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学术会议

ECCD中国行动-2018全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流行病学调查行动中期总结会圆满举行

举报/反馈
2018-12-04 12:20:5439健康网

  近年来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迅速,已经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患病人数约1.14亿人。糖尿病对健康的危害主要是长期慢性高血糖所致的多种慢性并发症(视网膜、肾脏、周围神经及大血管病变等),可引起失明、肾衰竭、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截肢等严重后果,极大地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中国约6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至少合并有一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伴有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的年度直接医疗费用比没有并发症的患者高4-5倍。

  为了摸清我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流行病学情况,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简称为CDS)联合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简称为基金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为CDC)于2017年共同发起了“ECCD中国行动-2018中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研究”。该活动的开展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调查,旨在推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最终减少糖尿病致残率和早死率,降低医疗费用,造福广大糖尿病患者。  

  参会专家、各方代表合影留念

  2018年11月30日,恰逢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二次全国学术会议期间,由CDS联合CDC、基金会共同开展的ECCD中国行动-中国糖尿病并发症研究项目暨2018全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流行病学调查行动中期总结会在苏州举行。来自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机构,项目资助爱心企业的近百名领导、专家、医务人员及代表参加了盛会。  

  贾伟平教授致辞

  本次会议由项目方案总负责人、白求恩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贾伟平教授主持并致辞,她表示项目自2017年CDS年会期间启动以来,先后有19个省份接受了培训,目前10个省份已经完成了现场调查工作,另外6个省份正在积极开展中,3个省份即将开展。项目得以顺利开展,我要感谢CDS的各位专家、CDC的各位领导和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员以及项目各合作和支持方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正是大家的积极努力使得项目顺利推进。今天的中期会我们安排了4部分的内容,分别是项目执行负责人侯旭宏老师讲一下项目的整体开展情况; CDC的张梅老师代表疾控中心谈一下项目工作感受;随后分别请全国最早项目启动省份北京CDS负责人郭晓蕙教授和河南CDS代表刘剑主任,CDS与CDC工作配合最佳省份黑龙江CDS负责人匡洪宇教授和条件最困难省份甘肃CDS负责人刘静教授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在项目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  

  巩志鹏部长发言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巩志鹏部长代表基金会对参与ECCD中国行动的全体专家、医务工作者、项目各方表达了感激之情。他表示:这个项目开展一年来,已有16个省份投入到现场调查中非常不容易,虽然没有太多机会与大家在一线共同奋斗,但从基金会所掌握情况和从项目交流群里看到的信息了解到大家在调查中克服了很多困难,付出了巨大努力才获得今天的成绩,我谨代表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对项目CDS和CDC的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对6家爱心企业的无私支持表示感谢。  

  侯旭宏主任发言

  项目执行负责人侯旭宏主任在汇报中谈到:项目组争取在2018-2019年一年时间内完成我国5万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调查工作。目前调查工作开展顺利,省级CDS和CDC工作组积极合作开展省级培训和现场调查;完善的技术支持和信息平台确保了标本运送、检测、眼底照片评审、心电图阅片和体检报告和危机通报反馈的顺利进行,也为数据核查提供了方便。截止到目前,第一批开展调查的11个省份中青海、北京、河南、黑龙江、吉林、浙江、甘肃、山东、重庆、广东等10个省份已先后全部圆满完成了调查工作,海南正在开展现场调查;第二批调查省份内蒙古、安徽、江西、辽宁、湖南已开展现场调查,宁夏、河北、广西即将开展调查工作;共有51个监测点完成调查工作,超过2.4例糖尿病患者接受了并发症筛查。通过本次调查基本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我国一些省份的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特征、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流行和控制达标情况,为后期我国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防治提供了多种经验。再次感谢各位主任在繁忙的工作中对糖尿病并发症调查项目付出艰辛的努力。  

  张梅老师发言

  国家疾控中心张梅老师谈到通过这次ECCD项目,我们疾控系统收获蛮多:扩展了我们慢病监测的领域,让我们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通过和临床专家团队的合作,对一些糖尿病相关信息的采集,促进了我们后期工作的开展。对于老百姓,2013年慢病监测当时发现的糖尿病患者,5年后把患者找回来,患者没有想到挺感动的,又来了省里的专家进一步做检查,他们很感谢,我相信对他们今后的糖尿病的控制还有并发症的控制都带来很大的益处。再有,通过ECCD项目我们确实会早期发现一些患者的并发症,因为之前有一些患者说从来没有做过眼底检查,很多检查是他们没有做过的,特别是农村的,再有,因为这次我们是有省里的专家团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村卫生院的医生合作,对他们来说是很好的机会,我们预期,他们未来对于患者的管理会更加的规范,还有就是患者隐蔽的状况被我们发现,我们了解心电图的结果传到上海以后,这边专家如果发现心电图有异常,会马上打电话到点上找到患者进行治疗,很可能就是拯救了他的生命,这对老百姓来说益处是很多的。我也希望我们这次临床和疾控的合作,能够再次成为一个典范。  

  郭晓蕙教授发言

  郭晓蕙教授:北京在预调查完成以后,开了启动会,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院做了培训后马上和北京疾控的董主任一起布置工作,从5月24号怀柔区第一个监测点开始,最终到7月6号完成昌平区最后一个点,都是在紧锣密鼓密集的工作安排中完成调查任务,历时32个工作日完成了4个监测点的现场调查。我自己的体会CDS和CDC充分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CDC承担了非常多的慢病调查项目,他们对现场是非常有经验的,对调查员要做充分培训也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做这样的以社区为基础的抽样调查的并发症研究在中国确实是第一次,我们医务人员参加到这个项目是很光荣的,从项目中结识了很多CDC的朋友,也发现了一些危重和罕见病例,主动帮助病人住院就诊。  

  刘剑老师发言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刘剑老师:ECCD项目在河南的工作流调提炼5个要点,第一是认真回顾总结,理出思路找到关键点,困难点。第二是省内集中培训,现场演示,收集意见,解决疑虑。第三,认真协调项目相关单位关系,保证设备、资金、人员到位,一定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第四,紧密配合,发挥监察点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第五,实地勘察,亲自参与做好示范,有解决突发事件的准备有经验教训的吸取。通过项目开展,我们和各省各地区的CDS、CDC的老师们多了交流、学习的机会,我们非常愿意做这样有意义的工作。

匡洪宇教授发言

  匡洪宇教授:第一,我们中国需要这样的数据,填补中国糖尿病并发症数据的空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第二,作为全国的委员,作为当地的组委有责任担当起这份责任,既然要做,付出时间付出精力就一定做好。黑龙江省地广人稀,我们和CDC有为国家做一点事情的大情怀,达成了这种共识,也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黑龙江省慢性并发症项目历时1.5个月,全部过程当中行程超越3千公里,双方工作人员精诚合作,参与人员踏实肯干,完成了全部的调研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跟疾控中心领导和工作人员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这也是很大收获。参与的人员在整个过程当中,都是一人多能,提高了能力也培养了非常严谨的工作作风。感谢有这样的项目,觉得做了一个有意义的事情。

  刘静教授发言

  刘静教授:总结我们甘肃省的情况,通过前期多轮沟通和布置,启动现场调查工作的重点是一定按顺序,按照要求来,碰到不同的问题来做不同的解决,我们在4个监测点走下来都是这样的过程:以省级核心团队为引导把关、技术把关,调查主要的依靠当地的力量,CDS在4个监测点都抽出了专门并发症筛查人员,但省CDS专家负责,所有调查人员调查工作坚持始终,保证调查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会议最后,贾伟平教授总结发言。她指出:我们今天给大家谈的4个团队的经验也是4种不同的模式,我觉得这些经验和模式足以为我们后面开展,或者是正在进行调查的这些团队的负责人给予借鉴和考虑,为大家鼓劲、加油,为今天总结会的成功鼓掌,也感谢分享经验的各位专家和参与者,期待项目终期的成果,谢谢各位!

  ECCD中国行动还在继续,在此谨代表国家项目工作组和各主办单位对已经完成的和正在开展的以及即将开展工作的所有项目参与工作人员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也向亲临一线服务于患者的各位临床专家、各位老师道一声辛苦了!

  ECCD中国行动 我们在行动!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