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群像:生命的赛末点,他们的健康谁来守候?

2019-02-21 19:24:52 39深呼吸

点击上方蓝色微信名↑↑

关注39深呼吸,看到不同寻常的医药健康深度内容

总以为父母像家里的老房子,你不去关心,不去想它,它就风里雨里的在那儿,只要你想回去,它就在那儿随时迎接你。

——电视剧《老无所依》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回家与父母短暂相聚的子女们踏上离乡返程的旅途,不少老人又恢复到节前寂静的空巢状态。

临行前,看到车窗外两鬓发白的父母依依不舍的身影,你可曾想过,自己不在的那些日子里,他们是如何生活的?

 

独自坐在路边的老人。|图:quanjing.com

远在他乡打拼的日日夜夜,你可曾关心过年迈父母的身体与健康,老房子是不是还结实?电话和视频里的那头「我们都好着呢,别担心我们,好好工作」,那是真的还只是善意的谎言?

你可曾想过,老房子也会有坍塌的一天……

今年春节期间, 39深呼吸(ID:shenhuxi39)多地走访了数位空巢老人,既有来自落后的农村,也有来自小城镇、大都市,身体尚可者还能坦然面对老年空巢生活,但得病之后的老人,越来越感到垂暮生命的重荷,不少人晚景比较悲凉。

没想过未来,儿女关不关心, 我都认命!

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老伴也不在了,60多岁的邵国新早已习惯独自一人生活。他家是云南红河州开远市小龙潭镇阿坡梯村典型的贫困户。

「孩子不出去打工,家里没钱,很难过好日子嘞!」这位憨厚纯朴的老人十分理解孩子们的选择,外出务工是最快速改善贫困家庭的唯一出路。作为奋斗中的他们,漂泊在大城市打工也不容易,本就没有读多少书,只能干些又累又脏的活,就算想把父母接到身边尽孝,委实也没那个能力,平时能多打几个电话问候就不错了!

邵国新身体还算硬朗,自己种菜养猪喂鸡,生活自给自足暂时没有问题。遇到村里有活的时候,他也会在村里打工,做点帮忙盖房子、摘辣椒之类的活儿。没事的时候,他就出去溜达,每天也过得逍遥自在。所以,他很满足于现状。

而对于未来,万一将来哪天生病了自己一个人怎么办,邵国新表示没好好想过,平时有点小病小痛都是在村口卫生院解决的。对他而言,过好眼前比较重要,其他听天由命吧!

认命,似乎是大多数空巢老人的一种典型特质,只不过在农村人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近年发生多起「空巢老人在家中去世无人知晓」事件。|网络截图

来自河南项城李庄村的李永军和范金花,一个70岁,一个63岁,老两口好不容易把三个儿女抚养长大,如今一把年纪了还要帮忙带孙子、外孙。逢年过节才能与儿女们见上一面,子女给予的关怀不够,老两口虽然会有失落感,但也认命接受。

空巢老人未必都是孩子离家几百上千公里,老两口的小女儿就嫁在邻村,离得最近,回家次数却同样少得可怜。因为有新的家庭负担,甚至有时需要原生父母来分担压力,范金花说,小女儿的四个孩子都是她一手带大的。

作为粗生粗养的农村人,他们目前没有什么大病,但也逃不开日益衰老和长期操劳攒下的慢病。将一门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了,自己怎样无所谓,怕给孩子添麻烦。

老两口尽管购买了新农合医保,但有病时其实很少去县医院就诊,更别提定期体检,经常都是在镇上的小诊所和药店抓点药应付一下,有时也会去求神问卦希望神灵庇佑安康。总之在这个落后的乡野环境里,空巢老人有自己的一套活法。

年迈的父母,在身体尚好时可以照顾自己,对空巢没有多少担忧和恐惧。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在渐渐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尤其是遭遇大病重病危机,他们对子女的依赖需求将达到顶峰。

卧病在床两年靠邻居买菜做饭,刚入新房就去世

脑海中,家乡篱笆旁那位皮肤黝黑、满脸皱纹的庄稼汉子,看到壮实的二弟冲他打招呼「哑巴叔」,他就笑得咧开嘴直竖大拇指,嘴里喔喔哇哇说着外人听不懂的哑语;看到另一侧怯生生的三妹,在拼命往妈妈身后躲,他便竖起尾指,摇头撇撇嘴。

「这个有着浓厚重男轻女思想的哑巴叔,身体素来出奇地好。我多年没回乡下,今年春节回去了竟然听说他已经去世了!」来自粤东北山区的叶琪说,哑巴叔是村里的「名人」,因为他一生命途多舛,从小母亲早死、父亲被抓去了台湾充壮丁,由村集体抚养长大;因为天生哑巴,与人交流存在障碍,曾数次被人骗婚骗财,直到四五十岁才娶上老婆,而老婆是个癫痫病人,但为他生了一对健康的儿女。

儿女双全,就是好?有时也未必!上天跟哑巴叔开了一个大玩笑,老婆在女儿出生不久因突然发病掉到茅坑里死了。从此,他是当爹又当娘,六七十岁还耙田犁地种菜,割禾苗晒谷子,喂猪养鸡,洗衣做饭。

以为儿女大了,能像同村的「添旺叔」那般苦尽甘来,然而哑巴叔还是过着苦巴巴的日子。女儿未嫁时还能在家与他做个伴,五年前远嫁四川,后来长期在广东惠州打工,但是成家之后就很少回来看望父亲。

唯一的儿子没学好,成天不务正业,把哑巴叔一辈子辛苦攒的积蓄挥霍光了。当村里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房,他们家住的还是泥砖屋,几经修修补补,还是难逃成为危房。

随着年纪增大,哑巴叔身体每况愈下,三年前患上了冠心病,这个病渐渐剥夺了他的劳动能力。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冠心病导致腿脚浮肿,他连走出大门都困难,经常卧床不起,连简单弄口吃的都成问题,不得不依靠好心的邻居帮忙买菜甚至做好饭菜给他吃。

在哑巴叔病得不那么严重的时候,邻居说,经常可以从窗外看到他拄着拐杖慢慢挪动着单薄的身子,粗糙的手指抓着筷子有气无力地拨弄着锅里的菜,只希望它快点熟好填饱肚子。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有一句经典台词:这世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失去劳动能力的哑巴叔,靠着贫困补助和女儿偶尔给的一点钱,根本无法好好给自己治病。自从知道得了冠心病,他只在50公里外的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过一次,谈何有条件到广州大医院瞧病做大检查。实在扛不住,就到村上的诊所拿点药打点滴续命。

也许是因为「哑巴」这个天生的缺陷,导致哑巴叔无法好好教育孩子,儿女们对他不冷不热。在哑巴叔病重时,经村里人通知,儿女会回来看望照顾老父亲;等父亲病情好转,他们又转身离去了。

哑巴叔因为长期卧病在床,破落的房子变得又脏又臭,随时可能会被风雨刮倒。亲属看在眼里于心不忍,就号召乡亲发起捐款帮助他们家修建新房。

 

(上图)哑巴叔的新房。(下图)新房就建在断壁残垣的旧房子前面。|摄影:叶琪

2018年2月,哑巴叔终于住进了新房,两个月后去世,享年81岁。也许上天可怜,他走的时候,儿子在身边。长期给哑巴叔买菜做饭的邻居感叹,「哑巴叔命太苦,去了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是的,为人父母,最大的悲凉,莫过于,生儿育女,一辈子勤劳责己,最后却成了一座被人遗忘的孤岛,孤苦无依、寂静离去。相比哑巴叔有儿送终,多少空巢老人离世多日甚至化成一堆白骨还无人知晓,那又是何等悲凉!

老伴去世后极度缺乏安全感,没人陪就睡不着

把孩子送到国外念书、儿女能在欧美发达国家工作、定居,这在80后父母看来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更别说40年代出生的父母。

唯一的儿子在美国成家立业,李丽华在退休前是广州某事业单位的女领导,先生是公务员,享受着省城的一流医疗服务,充裕的养老金和公积金足够他们安度晚年。事实上,伉俪情深的老两口一起平稳度过了五年的空巢生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小两岁的老公竟比她先一步走了。没有了老伴,儿子又不在身边,李丽华突然变得极度没有安全感,没有人陪她在一个房间睡,她就睡不着,家里上了六七把锁。

别家孩子不主动开口请老父老母一起生活,李丽华的儿子还是孝顺的,在父亲去世不久就把母亲接到了美国。但是,同在一个屋檐下难免会有摩擦,由于婆媳关系紧张,加上语言不通,医疗不方便,性格倔强的李丽华一气之下回了国,请保姆照顾自己。儿子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老母亲一步步走进凄凉的境地。

一年可能见不到一次儿子与孙子孙女,李丽华跟很多不懂电脑的老人一样,只能依靠满墙的照片和电话联络来排解思亲之苦,那时候还没有手机微信视频。偶尔她也会打电话叫一些亲戚来家里坐聊。

一个人生活久了,她的性格变得孤僻,与保姆也没什么话说,而雇保姆本就是为了陪她睡觉。身体状况也江河日下,从起初的腿脚不便,发展到心脑血管病,自己看病买药,后来得了腔隙性脑梗导致偏瘫,生活无法自理,无奈住进了老人院。就算老母亲得病,儿子一年也只是最多回来探望两次。

 

电影《桃姐》中,桃姐住进老人院,环境陌生,院友怪异,桃姐强装镇定。|图:《桃姐》剧照

在老人院不到两年的时间,这位女强人带着病躯郁郁而终。儿子因没来得及赶回来见最后一面,跪在老母亲的遗体前流下两行悔恨的泪水。

每每看到这类「老人孤独死」的不幸消息,为人子女的我们,难道不会触动心弦吗?是否想过,当我们日渐步入垂暮之年,将以何种方式与这个世界告别?

趁着父母还健在,常回家看看

根据官方定义,60岁以上即可称为老年人。中国正以跑步方式进入老龄化社会,独居、独居、孤寡的「空巢老人」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有数据显示,2000至2010年十年间,中国城镇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农村由37.9%升到45.6%。

2013年中国空巢老人人口超过1亿。预计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陆续进入老年,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数将增加到两亿多,占到老人总数的九成。

 

部分一二线城市空巢率。|图:《中国空巢老人现状报告2017》 鼎鲜生发布

针对「空巢老人」这一无可回避的社会之痛,如今从中央到地方,有顶层的设计,有民间的行动,均有了较为积极的态度。常回家看看被写入法律,不赡养老人将被追责「遗弃行为」,各种公益机构定期探访空巢老人……

 

四川一名80岁老人孤死家中,5名子女被判遗弃罪。|图:@人民日报

39深呼吸(ID:shenhuxi39)走访发现,「怕给儿女增加负担」、「不想给子女添麻烦」,几乎成为支撑空巢老人独居的共同理由。记得在《奇葩说》里,马薇薇说过,父母想进养老院,那是因为他们懂事,可是我们当子女的,就能够心安理得,不懂事地由着他们懂事吗?

或许,很多时候远离父母确实是身不由己,但身为子女,无论多忙,能做的尽量多做点,比如:

每天少发一点朋友圈,少刷一会抖音,少玩一回游戏,给远方的父母打个电话或视频;

在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使用微信时,多一点点耐心,他们不过是想学会了可以常联系你;

最最重要的还是,趁着父母还健在,常回家看看!哪怕一辈子和父母吵吵闹闹,但等有一天他们离你而去时,你能说「我无愧于心!」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姓名均为化名)


(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