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一批中国大医院或损失惨重,因为花巨资买了这个……

  上周五,IBM Watson健康项目的领导Deborah DiSanzo宣布离岗,为这个在短时间内经历大起大落的著名医疗AI项目标落下了一个重要注脚——

一批中国大医院或损失惨重,因为花巨资买了这个……

美国医疗产业媒体STAT对其离职的报道

  DiSanzo于2015年进入IBM,成为Watson健康的总经理。

  据外媒报道,在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的大规模裁员、在美国损失许多医院客户(包括安德森肿瘤中心这样的重量级客户)以及明显的营收同比下跌(第三季度比去年下跌6%)之后,DiSanzo依然没替Watson找到出路,这或许是她下课的主要原因。

  今年6月,Watson就因为需求疲软,不得不收缩了医院业务——主要是设备销售业务,以帮助管理其按业绩付酬合同。

一批中国大医院或损失惨重,因为花巨资买了这个……

美国媒体为IBM Watson项目近况的配图颇有深意

  IBM的高管曾经表露,公司将未来押注在医疗产业方面,而Watson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如今,面对明显的营收下滑和产品恶评,Watson业务快速收缩。

  IBM发言人在今年早些时候曾经对媒体表示公司正在“重新定位团队”,并承认开掉了部分Watson项目的员工,在声明中,IBM还提到,这样做(解雇该部分员工)是为了提高公司速度,以转向更技术密集型的产品。

一批中国大医院或损失惨重,因为花巨资买了这个……

6月,IBM承认Watson健康的裁员消息

  一些业内人士甚至称,IBM或许要割掉这块“不良资产”。

  有意思的是,尽管Watson的AI肿瘤辅助诊断业务和基因分析业务在美国不断受到IT行业和医疗从业人员的质疑,但它在中国还有不少“接盘侠”。

  据IBM官方发布消息,截止今年8月为止,Watson已经进入全球230家医院。根据已有信息统计,这其中,有将近80家在中国大陆。

  今年7月下旬,STAT爆出IBM内部资料:Watson AI给肿瘤患者做出错误诊断并开出不安全药物——

一批中国大医院或损失惨重,因为花巨资买了这个……

  报道一经发出,立刻引发行业高度关注。连过去不断报道Watson“好消息”的某些美国医疗媒体,也开始大篇幅给出恶评。

  毫无疑问,这一报道给了本就在上半年表现得摇摇欲坠的Watson致命一击。

  8月11日,《华尔街日报》为Watson补上一刀,在其商业版发表文章称,尽管IBM投入了几十亿美元,Watson作为医疗AI,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一批中国大医院或损失惨重,因为花巨资买了这个……

WSJ的评论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WSJ从技术效果上对Watson的诊断和医疗技能提出了多方面的质疑,并表态不看好。

  这一片唱衰之声随后也传到中国,当时,国内某知名医学院教授曾评价:“这个项目(Watson)在临死之前,恐怕还要在中国狠捞最后一笔。”

  很不幸,他好像言中了。

  即便撇开上半年围绕Watson的大量负面产业消息,在7月其内部资料流出公布后,Watson几乎已有被“盖棺定论”之势,美媒对其评价一面倒。

  但随后的8月和9月,依然有不下两所中国大陆的三甲医院,毫不在意的耗费巨资引进了Watson。负责引入该项目的相关责任人,还将此事当做大功一件,登上地方媒体炫耀一番。

一批中国大医院或损失惨重,因为花巨资买了这个……

9月份某大城市三甲医院引进Watson的宣传通稿

  “Watson 医疗AI”在中国打响知名度,还是借着谷歌旗下的Alpha Go击败围棋世界冠军李世乭的东风。

  彼时是2016年,受到这一新闻的影响,舆论和产业概念中掀起了一阵“AI”热潮。在医疗行业,学术年会中也开始出现“AI专场”。

  在医疗AI中早早入场且占得先机的Watson,更是以“一整组专家需要160小时才能做出的判断,我只需要10分钟”的核心宣传在中国市场占领高地。

  而开发出Alpha Go的Deepmind尽管同时也在开发医疗AI,却长期处于测试阶段,迟迟没有将产品上线。

一批中国大医院或损失惨重,因为花巨资买了这个……

  这就导致,Watson在中国市场,尤其是在医院客户中,几无同等量级的竞争对手,一路高歌猛进。

  尽管去年9月就有美国的行业媒体对Watson的肿瘤诊疗水平提出质疑,且类似德州安德森肿瘤中心这样的顶级医院在投入6700万美元之后依然选择放弃该项目,但在中国,一批引入该项目的医院院长的赞不绝口,淹没了这些重要的海外评价。

  Watson的问题到底有多大?这个在美国已经被多方争论的问题,它的中国客户似乎全不在意。

  7月爆出的“Watson诊断错误、开不安全药物”并非它如今不被看好的根源。

  据Medscape收集的美国顶尖高校和医院的专家分析,Watson作为AI,在学习根源上就有问题——它并没有使用足够的真实病例进行学习,而负责训练它的人群,仅仅是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的一小撮肿瘤学家和IBM自己的工程师。

一批中国大医院或损失惨重,因为花巨资买了这个……

  据公开数据显示,Watson大量的训练时间用于掌握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肿瘤学家设计出的理想化病例和治疗方案。它用于训练的真实病例数量很小,最多的肺癌也仅有635例,最少的卵巢癌更是仅有106例。

  一些医生对于这种“不建立在指南而是建立在某个医院医生个人的经验之上”的训练模式深感怀疑。加州大学一名肿瘤学家就指出,这种训练模式下,Watson看病的方式就是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看病方式,一旦遇上该医院不拿手的方向,它很可能变得靠不住。

  不依靠真实病例训练是另一个备受非议的要素。有肿瘤专科医生指出,现在专业细分的情况下,人类肿瘤科某分支的专家,接受的真实病例训练轻松就能超过Watson。而由于患者就医记录没有全部联网,在现实中面对面给患者看病的医生,毫无疑问能更全面的获得患者的信息。

  此外,也有医生指出,Watson没有在医院里进行过长期的双盲测试。迄今为止,没有医院进行过将Watson长期后台运行,并让医生正常看病,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后对比双方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效果。同时,缺乏对使用过Watson进行诊疗的患者的长期随访,也使得它的效果看上去疑窦重重。

  IT从业者中则有人指出IBM野心太大,Watson作为医疗AI,训练基础并不扎实便高调开售,最终从浮云上跌下来并不意外。

2018-10-26 07:44:19浏览7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