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卵巢癌偷袭新女性 七成患者发现时已处晚期

  据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妇产科主任吴小华介绍,卵巢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肿瘤,通常被称为女性“沉默的杀手”,因为这种疾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也难以被人发现,一旦发现近七成患者已处于晚期。

  据介绍,卵巢癌的发生率,在我国约占所有卵巢肿瘤的5%,近年来其发病率一直在上升,死亡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

  卵巢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发阶段在40-70岁,其中以45岁以上绝经前后的中年妇女最为多见,但20岁以下少女也有发生。

  另外,生活富足地区的女性发病率高,可能与饮食中脂肪含量,特别是动物脂肪含量高有关。根据近年有关调查显示,越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妇女,患卵巢癌的越多。吴小华指出,这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不生育易患卵巢癌

  如今,忙于工作和事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丁克一族”,殊不知,这种不愿生育的后果就可能为女性的健康带来隐患。

  吴小华说,卵巢癌虽然目前病因并不完全明确,但据流行病学调查,卵巢癌的高发和女性是否生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如果不进行生育,必然增加排卵的次数,女性每一次排卵和修复过程对卵巢上皮都有伤害,很可能因此引起卵巢上皮基因突变而导致癌变,形成卵巢上皮癌。

  而妊娠期间卵巢停止排卵,产后哺乳期卵巢也有一段时间不排卵,因此生育过程能让卵巢得以暂时休息和养护,减少对卵巢的伤害,降低癌变机会。

  另外,卵巢癌的发生还可能和遗传有关,就是家族中有人得过卵巢上皮癌或者乳腺癌,如果是两个以上的直系亲属得了卵巢癌或乳腺癌,则患卵巢癌的风险就会增加。

  易和其他疾病相混淆

  说起腹胀、腹痛等症状,多数人认为是消化系统出了问题,几乎很少人会把它和卵巢癌联系在一起,而这往往给患者带来治疗上的误区。

  据介绍,卵巢深居盆腔内部,用手按压腹部根本无法触摸到肿块,但随着瘤子不断增长,肿块会压迫肠子,进而感觉腹部饱胀,并出现腹痛、腰围变粗等。拖延不治者,还表现食欲不振、四肢乏力和身体消瘦

  吴小华说,在门诊中经常遇到很多女性将腹胀当成消化道疾病治疗,看了内科,再看消化科,甚至是中医科,却很少想到去妇科检查,结果耽误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卵巢癌的机会。

  因此,吴小华提醒,如果是45岁以上的女性长时间感觉腹胀可要小心了,最好及时到妇科检查一下,以排除卵巢癌的可能。

  普通妇科查体难发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也有一些人把普通的查体当作预防疾病的“保护伞”,不过,这个普通的“保护伞”并不见得能让人发现卵巢癌。

  “目前,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没有一个理想的手段。”吴小华说,妇科查体时做的子宫抹片并不能检出早期的卵巢癌,而一般的盆腔检查也未必有监察癌症病发的作用。

  因此,妇女们不该单凭妇科检查作为健康指标,而要小心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变化,妇女闭经后,如腹部无故感到不适、肚胀,近亲中曾有患卵巢癌、乳癌等病史,宜尽早求医,接受进一步详细检查。

  早治和晚治区别极大

  发病原因不完全明确、早期没有症状、几乎谈不上预防措施,这几点使得卵巢癌更加让人恐怖。

  不过,最新的研究表明,早期卵巢癌也有一些特异的症状,并非无迹可寻。有些专家认为,腹部肿胀、饱胀感、胀气尿频、尿急;恶心、消化不良、便秘腹泻;月经紊乱、性交疼痛;疲劳、背痛等都应当看作是卵巢癌的早期症状。

  吴小华说,作为45岁以上都市女性更应该重视上述异常,这些症状一旦持续两周以上,首先就应该考虑到妇科检查一下,在排除卵巢癌的可能后再去看其他科室

  “越早发现,治疗结果越会理想。”虽然卵巢癌的死亡率很高,但吴小华还是强调,早治和晚治区别极大,在卵巢癌未扩散到卵巢以外之前,其5年存活率可达80%以上,但当卵巢癌扩散以后,其5年存活率将下降到20%以下。

  因此,吴小华提醒,女性最好能一年做一次检查,检查主要是结合肿瘤标志物、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来筛查卵巢癌。

(责任编辑:郎成林)

2008-07-28 09:45:00浏览1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严明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过敏性结膜炎什么症状
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主要体现在眼部瘙痒、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等方面。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缓解眼部不适,保护眼部健康。1、眼部瘙痒:眼部瘙痒是过敏性结膜炎最突出的症状。当眼睛接触到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入侵物并启动免疫反应,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刺激眼部神经末梢,导致眼部出现剧烈瘙痒感。患者常难以忍受,不自觉地用手揉搓眼睛,试图缓解瘙痒,但这往往会进一步加重眼部损伤和炎症。2、结膜充血:结膜充血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在过敏反应过程中,眼部血管扩张,血液流量增加,致使结膜呈现红色。可表现为整个结膜弥漫性充血,也可能以局部充血为主,尤其是睑结膜和球结膜更为明显。充血程度与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相关,严重时眼睛看起来布满血丝,十分红肿。3、分泌物增多:过敏性结膜炎会导致眼部分泌物增多。分泌物一般呈白色、丝状,质地较为黏稠。这是因为炎症刺激使结膜杯状细胞分泌黏液增加,同时炎症细胞渗出,与黏液混合形成这种特殊的分泌物。患者晨起时可能会发现分泌物糊住眼睛,睁眼困难,需清理分泌物后才能正常视物。若怀疑出现过敏性结膜炎症状,不要自行随意用药。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以减少尘螨等。同时,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眼科就诊,通过眼部检查等,明确诊断。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方法
中医治疗过敏性结膜炎主要有中药内服、中药熏洗、针灸治疗、穴位按摩等方法。这些方法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1、中药内服:中医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若属风热犯目证,常用银翘散等方剂,以疏风清热、退翳明目,缓解眼部因风热之邪侵袭引起的痒痛、畏光、流泪等症状。2、中药熏洗:选用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功效的中药,如野菊花、金银花、蝉蜕、防风等,将这些中药加水煎煮后,趁热用其蒸汽熏眼,待水温适宜时,再用药液清洗眼部。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蒸汽和药液直接作用于眼部,能起到疏风清热、消肿止痛、止痒的作用,改善眼部不适症状,促进眼部炎症的消退。3、针灸治疗:选取眼周及相关经络上的穴位进行针刺。睛明穴位于眼部,针刺此穴可直接疏通眼部经络气血,缓解眼部症状。攒竹穴、丝竹空穴等也常用于治疗眼部疾病,通过刺激这些穴位,调节眼部经气,起到祛风清热、通络止痛的效果。4、穴位按摩:通过按摩眼周穴位,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增强眼部抵抗力。按摩时,用手指指腹轻轻按压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摩1-2分钟,力度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注意观察眼部症状变化,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及时就医。日常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减少过敏的发生。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可记录日常生活中与过敏发作相关的因素,以便更好地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过敏性结膜炎的复发。
李家礼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过敏性结膜炎发作时,会影响视力吗
过敏性结膜炎发作时,通常情况下短时间内不会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过敏性结膜炎是结膜对外界过敏原产生的超敏反应,主要累及结膜组织,一般以眼痒、眼红、流泪、分泌物增多等为主要表现。在多数轻症发作时,病变主要集中在结膜。结膜作为眼球表面的一层黏膜组织,虽出现充血、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但由于其不直接参与视觉形成过程,所以基本不会干扰光线正常进入眼内聚焦成像,视力也就不会受到显著干扰。患者此时仅感受到眼部的极度不适,如眼睛瘙痒,频繁揉眼,结膜充血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眼红,同时伴有黏性或水样分泌物增多,这些症状虽恼人,但对看清物体影响不大。另外当过敏反应较为剧烈、持续时间较长或未得到及时有效控制时,就可能累及角膜等邻近结构。角膜是眼睛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受累,如出现角膜上皮点状脱落、角膜水肿,就会使光线折射发生紊乱,进而影响视力,导致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此外,患者因眼部不适而过度揉眼,也可能造成角膜擦伤,进一步加重对视力的不良影响。若患上过敏性结膜炎,切勿自行随意用药。应及时前往眼科就诊,医生一般会根据病情开具抗过敏眼药水,如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其能选择性地阻断组胺H1受体,有效减轻眼痒等过敏症状。同时,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像花粉季节减少外出、保持室内清洁等,还需注意眼部卫生,勿用手揉眼,以防加重病情。治疗期间,按医嘱规律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樊小娟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真菌性结膜炎用什么眼药水比较好
真菌性结膜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那他霉素滴眼液、氟康唑滴眼液、伊曲康唑滴眼液等眼药水。若出现眼睛红肿、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怀疑是真菌性结膜炎,应及时就医进行眼部检查、角膜刮片检查、真菌培养等,以明确诊断。1、那他霉素滴眼液:那他霉素是一种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对曲霉菌、念珠菌等常见的引起真菌性结膜炎的病原体有较强抑制作用。那他霉素滴眼液可直接作用于眼部感染部位,有效控制真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眼睛疼痛、瘙痒、红肿等症状。2、氟康唑滴眼液:氟康唑属于三唑类抗真菌药,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氟康唑滴眼液能较好地渗透到眼内组织,在眼部感染部位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对治疗真菌性结膜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杀灭真菌,促进眼部炎症消退。3、伊曲康唑滴眼液:伊曲康唑为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能干扰真菌细胞膜中麦角固醇的合成,影响真菌细胞膜的功能和结构,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伊曲康唑滴眼液可用于治疗多种真菌引起的结膜炎,其在眼内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能够持续发挥抗真菌活性,对控制真菌性结膜炎病情发展有积极意义。日常应注意眼部卫生,不要随意用手揉眼睛,尤其是在接触可能被真菌污染的物品后。在农业劳动、园艺工作等容易接触真菌的环境中,可佩戴防护眼镜。保持眼部清洁,使用干净的毛巾擦眼。若患有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如足癣、股癣等,要积极治疗,避免交叉感染至眼部。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类眼药水,以防眼部菌群失调,增加真菌感染风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