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1月16日,上海市卫健委发布《上海市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通知,一共有69条,涉及执业资质、医风医德、风险告知、隐私保护、病历文书、处方管理等12大类。2019年2月15日起施行。
其中:
医风医德为监查重点区域,12条细则中有9条扣分为18分;
处方管理与医生关系最为紧密,单项扣分虽少,却很细致,一不留神就可能成为被扣分的对象。
通知规定:一个考核周期内(2年),医生扣满18分即必须离岗,再接受3个月培训。通知甫一出台,就引发行业热议:
@高山流水:支持对医生的计分扣分制度。
@赵清清:这个好像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过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至少国家已经开始关注这一块了。
@蝶儿:医生本来就是个特殊的职业,什么事情不能一概而论,又要治好病,又要药品恰当,考验的是医生,也是考验医生的管理者。
@张马强:上海永远是试点城市试验田,但也是政策实施的跳板。不要觉得医生跳槽到民营就行了,这个分数会跟你的支付宝的信用程度一样。
处方管理:单项扣分值低,规定细致
处方管理作为国家控制以药养医灰色利益的重点监控领域,绝大部分扣分值在2-6之间,并且对抗菌药物、麻醉药物、自费药物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而第53条和54条分别提到了“超常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一个考核周期内开具不合理处方5次以上;
一个考核周期内开具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
那么,什么叫“超常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呢?
根据通知解释,53、54条中所指的超常、不合理处方见《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符合以下4项任一行为,将被判定为超常处方:
文件中第四章第16条给出了不合理处方的定义,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符合以下15项任一行为,将被判定为不规范处方:
符合以下9项任一行为,将被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
1月15日,在上海市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明确表示,“上海市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适用不区分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
事实上,上海并非是第一个实行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的城市,而且积分制管理早在2009年新医改就已经有文件出台,湖北、甘肃、海南、贵州、山东等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已经开始推行。
此次,上海卫健委再次提出推行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有了信息化系统的助力监督,上海执业医生将会迎来更加严格的处方权检查。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主任医师
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全科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重庆市沙坪坝区小龙坎正街85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波斯坦路8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鞍山市旧堡区旧堡路168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鹤城中路8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南省新郑市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洞庭湖路6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新院区: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上蔡村南;旧院区: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府学巷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