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同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医路同行

20间“最美厕所”,卫生系统里唯一上榜的是这家医院

举报/反馈
2018-12-24 07:43:09

  从2013年起,上海连续6年委托独立第三方机构开展公立医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如厕难”连年登上“最不满意”榜单:排队长、异味重、没洗手液、无法下脚,问题多多。

  “在医院上厕所,别谈尊严。”一位患者直接这样评价。

  厕所革命从旅游景点的公厕开始,终于来到了公立医院的卫生间。在上海20间“最美厕所”评选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门急诊大楼一楼卫生间占得了一席之地,是卫生系统内唯一一家获奖单位。

  改造一间厕所

  作为一家综合性的三甲医院,仁济医院每日均门急诊量达到15000人。在高峰时间,如厕排队是常见的事。因人流量大,厕所的卫生条件也十分堪忧。

  去年年底,仁济医院计划改造公共厕所。先期调研,医院在人流量最大的门急诊大楼厕所门口装了红外线接收器,发现这栋5层楼的20间厕所,平均每天的如厕人数达到了3500人次,峰值更是达到了7000人次。

  “我们当时就觉得,如果决心改造厕所,那就从最难的开始。”仁济医院保障处处长金广予介绍,改造的第一间厕所,就定为门急诊一楼的男女厕。

  难在哪里,不仅是人流量最大,位置也很特殊。“在我们门诊和急诊中间,不临其他建筑,所以没有窗户通风,不利于排除异味,光线也比较昏暗。改造的话,厕所暂停使用,就诊的老百姓也会有意见,所以当时我们也是有点硬着头皮上。”

  最后历时一个月,这两间厕所完成了改造。硬件设备做了提升,包括改造排风管道,增加风机,尝试使用最新的排风设备;冲洗按钮从手动变为自动;女厕旁边的母婴室增加了护理婴儿的设备;还增加挂钩、置物架,摆放了绿植,地面全部铺上了防滑垫。在每间隔间和洗手台,还设置了紧急呼叫按钮。

  “如厕若果发生意外情况,按下按钮,可以接通急诊的服务台。这点就是考虑到医院的特殊性。”金广予说。另外,“医院要加强感染控制,所以我们提供自动洗手液、烘手器,避免医院的洗手台附近都是水渍。”

  最后在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一间厕所平均花费了5万元左右的改造费用,卫生间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全院已经完成了门急诊楼8间公共厕所的改造,未来的目标是完成60间厕所的改造。

  如厕是最直接的就医体验

  但是,金广予认为,硬件方面都是次要的,“厕所改造的核心,是管理。我们和物业也在商量标准,增加保洁人员,并整理出一个完善合理的服务规程。”

  厕所改造的同时,也改变了医院的管理思维。“以前患者反映洗手间有味道,我们会觉得洗手间总归有气味的。另外来医院主要来看病的,上厕所几分钟忍忍也就过去了。”但是现在,医院认识到,如厕体验也是患者就医体验的重要一部分。以厕所墙壁上增加的玻璃镜为例,“并不是说有多少特别实际的功用,但是患者进来,心理上觉得宽敞明亮,这就是患者在医院的最直接感受。”

  仁济医院的这间“最美厕所”已经成为一些医院的改造标准。但是根据医院患者人群需求,各个医院在改造细节上也有不同的人性化处理。

  例如在上海同仁医院,儿科门诊设置迷你版小马桶和洗手池;妇产科附近的坑位比其他楼层再增加一倍;为方便打点滴的患者,每间厕所都有搁板和挂钩;化验小便的患者也不必再拿着尿液管穿越人群去检验室了,厕所门口就有标本留置架,会有工作人员负责转运。

  政府部门对医院厕所卫生环境一直都有要求,在《三级医院评审细则》“就诊环境管理”一栏,要求医院“有卫生、清洁、无味、防滑的卫生间,包括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卫生设施”。但被认为“过于笼统”。

  现在,卫生部门正在探索加强医院卫生间管理的长效举措,包括制定医院卫生间的更为具体的行业标准。例如上海要求门急诊卫生设施中的洗手龙头,全部设置为非手动开关,配备消毒洗手液,减少因接触而增加的交叉感染风险。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