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儿他们又走了,屋里又只剩我一个人了,家里又变得冷冷清清了!”昨日(10月6日),家住渝中区文化街83号的赵素华老人独自一人闷闷不乐,一脸憔悴地坐在家中。
国庆期间,在成都打工的儿女带着孙子、孙女回家探望她,一家人度过了快乐的假日。前日上午,孩子们就陆续离家回到工作地去了。“心里很压抑,难受极了。”赵素华老人说。
老人无法安睡
家住文化街83号的赵素华老人有一儿一女,在国庆期间,赵素华老人每天都看着日历,每撕下一页,心里就像被东西被揪了一下。
赵素华老人说,每当她躺在床上时,脑里都是儿女、孙女的影像。前天晚上老人只睡了几个小时,昨日上午起床后,她一脸的疲惫和憔悴。
家住解放西路的向泽珍老人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从前日起,老人只简单地吃了一点米粥,“我心里不舒服,吃不下东西。”
帮老人调整心态
昨日,记者从解放西路、邮政局巷、白象街社区等了解到,国庆长假结束后,社区里的多名老人,都不同程度存在这种心理落差。
为了让这些老人尽快地调整心态,社区都派志愿者及工作人员,一对一地陪辖区内的独居老人、孤寡老人聊天,为他们排忧解闷。
建议:找回兴趣爱好
重医附一院心理卫生中心的医生陈建梅说,老人如果长期处于孤独、压抑的心理状态,容易患焦虑和疑虑的情绪。也容易产生躯体症状,最常见的就是消化道方面的相关症状,如吃不下饭、腹涨、消化不良。
陈建梅医生建议,子女平时要多给父母打电话,排遣老人的寂寞,多一点关心与交流。老人应积极控制好情绪调整心态,找回自己的兴趣爱好,尽快度过心理波动期。
(责任编辑:吴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