校招生多、医疗机构用人难的境况。葛均波还有一个支持见义勇为的提案,希望能够助力好人法落地实施,让好人不再委屈。

  霍勇:关注心血管疾病防控体系建设,落实“最后一公里”

  霍勇教授今年递交的几项提案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围绕心血管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来展开。霍勇教授表示,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的态势仍然没有得到缓解,为此学界开展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真正迎接中国心血管事件下降拐点的到来,需要我们落实“最后一公里”。那什么是心血管疾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呢?霍勇教授认为,逐步建立健全省级、地市级、县域心血管疾病监测评估体系,把危险因素控制、疾病救治能力提升等工作做深做细,才能真正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因此特别建议将《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作为抓手,在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帮助下,以当前“指数”为依据、以未来“指数”改进为目标,把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控体系推向新的高度。

  此外,霍勇教授还建议将学科中心建设作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分级诊疗方案的落地实施。例如,以胸痛中心建设为代表急救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而心脏康复及CPR-D培训体系的建设则有待进一步加强。可见,学科中心建设将非常有效地促进相关医疗能力的提升。如果能够由政府牵头、专业支持、行业参与,共同开展心脏康复体系建设等试点工作,将更好地从专业技术水平、专业人才队伍、康复服务能力和医疗支付方式等方面开展模式探索和工作试点,科学提升我国心脏康复的整体能力,推动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体系的完善和闭环。

  霍勇教授还有一份特别“紧急”的提案,我国每年约有55万人发生院外心脏骤停,其生存率不足1%。主要因为大部分“第一目击者”缺乏基本的急救技能,无法有效参与早期救治。因此,用于院外急救阶段的心肺复苏和除颤(CPR-D)培训体系建设与推广至关重要。霍勇教授建议CPR-D培训体系建设可依托急救中心和胸痛中心,在强化本中心医务人员CPR-D技能掌握的同时,要以CPR-D为中心,提升患者和辖区民众对CPR-D的急救技能掌握,通过以点带面覆盖所辖区域民众的教育,从而提高我国公民的自救和他救知识普及率,帮助挽救更多生命。

  杨杰孚:分级诊疗开路,完善农村慢病筛查与防治

  杨杰孚教授表示,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分级诊疗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短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较弱、服务水平不足,是制约分级诊疗制度推进的根源所在。杨杰孚教授建议构建基于互联网+医联体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通过远程诊疗、远程教育和远程药物配送等多方位全面开花。尤其是针对农村地区的慢性病筛查与防治,建议运用互联网+医联体的分级诊疗策略,从健康宣教、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实筛查监测、双向转诊等方面着手,发挥区域医疗协同发展的转诊与协作优势,建立慢性病例网络直报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进一步提高慢性病患者的救治水平,真正做到慢性病的防治一体。

  杨杰孚教授还有一个与临终关怀相关的提案。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不仅要加强疾病的防治工作,对心力衰竭、癌症等疾病终末期患者的安宁疗护能力建设工作也应该得到重视并完善。安宁疗护是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安宁疗护能力建设是惠及民生、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

  张澍:心脑血管疾病亟待同防同治

  张澍教授表示,加强对重大慢性疾病的防治,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一环。脑卒中是目前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其中心源性卒中的源头在心脏,心脑血管病同治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一个临床医疗模式;建议由政府层面组织整合资源,促进多学科合作,共同推进心源性卒中防治及心脑同治工作。此外需要加强基层地区心源性卒中高危人群的全面筛查,培养专门的医学人才,鼓励医疗机构和社会力量加入到心脑同治康复工作中。

  张澍教授还有一个“性命攸关”的提案。据研究显示,我国每天有1200人死于心脏性猝死,相当于4驾波音747机毁人亡。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我国医保至今未对可以有效预防心脏性猝死的自动除颤器给以合理的报销比例。为此,张教授的另一项提案就建议针对自动除颤器医保报销,需要制定合理的报销比例,从而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让更多患者拥有救治的机会,挽救更多重症心血管病患者的生命。

  来自全国的20多家媒体共同出席本次记者见面会,并在直播过程中向各位专家委员提问。

  现场来自新华社CNC、央广健康、健康时报、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就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情况、分级诊疗制度落实策略、心血管领域成功经验等热门提案相关问题分别向葛均波院士、霍勇教授、杨杰孚教授和张澍教授进行提问,在记者提问和专家作答下,观众对2019年医药卫生界别心血管内科专家的提案产生了更加全面、清晰的了解。

  其中,对媒体最关注的基层医院医师对心血管疾病领域的治疗和救助工作,四位专家分别就自己关注的领域进行了解析。

  杨杰孚表示,在心血管疾病防控方面,过往资源和重心主要放在城市,但随着经济发展,农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也出现了明显增加。但在这种现象的另外一方面,农村和基层能够获取到的医疗资源和防治也没有及时跟上。

  所以未来一方面应该加强在这一方面的宣传教育,让基层居民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并加强相对应的体检普及。

  第二个方面则是要加强基层医疗资源的投入,一方面继续呼吁让国家培养这些基层医生,增加一些专科,甚至今后看看能不能恢复或者是增加一些专科医院或者是护理,培养一些基本的全科医生,这样才能广覆盖。

  当然了有了人以后,还要鼓励优质资源下沉,因为短时间完全靠国家来把这个提起来,比如建立专科学校,可能短时间也难达到,而且培训还有几年,不能解决燃眉之急。所以把优质资源下沉也是非常重要的,把优质资源下沉到县级甚至乡镇,这样节约国家的成本。大家都知道,大医院确实有一些人才和设备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发展医联体的作用,就是一个大医院针对5-11个小医院,他们又联动下去,逐层联动下去,大医院更新换代的东西不能说完全没有用了,还是可以下沉下去,这样就缓解一些国家的财政负担,还可以让基层居民真正得享实惠。

  霍勇教授则表示,结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大家讨论比较多的,就是关于我们的就业,稳就业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在医疗行业,我们一边医生缺乏,一边很多人又不能成为医生。那些不能成为医生的人怎么就业、学以致用?其实对于医学来说,我们要强调基层的工作,实际上很多工作并不见得要医生做,康复师、运动管理、饮食宣传、营养师,这些人完全可以从一般的职业技校,或者是下岗再就业人员中遴选,这样既解决了我们就业的问题,更重要解决了针对短缺的特殊行业的职业技能人员缺乏问题,又可以迅速普及基层的心血管救治与康复的问题。和医生相比,成人教育培养这些人又比较快,再加上培养的针对性比较强,反而更有优势。

  当然,上述所说的这些人才主要是辅助和补充作用,最主要的还是要加强基层从事医疗工作的专业医生的培训,只能他们的技能和水平真正提升了,基层民众才不用非得向大城市和大医院跑。当然,基层医生的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实还有一条捷径,就是我们的胸痛中心。

  为什么呢?

  分级诊疗我们要有一个学科中心,怎么连在一起,当然我们不要搞那么多级,那么多级更麻烦。但是我们要分工清楚,未来的医疗体系,最好是没病别上医院,只要有病,赶快找一个区域的中心医院,95%问题都解决了,别村转到乡,乡转县,这种体系不容易成立,以前成立是没有办法。

  所以,一定要建立好区域医疗中心,这个区域医疗中心一定要解决这个区域里面95%的问题,比如县医院95%不出现,那这就是我们的目标。怎么达到这个目标?国外怎么做的?实际上大家能够看到,国外基本上30万、50万人口,一定会有一个区域医疗中心。

  最近五年来,通过胸痛中心的建设,我国也逐渐摸索出来一条道路,即从心血管做起,把主要的几个大的心血管疾病关键的节点上的内容进行一种标准化的体系化的建设,这就构成了一个学科中心。把若干个学科中心合并起来就是一个区域医疗中心,能覆盖该区域95%的患者,而且这些中心在建设的同时,其标准化体系化也同时建起来了,基层学科水平就起来了,比单纯要提高技术、培养人才、强基层,要实在很多,也更容易推动的多。

63
2019-03-10 01:16:47浏览8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心血管疾病导致阳痿怎么回事,怎么办
阳痿一般是指勃起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通常会因为心理因素或药物副作用而影响勃起功能。若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则可能是因为疾病而诱发勃起功能障碍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1.心理因素:如果患者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并且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的状态下,则可能会对性生活造成影响而引起勃起功能障碍的情况发生。此时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必要时也可以配合医生通过心理疗法进行改善。2.药物副作用:如果在平时不注意用药,长时间服用硝酸甘油片、尼莫地平片等降压药,则有可能会对阴茎海绵体的血管收缩能力产生影响,从而诱发上述情况。此时可以遵医嘱选择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维拉帕米片等。3.高血压:若存在该疾病的人群不注意饮食健康或者长期熬夜等因素可能会诱发勃起功能障碍的出现。建议患者按照医生指导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4.高脂血症:通常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从而影响到阴茎海绵体的供血情况,严重时还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发生。此时根据医生指示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进行积极治疗。5.糖尿病:由于体内血糖控制不佳所引起的病症,患病期间会导致机体内的代谢紊乱,从而使阴茎海绵体组织供血不足,甚至会引起性欲减退以及勃起硬度减弱等情况发生。此时可遵医嘱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美脲片等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裤,并经过暴晒处理。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可以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心血管疾病是由什么病变引起的
心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生理因素、年龄因素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原因所致,并不仅仅是某一器官的病变导致。 1、生理因素 当患者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饱食以及长时间不运动等诱因下就会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通常上述因素会导致患者心脏负担加重,血脂水平也会增高,还会引起局部血流流动减慢。建议患者平时要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以及劳累,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年龄因素 通常随着年龄的增大,心血管的弹性也会有所降低以及变硬,如果患者自身还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就会更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建议患者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以及蔬菜,如猕猴桃、橙子、西红柿以及西兰花等,能够补充身体缺失的营养,保证身体的健康。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一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指的是给心脏心肌供血的动脉出现了动脉硬化的改变,使患者冠状动脉的管腔出现狭窄以及闭塞,可能就会导致心肌缺血、心梗等疾病,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绞痛、呼吸急促以及心悸等症状。建议患者要及时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兰贝蒂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大蒜对心血管的影响有哪些
大蒜对心血管有多方面影响,包括降低胆固醇、降低血压、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发挥抗氧化作用等,但需注意此类影响均是辅助性质的,若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出现了明显异常,需及时就医处理。1.降低胆固醇:大蒜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例如,大蒜能够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同时促进胆固醇的排泄,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2.降低血压:大蒜可以舒张血管,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使血液更顺畅地流动。长期食用大蒜可能对轻度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辅助调理作用。3.抗血小板聚集:大蒜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辅助防止血栓形成。其成分能够抑制血小板的活性,降低血液的凝固性,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4.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大蒜可以辅助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能促进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使血管舒张,增加血管弹性,保护心血管健康。5.抗氧化作用:大蒜具有抗氧化功效,能减少自由基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自由基会损伤血管壁,导致动脉硬化等疾病,而大蒜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虽然大蒜的好处有很多,但是并不适合所有人群食用,尤其是对大蒜过敏者应禁食。如果不慎吃了大量的大蒜引起了身体的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心血管内科常用药及作用
心血管内科常用药一般有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利尿剂等,其作用主要是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减少心肌耗氧量等。1、硝酸酯类药物常用的硝酸酯类药物包括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这类药物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静脉,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阿替洛尔片等,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这类药物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等疾病。3、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包括盐酸维拉帕米片、盐酸地尔硫卓片等,这类药物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静脉,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改善心绞痛。4、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这类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积,从而预防血栓形成,预防急性心肌梗死。5、利尿剂利尿剂包括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这类药物可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从而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疾病治疗时机,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在用药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
王俊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血管引起头晕的症状有哪些
心血管疾病引起头晕的症状,主要包括头痛、乏力、心慌、胸闷、气短等,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1、头痛如果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可能会使脑动脉硬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会使颅内压有所升高,从而出现头晕的情况,甚至还会伴有头痛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按摩头部的方式进行处理。2、乏力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对身体多个系统造成影响,从而诱发全身无力、四肢麻木等情况。可以通过多卧床休息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可以适当吃鸡蛋、牛奶等富有营养的食物进行改善。3、心慌若存在心血管疾病,会使心脏的收缩功能有所减弱,进而诱发心慌的症状,甚至还会伴有呼吸急促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阿替洛尔片、盐酸普萘洛尔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方式进行改善。4、胸闷存在心血管疾病,还可能会使心脏的供血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会出现胸闷的症状,甚至还会伴有呼吸不畅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吸氧的方式进行处理。5、气短心血管疾病的存在,容易使心脏的泵血功能有所减弱,从而出现气短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舒张支气管的方式进行处理。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