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权威发布

诸国本:民族医药要理性发展

举报/反馈
2008-08-05 13:02:0039健康网

  二、产业如何进步

  当下的诉求:振兴发展

  39健康网:请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民族医药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民族医药产业现在的发展又如何?

  诸国本:民族医药产业产生可以以民族企业的诞生为标志来说起,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全国大搞中草药运动时期。当时的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门诊量激增,医生不但要看病,还要自己动手配药、粉碎、制丸、包装甚至发药。为了满足藏医药使事业的发展,1964年西藏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藏药厂。1982年,由中国药材公司筹划并投资,在内蒙古通辽建立了第一个蒙药厂。这是民族药业的起步时期。到了90年代初期,一批的民营企业发展起来,这个时期建立的药企有奇正(1993)、金可(1996)等等。现在我国共有民族药企150家,可生产药品800多个,主要涉及藏、苗、维吾尔、傣、彝等6个民族的民族药,年销售额90多亿。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民族药企大多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龙头企业还是很少的,而且面临很多方面的问题。

诸国本:民族医药要理性发展

原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布赫先生题词

  39健康网:民族药的开发情况如何?进入国家药典的有多少种?各是什么?

  诸国本:中国的民族药药材资源约八、九千种。20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中国药材公司牵头,作过一次中药资源普查,我国的药材资源共12807种,扣除中药资源4000种左右(即《本草纲目》1892种加《本草纲目拾遗》900种再加近百年来新补入本草的中药1000余种),余下的近9000种均为民族药,约占全国药材资源的70%。

  民族药的开发主要是中成药,这可以分成3类,第一类是经方药,来自文献古籍,以藏药为代表,例如藏药处方集《藏药方剂宝库》,收录记载藏药古典方剂4500个,目前生产的珍珠七十味、仁青常觉、仁青芒觉、坐殊达西等,都是藏医的传统药方。第二类是验方药,由民间单方验方组成,以苗药为代表。这些是民间习用的屡试屡效,原来以单方和鲜药为主,经过一定的药物研究和临床试验之后筛选出来的。这方面的资源,各地的草医手中还有不少。它的特点是单味药多、小复方多,就地取材,公益简单,成本较低,曾经是药物开发的一个捷径。第三类药是时方药,是当代的药物学家以民族药材为基础,以现代化的西方的研究方法开发的新药,药品一般以主治功能来命名,药学家好进行评审,患者好记,容易被市场认可,但是有的民族医药学家认为它不够地道,在法理上有待进一步推敲。民族药成药的开发情况是这样的:全国的中成药约9000余种。民族药的国家标准共计1209个,其中药材313个,成药896个。其具体情况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从1977年版开始,在收载“中药药材”中开始包括少数民族药材,在中药成方制剂中包括少数民族成药。这是《中国药典》第一次出现民族药的概念。在2000年版《中国药典》中,收载民族药药材5种,民族药成药30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民族药31种,其中藏药16种,蒙药11种,蒙藏合用药1种,傣药2种,景颇族药1种。

  1997年6月19日,卫生部公布了藏药部颁品种批准文号200种。1998年10月1日,卫生部公布了维吾尔药部颁品种批准文号87种。1998年11月1日,卫生部公布了蒙药部颁品种批准文号143种,另有蒙药药材57种。这一点,有人理解为民族药的国家标准只有藏药、维药、蒙药三种。

  其实,到2002年12月,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经专家评审将435个民族药地方标准转为国家标准,其中包括藏药106种、傣药35种、蒙药50种、苗药154种、维药9种、彝药81种。至此,民族药的国家标准共计1209个。其中,民族药的成药共896种,即:藏成药322种,蒙成药204种,维成药96种,傣成药37种,苗成药154种,彝成药81种,蒙藏合用成药1种、景颇族成药1种,另加民族药药材313种。

  总的来讲,在药物开发成本越来越高、周期越来越长、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的今天,从民族药中寻找资源进行开发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也可以改变我们国家仿制药多于研发的新药、药品出口方面原料药多于成药的局面。

  但是现在的开发利用有所进步,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可以集中到这个领域来,使我们在这方面的潜力得到充分地突显。

  39健康网:具体来几讲,怎样让民族药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诸国本:第一个就是一定要遵循民族医药的发展规律,以医带药,这才是民族医药生命所在。对药品安全和效果的研究,西医有西医的标准,民族医有民族医的标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在民族医药理论和经验的指导下 来研制和生产药品。要尊重和信任我们自己的创造。民族医药是民族地区的群众和医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和应用的,如果只是为了短期内的利润和产业的发展而单方面的发展药品生产,废医存药,那么失去临床实践这个活水域源头,最终它也是会枯竭的。所以首先要做的是要弘扬整个的民族医药文化,不断地挖掘整理这些文化遗产、改善民族医的从业条件、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民族药绿色无污染、药效高、毒副作用少的优点能够保留下来,这样我们的经济效益才有长期的保障。

  39健康网: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生态环 境正在恶化,而民族药的主要来源就是野生的动物、植物和矿物,这一问题对民族医药的发展有多大影响?该怎样解决?

  诸国本:这正是我要讲的第二点,要特别强调加强药源的管理,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说我们自己的药材资源总量丰富,其实也不是特别的准确,我们的药材资源主要集中在北纬30℃,就民族药材来说,云贵高原那还比较丰富,但是大部分的民族地区生态都很脆弱,植被本身就少,用来开发利用的药材就更是少之又少了,一冬虫夏草、雪莲、红景天、麝香虎骨、犀角这些药材都濒临或者已经绝种了,就算证明了它们都有显著的疗效又能怎样呢?它们已经没有了,而发展替代性药物又不是简单的短时间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反思的一点是:大力提倡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但是产业发展所依赖的基本条件——“丰富的、可持续供给产业发展的药材资源”是否满足呢?我们拿什么去“走向现代化”“走向国际化” ?第三点是:我们发展民族医药是不是可以找到更多的替代性药源或者通过人工养殖和栽培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替代性药和人工培育的药材的药效要受到质疑,而且政府或企业在鼓励和大规模发展这一产业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以绿色工业来消耗绿色,以绿色的名义来破坏绿色。

  39健康网:绿色工业消耗绿色具体怎么讲?

  诸国本:就是说野生的草药资源要栽培,但也要控制规划,不能过度地无序地扩张,千万不能以成片的草药种植代替自然林木的生长,凡是能散点播种的尽量散点播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得保持生态的多样性,维持生态的平衡,所以发展规模的问题一定要经过反复地论证,不能以自然生态为代价,这样发展就成了饮鸩止渴,竭泽而渔。

2/3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