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调皮爱捣蛋,到底是不懂事还是多动症作祟!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听得诸如这样的谈话,“这个小孩太调皮了,好像有多动症”。然后,一连串的问号开始不断萦绕在父母的心间,多动症到底是什么?我的宝宝是不是有“多动症”?该怎么办?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徐正莉表示:儿童多动症并非智力有问题,除中医治疗外,心理疏导和音乐干预也对其有所帮助。

孩子好动就是多动症?符合5条标准,就是得病了!

你的宝宝有这5种表现吗?

徐正莉主任介绍,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多动症的儿童常有5种表现:

1.注意障碍。表现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容易分散;听课不专心,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容易被外界刺激而分心。

2.活动过多。从幼儿起已有所表现,整日动个不停,乱爬、乱跳、不能静坐片刻;上学后表现在课堂上或作业时静不下心来,在坐位上不停扭动,或上课时做小动作,咬指甲、刻课桌,切橡皮,或东张西望,影响课堂秩序;下课后东奔西跑,手足不停或乱冲乱撞。

孩子好动就是多动症?符合5条标准,就是得病了!

3.冲动任性。表现为性情急躁,好发脾气,做事杂乱无章,有冲动性、攻击性行为,如不能耐心等候,常干扰他人活动;办事缺乏思考,不顾后果,甚至破坏东西,打架斗殴、惹是生非,提问未完就抢着回答。

4.行为改变。表现为动作迟缓,作业久久不能完成;情绪容易波动,喜怒无常;办事有头无尾,自控能力很差,受到挫折难以耐受;与同伴相处困难,不能遵守活动规则,不听劝告,不听教导,即使打骂也无济于事,甚至产生反抗心理。

5.学习困难。学习困难是多动症的后果,由于上课听不进,作业做不完,写字乱涂画,计算常出错,致学习愈来愈困难,结果成绩不稳定,经常不及格或逐年下降,但儿童的智力并不落后。

孩子好动就是多动症?符合5条标准,就是得病了!

心理发育尤其重要,长辈言行身教需注意

儿童多动症患者中,半数在4岁前起病,男孩发病较多,男∶女为4~9∶1,超过三分之一患儿伴有学习困难和心理异常。据徐正莉主任介绍,多动症具有发育特点,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轻微脑组织损害(如妊娠时病毒感染、服药、围生期缺氧、母亲孕期的影响、新生儿窒息、脑缺氧、脑损伤、产伤、剖宫产、过期妊娠早产、产钳助产、产后感染以及外伤等);遗传因素;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糖代谢障碍、铅中毒(铅中毒容易引起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好,脾气坏等);心理因素等。

徐正莉主任提醒,因为儿童心理发育不成熟,如在此期间,家庭关系不和睦,动辄打骂或在学校受不当体罚及歧视等都将使孩子受到重大精神创伤,可导致抽动或多动等行为异常。而长辈管教不当,溺爱、百依百顺,也容易使孩子任性、骄横,不愿或不能自控。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苛刻、粗暴,将会造成长期过分心理紧张,情感压抑,出现行为紊乱。

孩子好动就是多动症?符合5条标准,就是得病了!

阳动有余、阴静不足,不妨加一味“音乐沟通”方

徐正莉主任认为,儿童多动症中医的病因归结为阳动有余、阴静不足。辨证分型主要包括肾虚肝亢型、心脾不足型、痰火内扰型。肾虚肝亢型的治疗主要以滋阴潜阳,宁神益志为主,方药可选择杞菊地黄丸加减;心脾不足型以养心安神,健脾睿智为治法,适当应用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而痰火内扰型则需清热泻火,化痰宁心,选黄连温胆汤加减为佳。徐正莉主任强调,方药配伍加减应根据个人体质进行调整,不能一概而论。

除中药内服、食物疗法外,中医穴位贴敷也有一定帮助,同时心理疏导和音乐干预能起到治疗催化剂的作用。

徐正莉建议,每天听30分钟养心、养肝的五行音乐,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性情,让孩子感受到静其实很容易做到。而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神思涣散的孩子,则建议父母每天有个腾出部分时间与孩子进行互动交流,让将心里的所思所想得到倾诉,逐渐过渡这个阶段。

2017-06-14 13:59:59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甲型流感会导致腹泻吗
甲型流感有可能导致腹泻。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然而,在部分患者中,甲型流感病毒也可累及胃肠道,引发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甲型流感病毒入侵人体后,主要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复制繁殖,进而引发呼吸道炎症。但病毒有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或直接侵犯胃肠道黏膜细胞,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一方面,病毒感染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致使肠道黏膜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失衡,过多液体分泌进入肠腔,从而引起腹泻。另一方面,病毒感染可能干扰肠道正常的蠕动节律,使肠道蠕动加快,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短,水分吸收不充分,同样会造成腹泻。此外,人体在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在对抗病毒的同时,也可能间接影响胃肠道功能,进一步加重腹泻症状。若怀疑感染甲型流感且出现腹泻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流感病毒检测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患者需居家隔离休息,避免交叉感染。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若腹泻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同时,按医嘱按时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缓解流感症状,促进身体康复。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预防腹泻的益生菌有哪些
【什么是抗生素相关腹泻?】抗生素相关腹泻是由肠道、消化道中的微生菌群不平衡导致的,这种腹泻症状大多是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副作用,原因是肠道蠕动快速、水分过多。抗生素相关腹泻通常会导致一天腹泻数次。【益生菌的定义】益生菌是一种有益的活体细菌和酵母,它们可以帮助提升免疫及消化系统的功能。虽然每个人的肠道中都含有特定数量的益生菌,而且益生菌的数量也会随个人体质、健康状况而有所不同,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缺乏益生菌会导致消化不良、营养素吸收率低等问题,影响身心健康。由于益生菌为健康带来的好处众多,所以现在很多食品都会添加益生菌或制成益生菌补充品,常见的益生菌有存在于人体小肠的乳酸杆菌及存在于人体结肠的比菲德氏菌。【预防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的益生菌】一般状况下,抗生素相关腹泻被认为是不需要特别治疗的小症状,只要腹泻个几天就会自然痊愈,但腹泻毕竟会给个人工作或社交生活造成困扰。因此有研究指出,通过恢复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可以有效预防抗生素相关腹泻。1.临床实验内容:有研究对数千位年龄在2周~17岁、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儿童、青少年开展了给予益生菌来预防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实验。实验组被给予乳酸杆菌、比菲德氏菌、链球菌或布拉酵母菌,而对照组则只给予治疗抗生素相关腹泻的药物,或完全不提供任何针对腹泻的处理措施。每个案的追踪期间为1~12周不等。2.研究结果:研究结果发现,不给予益生菌的患儿相较于使用益生菌的患儿,发生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几率高出11.9~28.5%,且未使用益生菌或接受任何腹泻治疗的个案有较高的几率出现红疹、呕吐、便秘、味觉失调、腹痛等副作用。【使用益生菌前您该知道的事】综合对益生菌使用的研究评估,鼠李糖乳杆菌、布拉酵母菌是治疗抗生素相关腹泻最有效的两种益生菌,然而在进一步研究确认前,为避免严重的副作用产生,免疫系统受损或较弱的儿童并不建议使用益生菌疗法。
张继舜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松花蛋和什么一起吃会腹泻
松花蛋与某些食物搭配食用,可能因成分相互作用、胃肠道刺激或细菌滋生等原因引发腹泻,主要包括寒性食物、高油脂食物、未煮熟的食物等。1、与寒性食物:松花蛋本身性质偏凉,若与同样性寒的食物如苦瓜、黄瓜、绿豆、螃蟹等一同大量食用,会加重胃肠道的寒凉程度。寒性食物易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蠕动加快,消化功能紊乱,进而引起腹泻。例如,螃蟹富含蛋白质,与松花蛋搭配食用后,在寒性刺激下,胃肠道难以充分消化吸收这些蛋白质,增加肠道负担,引发不适 。2、与高油脂食物:油炸食品、肥肉等高油脂食物本身不易消化,与松花蛋一起食用,会使胃肠道的消化负担显著加重。松花蛋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和碱性物质,油脂会阻碍其正常消化,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发酵腐败,产生气体和有害物质,刺激肠道引发腹泻 。3、与未煮熟的食物:松花蛋在制作过程中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等病菌,若与未煮熟的食物,如生菜、豆芽、溏心蛋等一同食用,会增加感染病菌的风险。未煮熟食物本身也可能存在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两者结合,会使胃肠道感染概率大增,引发急性肠胃炎,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食用松花蛋时,应选择新鲜、质量合格的松花蛋,确保其在保质期内且储存得当。食用前可将松花蛋高温蒸煮,杀灭可能存在的病菌。控制食用量,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若食用后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治疗。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来月经时腹泻是什么原因
来月经时腹泻可能与腹部着凉有关,也可能由疾病因素引发,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若经期腹泻严重、伴有剧烈腹痛、发热、大量便血等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B超检查、肠镜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月经期间身体较为敏感,若不注意腹部保暖,着凉后会使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消化功能,引起腹泻。在此期间应注意腹部保暖,可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腹泻症状。二、疾病因素:1、子宫内膜异位症:经期时异位的子宫内膜会出现周期性出血,刺激肠道,导致腹泻。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或进行手术切除异位病灶,如腹腔镜下异位病灶切除术。2、盆腔炎:盆腔存在炎症时,经期盆腔充血,炎症刺激直肠,可能引起腹泻。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克肟联合甲硝唑,或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等进行抗感染治疗。3、肠易激综合征: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精神压力、饮食等因素可诱发。经期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加上身体不适带来的精神压力,易引发肠易激综合征,出现腹泻。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止泻药物蒙脱石散,配合调节肠道菌群药物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改善。月经期间要注意饮食规律和卫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注意腹部保暖,根据天气增减衣物,避免着凉。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