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界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药界动态

化学原料药出口量减价涨

举报/反馈
2008-06-30 10:37:00

  出口增势依旧

  作为世界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能生产的化学原料药达1500余种。自2001年以来,原料药出口额以每年高于24%的速度增长。

  尽管原料药生产企业在2008年受到人力物料成本涨价、汇率浮动、奥运限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出口增长势头依旧。1~4月,进出口总额达78.9亿美元,同比增长29.12%。其中出口56.67亿美元,同比增长34.86%;进口22.23亿美元,同比增长16.48%。虽然1~4月出口总量下降9.55%,但均价上涨了49.1%,最终出口总额增长34.86%。

  有数据推算,全球每年的原料药市场大约为800亿美元,其中采购市场为300亿美元,中国几乎占据了世界原料药采购市场的一半份额。另外,一些大宗产品在全球市场处于支配地位,如VC、扑热息痛、青霉素工业盐、糖精钠等,短期内这一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国际价格也随中国价格上涨。中国医保商会预测,2008年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量可能会减少或降低增幅,但由于价格提升较大,出口总额将保持增长,预计超过20%。

  寻找新增长点

  今年1~4月,大类品种出口全线涨价。其中,VC出口2.88万吨,出口额为2亿美元,均价上涨98.21%;青霉素工业盐出口0.58万吨,出口额为1.14亿美元,均价上涨16.22%;扑热息痛出口1.56万吨,出口额为0.53亿美元,均价上涨15.96%。记者在本届展会现场看到,上述品种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扬。

  对此,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正海分析认为,价格变化是供求关系调节的结果,产能未得到释放,供应趋紧,价格上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在高位平稳运行。

  在保持传统大宗化学原料药优势的基础上,国内制造商积极寻求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全球仿制药市场发展迅速,专利药到期数量多,国内原料药生产企业可在发展仿制药制剂和研发专利到期药物原料药两种方式上寻求新的增长点。

  据悉,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FDA授予中国企业的II型美国药物管理档案(DMF)数量增长了近10倍,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企业的增长率。同时,在准备通过海外认证的企业中,国内原料药企业寻求产业和产品升级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除在品种创新、发展特色原料药和追踪专利到期药物的原料药研发外,国内药企还在工艺上求突破,形成布局错位,提升国际竞争力。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可祥在参会期间表示,该企业生产的几大品种实现了工艺上的提高,进而走出价格“红海”。

  贸易方式待改善

  一直以来,亚、欧和北美洲是我国原料药的传统出口市场,三大市场占我国出口原料药全部市场的比重高达88.9%,亚洲市场更是以41.3%独占鳌头。今年1~3月,我国原料药对三大市场的出口价齐升,出口额增幅均在40%以上。对美国、印度、德国、日本和荷兰这前五大原料药出口目的国,我国出口额占全部出口的比重在5.44%~13.95%不等。在出口量方面,除印度外,今年前3个月我国对其他四国的出口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另一方面,我国对伊拉克、塔吉克斯坦、拉托维亚出口额的增幅较大,反映了我国原料药出口市场在多元化上取得的积极成果,但贸易方式还有待改善。

  以西药原料药为例,进出口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比重达79.47%;进料加工贸易的比重为12.44%;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比重较小,只有2.18%。在三种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的平均价相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的平均价则是一般贸易的5倍左右。单就出口而言,一般贸易的比重更是高达86.7%,且1~3月一般贸易的出口平均价增幅最大(为49%);进料加工贸易增幅次之(为30%);来料加工增幅只有6%。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