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微信名↑↑
关注39深呼吸,看到不同寻常的医药健康深度内容
作者 季媛媛|编审 王潍|编辑 廖颖瑶
在医院的早产儿病房中,一字排开的保温箱里躺着数十个提前来到这个世界的小人儿,他们中间最大的有36周,最小的只有28周。柔软的纯棉软垫和温暖的四壁就是妈妈子宫的温度,身上五颜六色的监护仪就是妈妈的神经网络。玻璃帮他们隔开了这个太早来到的世界,他们还太娇嫩,经不起这个世界的风吹雨打;他们还要在这里呆上至少一周。这里是他们生命的第一站;Welcome,my baby;Hello,world。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出生1500多万早产儿,其中,中国每10名新生儿就有超过1例早产儿,早产儿数量居世界第二。随着生活水平及新生儿救治能力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国内小于28周存活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每年的11月17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世界早产日」。|图:originoo.com
带着对世界的好奇心,早产儿就像是别具一格的小天使,早早地降临这个世界,他们的到来给所有人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惊喜或许有之,但更多的是惊吓和恐惧。
该怎么照护才能让他们和正常的宝宝一样健康成长?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们是提前降临的天使
所谓早产儿,通常被定义为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未成熟婴儿。一般情况下,这些孩子的体重都不满5斤,身长都不足47cm,而且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比足月出生的孩子差,且死亡率高。
从目前形势来看,早产儿的发生仍属于医学和伦理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早产儿的出生率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医院每月收治的早产儿比例也呈增加趋势。
以武汉儿童医院为例,据相关人士统计,近两年,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早产儿人数有明显增加,从2015年7月的759例增长到2017年7月的1038例。出生胎龄小、出生体重轻者明显增多,胎龄小于32周的极早产儿收治总数增加44人(从2015年7月的143例增加到2017年7月的187例),增幅为30.7%;胎龄小于28周的超早产儿收治人数从2015年7月的9例增加到2017年7月的34例,增幅为277.7%。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的早产儿。|受访专家供图
王雅的孩子就是其中的一员。2017年,来自武汉襄阳的王雅在经历多次怀孕失败后,不得不做了试管婴儿,终于,在2018年她如愿怀孕。然而,在孩子31周时,王雅因「子痫前期重度、胎儿脐动脉血流缺失」入院,当晚,医生给王雅进行了剖腹产,孩子提前13周问世。
「他一定是太想妈妈了。」面对提前降临的孩子,王雅喜忧参半。而在孩子刚出生后,医生本不想给她看,生怕她被吓到,但在她的强烈要求下,医生妥协了。
王雅这辈子都无法忘记,当时孩子全身的皮肤都是青紫色,看起来特别薄,薄到好像可以清楚地看到皮肤内的血管。体型也十分娇小,整个身体蜷缩着。呼声很轻微,轻微到她甚至害怕孩子因为无法大口呼气,就这么离她而去。想到这里,王雅的眼泪在眼眶内打转。她知道,她亏欠这个孩子太多了。
不仅如此,因为比别的孩子早出生近3个月,也让所有人都操碎了心。「孩子出来后,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发现他四肢松软,呼吸微弱,于是给他进行了气管插管和胸外心脏按压,约2分钟后,孩子心率才上升,肤色才渐渐红润起来。」但所有人都不敢懈怠,也是在下一秒,孩子被送入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住进了保温箱。
「生命就是奇迹,活下去就是胜利。」从孩子出生到现在,王雅无不感叹生命的伟大与不平凡。
事实也是如此,作为提前降临人世的小天使,这些早产儿与足月出生的孩子有所不同,面临着诸多的健康问题。他们有的出生时仅有1斤多重,有的出生时身体只有成人的两只手掌大;有的出生时全身插满管子,有的出生时连最简单的呼吸都需要仪器帮助;有的因为大脑发育不完全,会出现颅内出血、视网膜病变、脑瘫等问题;有的因为肺部和肠道发育不成熟,会导致呼吸窘迫、喂养困难……
不少早产儿会出现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脑瘫、发育迟滞等后遗症。|图:originoo.com
如此一来,早产成为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成为继肺炎之后,导致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而面对多个脏器均未发育成熟的早产儿,医护人员必须像对嫩豆腐一样,精心呵护每一个小家伙。
每次在给他们换纸尿裤时,医护人员时刻担心血液回流到脑部造成颅内出血,因而不敢抬高他们的屁股;由于这些孩子的血管像发丝一样细,给他们打针时,都得配备最资深的护士,务必使他们「一针到位」。
扎堆而生的早产儿
来自上海松江的赵歆然透过玻璃,看着自己刚满29周的宝宝在温暖的保育箱里哭闹着,似乎想要表达他的不开心。他从一颗受精卵到皱巴巴的小人儿才不过7个多月,还没有好好享受妈妈子宫的怀抱和羊水的暖意包围,过早见到的这个世界让他有些惊恐不安,他挥舞着小手,发出嘹亮的哭声。
在赵歆然看来,这样一个透明的温箱,像极了手术室的无影灯和病房的输液架,见证了人生百态。而先天脆弱的生命,在保温箱的庇佑下,坚强地努力求生,多少有些无奈。
由于胎膜早破,赵歆然不得不提前生下孩子,而在目睹孩子因为早产被迫在保温箱中「续命」的惨样时,赵歆然泪如雨下。
来自湖南常德的43岁的晓琴也有同样的感触。2017年6月,晓琴意外怀孕,在得知消息后,晓琴拒绝了所有人的意见,执意生下这个孩子。
为了能生下健康的宝宝,她分外小心,从怀孕第一个月开始,就按照「教科书」健康饮食,并坚持每一次的孕检。可幸的是,各项检查都显示正常。就这样,好不容易地,晓琴顺利度过了孕早期。然而,达到中期,第20周的时候,晓琴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血压时不时就会上升。无奈之下,只能入院保胎。
入院后,第28周,晓琴全身开始出现浮肿,并伴有头晕眼花。「医生说,出现这种情况就得提前手术,不然大人和小孩儿都会有危险。」晓琴很不希望让孩子提前出生,但在医生的反复劝导下,晓琴只能妥协。
终于,在28周+5天的时候,孩子经过剖腹产成功降临。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切就会结束。出生后,孩子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全身插满了管子,不得不在保温箱中进行必要治疗。
「从孩子进入保温箱开始,在此后的治疗过程中,每次看到她身上的管子慢慢减少了,看到宝宝脸上第一次露出笑脸时,我仿佛能感觉到全世界在笑。但与此同时,我也曾不只一次问我自己,如果再来一次,我会不会把她生下来,让她去承受这些痛苦。」
在无数个过去的日子里,晓琴都对自己高龄产子抱以深深的歉意,如果不是因为自己自私,一意孤行,孩子就不会受这么大的罪。
事实上,有此感触的并非只有赵歆然及晓琴。近年来,早产儿比例在逐渐增加,这样的上升趋势给医院的救治和护理工作大大增加了难度和工作量,而在面对早产儿的高峰,不少研究调查也发现,30%~40%的早产儿与母体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有关;但凡产妇有流产史、子宫畸形、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宫颈口松弛、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或孕育多胎等问题都会造成胎儿早产。
此外,如果孕妇患有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例如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病毒性肝炎、严重贫血、心脏病等也会增加早产几率。
值得注意的是,产妇年龄越大,发生早产的几率也越高,数据也恰恰印证了这一观点。根据权威数据统计,在30~34之间发生早产的概率为4.5%,当超过四十岁之后早产的概率会达到6.8%。
目前临床上所指的高龄产妇是35岁以上第一次妊娠的产妇,或受孕时34岁以上的产妇。|图:originoo.com
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数据统计也显示,2017年医院收治早产儿约2000例,较2011年医院收治的早产儿1384例增长了约616例,早产儿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该医院早产儿重症病房主任高喜容教授曾公开表示,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赶生「二孩」的高龄孕妇更是早产的高危人群。仅2017年医院早产儿重症病房收治的危重早产儿就达到了572例,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即1000~1500g的占45%。
为此,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辅助生殖医学主任医师李昆明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要重视孕前检查,确定各项指标正常后再备孕。「与此同时,备孕女性需要改变不良习惯,注意休息,保持平静的状态。在怀孕期间要谨遵医嘱定期检查,注意胎动次数,生活中要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李昆明教授说道。
妈妈给予的「安全感」
对于来不及准备好就来到新世界的早产儿来说,在成长历程上势必较一般新生儿更加艰辛。所幸,随着医学进步,目前早产儿能得到妥善的照顾,存活率也比以往高出许多。
但脱离了最艰苦的保温箱阶段,早产儿的后续照顾究竟该如何进行?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远离传染性疾病威胁,健康长大?
在全球知名母乳喂养品牌美德乐的大力支持下,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新生儿科急重症组临床研究和泌乳学科主任 Paula P. Meier 教授应邀来华,作为一个40多年来一直关注早产儿及其母乳喂养的专家,她告诉39深呼吸(ID:shenhuxi39),当分娩了一个严重的病患儿时,母乳相当于一种救命药物或是重要的医疗干预措施。
「早产儿的母乳喂养比健康足月儿更为重要,在刚出生后,患儿的大脑、肺、肠道菌群都没有发育成熟,在此阶段均非常脆弱。而此时,母亲的乳汁生成了许多成分,具有更高含量的保护因子,这些因子正好可以满足早产儿的需求。」
Paula P. Meier 教授说,24、26周的小早产儿,他们的大脑只有40周足月孩子的四分之一左右,他们在刚出生后需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里继续发育,在发育过程中,母乳里有很多成分能够促进他们的发育,满足他们大脑发育的需要。
世卫认为母乳是婴幼儿的最佳营养来源。|受访专家供图
多项研究证据也显示,使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耐受性更好、更健康,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更低。特别对早产儿而言,母乳会针对早产儿的情况量身定制。早产儿母亲的乳汁脂肪含量、蛋白质、热卡含量更高,更符合早产儿特殊情况下的需求。
另外,母乳中的抗感染成分能更好地预防早产儿发生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母乳中还含有很多成分能够预防脑损伤、促进大脑发育,这对于早产儿来说异常重要,能够更好地保障早产儿的未来健康和发育可能性。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里,还容易受到炎症、感染等各种问题的影响,会对孩子未来大脑发育造成一定影响,而母乳就能够促进脑白质发育,减轻炎症、感染等因素的感染,避免孩子出现发育受损的风险。」Paula P. Meier 教授强调,其实,母乳喂养的防御还要早过疫苗接种,所以,母乳产生的未来价值更高,如果我们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或者说它的支持力度,理论上,应该高于疫苗接种的推广。
除了母乳喂养,对于早产儿来说,作为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的早产儿护理方法,「袋鼠式护理」也被临床及研究证明是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存率的有效干预疗法。
据39深呼吸(ID:shenhuxi39)了解,「袋鼠式护理」从国外兴起,以类似袋鼠、无尾熊等有袋动物照顾幼儿的方式,让孩子赤裸俯卧在父母裸露的胸前,父母通过抚摸等方式与孩子交流。
这样既能满足孩子对温暖、母乳喂养、防止感染、刺激、安全和爱的需要,以促进宝宝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还能促进母亲乳汁的分泌,调整妈妈情绪,预防产后抑郁症,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是目前最佳的新生儿护理模式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制定了「袋鼠式护理」的指南。|受访专家供图
Paula P. Meier 教授介绍,皮肤接触「袋鼠式护理」做得最好的是北欧国家,虽然也有各种保温箱,但即使在孩子病得很严重的时候,绝大多数时间他们也还是在爸爸妈妈身上,而不是在保温箱里面。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袋鼠式护理」,都被认为是早产儿照护的重要举措,也被认为是最为经济便捷的方式之一。实际上,经济学家早有讨论,早产儿生命早期的这种干预,成本很低,也正是这种低成本的生命早期干预,会对未来的医疗及教育产生极大的回报。
来自生活中的呵护
当然,母乳喂养是早产儿最佳的营养方式。但是,单纯的母乳喂养并不能满足早产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新生儿科主任陈平洋教授告诉39深呼吸(ID:shenhuxi39),出院前应对早产儿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分度,制定出院后个体化母乳喂养方案,包括强化营养的阶段性、个体化管理,补充维生素AD、铁剂及矿物质。
同时,要定期随访密切评估母乳喂养有效性、监测生长发育及营养代谢水平,适时调整营养结构,使早产儿实现适宜的追赶生长,保证良好的神经系统运行,预防成年期代谢性疾病,全面提升早产儿近远期生存质量。
「在孩子出院后,应通过强化营养,衔接喂养及口服补充剂等方式保证早产儿出院后摄入充足的维生素A、维生素D、钙、磷、铁等营养素。」 陈平洋教授强调。
胎龄≥34周的晚期早产儿,优先母乳喂养,需适当补充铁和其他微量元素,不宜追求过快的体重增长;
胎龄<34周SGA(小于胎龄)早产儿,出院后可能仍需采用强化母乳喂养促进体格生长,各项生长指标达到第十百分位以上即可停止强化,若线性生长速率与标准生长曲线平行,即使未达校正月龄追赶目标,亦可停止强化。
此外,接种疫苗对早产儿来说也是尤为重要。据研究表明,大多数情况下,早产儿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是很少见的,对常规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免疫应答效果与足月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国「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以及美国儿科学会均建议,早产儿(包括低出生体重儿)应按足月儿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
影响疫苗有效性的因素包括出生胎龄、体重、健康情况、早期治疗、疫苗种类和成分、接种计划等。|受访专家供图
只要早产儿生命体征稳定、体重>2公斤即可以接种各类疫苗(出生体重<2.5kg的早产儿接种卡介苗除外,待体重≥2.5kg,生长发育良好,可接种卡介苗)。危重早产儿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
而在平常生活中,妈妈也可以经常帮助新生儿按摩,让孩子的皮肤感官接触到温和的刺激,引起全身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等系统的一系列良性反应,以此来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这样有助于增加小儿的食量,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加快体重的增长。
按摩还可以帮助活动宝宝的全身肌肉,使身体发育得更健壮。另外,皮肤刺激对增强免疫功能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有益于新生儿的体格与心智的健康。
上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用奉献去拥抱。在面对这些天使,所有的一切只是让他们都能得到最该赋予的爱与关怀。愿所有的小天使们,都能享受到最为充沛的爱。
(据受访者要求,本文除专家姓名外均为化名)
丨本文指导专家:
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新生儿科急重症组临床研究和泌乳学科主任 Paula P. Meier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新生儿科主任 陈平洋教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辅助生殖医学主任医师 李昆明
(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