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友群里的骗子,是怎么给人“下套”的?这5个套路你该知道

2018-10-22 10:04:01 39深呼吸

点击上方蓝色微信名↑↑

关注39深呼吸,看到不同寻常的医药健康深度内容

这个世界,最容易给你造成伤害的,往往是你最信任、和他/她最有共同话语或遭遇的那个人……

「久病成医的我,万万没想到有一天居然也被骗了!」老王对被骗一事愤愤不平。

家住湖南衡阳的老王是在5个月前,被一起看病的朋友拉进所在的「病友群」,在这个有着三四百人的群里,聚集的都是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

群公告中,赫然标明了该群是由「国医大师李教授」创建,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无法「断根」的慢性疾病,「李教授」可以通过自己独创的中医汤药疗法,药到病除,不但节省了大量的医药费,还能免受西药的「毒害」。

在群里面,「李教授」会时不时地把自己治疗「成功」的案例上传到群中,「李医师医术高超,我在那吃了一个月,血压就稳定下来停了药」,「我吃了两个月,血糖已经完全恢复正常了,李教授太感谢你了!」一条条醒目的标题,也让老王心动起来。

捏造虚假案例是江湖郎中常用的伎俩。|图:quanjing.com

在向「李教授」诉说了自己的病情后,「李教授」给他推荐了自己的汤药剂,「先吃一个月,费用也就2000元,『李教授』说就能断根了,我就给他打款买了药。」

没几天,药就寄来了,在喝了几天后,老王突然感到不适,心慌心悸,怕是药有问题,「我就找『李教授』问了下,刚开始他说是正常反应,我就恐吓他说我有中医的朋友,我让他来看,如果是药的问题会报警。」

之后,「李教授」不再回答老王的任何问题,现在已经把老王踢出病友群。

随着网络的无所不在,生活中「同病相怜」的陌生人在网上也有可能相识,「病友群」也就相应而生。

论坛、QQ群、微信群,几乎所有病种都有涵盖,得了同种疾病的病友聚在一起,交流经验,抱团取暖本是件好事,但却有人打着「病友」的幌子,潜伏在这一个个网络「病友群」中,大肆行骗。

「尤其是这几年,骗子开始混入实名登记的病友QQ群、微信群,在与病友们的私聊中变相卖药。」某广州三甲内分泌科主任透露,即使在自己科室建立的微信「病友群」中,每个月都要定时清理一批发广告、散布谣言的病友,更不敢想象由患者自发建立的「病友群」了。

「病友群」10个病友7个托儿?

河南省鹤壁市的李娟在一个星期前,才惊觉自己被微信「病友群」里的「病友们」骗了。

李娟在两年前患上了顽固的皮肤病,求医问诊了很多医院但一直没有治愈,便决定加个「病友群」,向病友们求招。「在病友群里面看到有网友发信息说,有祖传秘方药水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皮肤病,而且还有网友在群里面回应使用前后的对比照片。」李娟说,「看到这些我才信以为真,花200多元买了两瓶。」


卖药网友的微信朋友圈截图。

很快,李娟就收到了用白色药瓶装的药水,瓶身上没有任何的配料介绍,也没有使用说明,不得不和卖药的网友再次联系询问使用方法。

「这两瓶药水,一瓶闻起来有股跟醋一样的酸味,另外一瓶则是发黄的药膏,也带有一股刺鼻的气味。」李娟犹豫不决,但对方一再保证不会有任何副作用。在使用前,李娟腿上的皮肤只是凹凸出来一块,但在使用了这两瓶药水一个星期后,皮肤周边不仅出现了红色的小疙瘩还有化脓的迹象。

李娟一看病情加重,立即停止了使用,并到医院咨询医生,医生明确告诉李娟,这个「三无」产品中含有刺激性、过敏性的成分,导致李娟病情的加重。

李娟展示在「病友群」购买的白瓶药水,瓶身上没有任何信息。|受访者供图

随后,李娟再次联系卖药的网友,却发现自己已经被对方拉黑。「被骗了200多块钱还是小事,但用了它们的药后,病情还加重了,让我最气愤。」李娟生气地说道。

在网上搜索「病友群被骗」「病友圈骗子」等关键词,会出现十几页的结果,尤其是近几年,微信群的出现,存在管理不严等原因,「骗子们」更加张狂。

从西京医院退休后,目前在北京一家医院工作的著名整形外科教授郭树忠也遭遇过。2018年7月30日,通过微博发布的一篇《警惕互联网时代的新「医托」》中,郭树忠写道:

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以为信息更加多样和透明化了,医托便会失去生存的土壤和空间。但最近我发现我的判断是错的,因为在我的耳再造患者群里,我发现了不止一个医托,只不过他们利用高科技手段把自己重新包装了一下而已。

为了提醒患者不要上当受骗,他特意「关注」了「网络医托」们的动态,并进行了研究和梳理。

为什么患者会那么信「病友群」里的人?甚至胜过自己的主治大夫、伴侣、子女?39深呼吸(ID:shenhuxi39)发现,这些「病友群」的骗子都有一些固定的套路——

1、假扮患者或患者家属,在群中描述病情,以赢得其他患者的信任;

2、将自己这类病情说得很严重,制造恐慌;

3、适时推荐「治好」自己的「神医」或「神药」;

4、联合多位「病友」一起宣传,让其他病友信以为真;

5、出现问题后,马上将对方拉入黑名单,强行退群。

「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病情迟迟无法断根,长期忍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来说,很难不被这些套路欺骗。」

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系教授常章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外,这些江湖郎中在「病友群」里,最喜欢将中医药当做骗人的工具,但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治疗,每个患者致病原因不同,程度不同,简单的一个方子绝不能「包治百病」。

公立医院、科室、医生建「群」最靠谱

39深呼吸(ID:shenhuxi39)总结目前市面上的「病友群」,发现主要有四大类型,除患者自发建立外,还有社会公益组织主导建立、药企主导建立和各大公立医院、科室、医生建立的「病友群」,最后一种「病友群」由专业人士参与,由医院「背书」的管理模式,最受患者的欢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医生刘月明的通讯录里有3个群,群里基本上是疾病相同的患者,症状问题差不多。「让他们加入群是因为一对一交流太费时间,在群里面可以集中回答,此外一些老病友还能帮助解答一些问题。」

刘月明认为建立「病友群」后,不但有助于集中管理病人,还能让病友之间互惠互助,帮助极大,但并不是每个提出添加好友的刘月明都会通过,「添加的基本上都是自己曾经看过的病人,需要长期随访管理的,这样才有意义,一些远地的,或者随机加入的一般都不适合入群。」

但并非所有的医生都愿意建立「病友群」或加入「病友群」。一来是时间不够,二来对隐私、安全性有担忧。

医院建群更具专业性。|图:originoo.com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刘佳勇医生就是其中一员,「『病友群』的管理尤为重要,谁来管理?谁能管理好就是一个大问题。此外,很多病友希望在通信工具上得到明确的治疗建议,但医生很难通过通信工具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也很难给出权威的治疗方案。」

一旦患者把医生的建议当做治疗依据,对医生来说风险较高,因此,更多的情况下,医生更愿意在「病友群」或公众平台上发布科普文章,帮助患者提升相应的医学知识。

「病友群」被骗后,监管责任难厘清

业内人士表示,「病友群」中病友的言论具有不可控性,因此,像医托、卖药、商业广告等行为一直无法得到解决,病友上当后的维权更是艰难。

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向39深呼吸(ID:shenhuxi39)解释,这是因为医疗机构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网络属于网信办管理,而广告、医疗咨询公司则属于工商部门管理,这种多部门监管的形式极易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在网上搜索「病友群」,出现一百多万条结果。|网络截图

在「病友群」中,除了管理员定时清理、制止相关不法行为外,建立公正、高效的查处患者投诉的执法机制也非常必要。如今活跃在「病友群」的骗子,一旦出事,要不把上当的病友拉黑,要不被管理员退群,行骗付出的代价太小。

而目前,只能建议病友自己擦亮双眼,一名三甲医院的医生指出,患者在求医问药时,一定要非常熟悉互联网的操作,如果不熟悉,不要轻易进行金钱交易行为,但凡涉及购买、金钱交易的「病友群」应及早退出,避免上当。

(根据受访者要求,本文除专家外均为化名)

(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