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心脏手术台前的生死较量:他们也是“拆弹专家”

  五一之际,火爆大荧幕的电影《拆弹专家》让人们领略到这一具有专业技能的警察队伍:他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极强的心理素质和极高的专业素养完成拆弹。与时间赛跑,与自己较量,时刻在“玩命”,这就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在心血管疾病领域,主动脉疾病如腹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以及主动脉夹层等,则被称为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发病时它瞬间爆发,可致人猝死,抢救时间以分秒计算。在上海德达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疗院长孙立忠教授挂帅,组成多学科的德达团队,在大血管疾病和危重心脏病手术治疗领域屡攀高峰,为挽救患者生命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可以说,他们是一群活跃在生命线上的“拆弹专家”。

  主动脉疾病极其凶险专业团队迎难拆弹

  2017年5月6日,上海德达医院举办了百台心脏外科手术案例研讨会,以现场交流及线上直播的方式,向国内外的同行介绍了其百例手术的典型案例。作为一家成立近8个月的外资医院,上海德达医院的心脏团队已累计完成了逾100台复杂、高难度的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其中,超过80%是病情凶险的主动脉(大血管)手术。主动脉从心脏发出,根据行程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其中任何一处出现病变都会致命,而解决这些病变的最主要途径便是心脏外科手术。

孙立忠教授介绍德达100台外科手术的基本情况

孙立忠教授介绍德达100台外科手术的基本情况

  按人口比例保守估计,我国大血管手术应达到30万至80万例。然而,据《2015年中国心脏外科和体外循环数据白皮书报告》,中国主动脉手术共完成12828例,仅占总心脏手术量的6%左右。特别是我国每年新发20万例主动脉夹层病例,绝大多数患者因无法得到有效治疗而死亡,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目前,全国有近800家医院开展心脏外科手术,然而能够实施主动脉手术的医院却主要集中在几家大型医院,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中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国家,这也是上海德达医院确立将心血管疾病作为主要诊疗领域的考量之一。我们希望通过高水平的医疗团队和对国际经验的借鉴,为中国心血管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更多的人文关怀。”德达医疗首席执行官张文明博士说。

  团队协作,拆弹分秒必争

  在百台心外科手术研讨会上,德达心脏团队回顾几台特殊的手术时,仍难掩激动。第一台手术是马凡综合征主动脉根部巨大动脉瘤切除、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由于该患者是非常罕见的“熊猫血”血型,在人群中比例不足千分之三,同时血液中还存在不规则抗体。因为血型稀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备足手术可能需要的用血量;即使备足了血液,因为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输血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困难摆在眼前,但德达心脏团队接受了挑战,在做好完整预案的前提下,手术过程实现全程未输血,患者康复顺利。

  另一个手术案例则充分体现了德达的“拆弹速度”。这是一起急性主动脉夹层抢救案例,也是主动脉疾病中最为凶险的一种 – Debakey II 型。升主动脉血管内膜被升高的血压撕开一个破口形成血管壁的夹层, 情况非常危急。从救护车驶入医院大门到完成术前准备进入手术室开始麻醉,仅用时30分钟,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德达心脏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深知,每提前一个小时,因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导致的死亡率就会下降1%。在已完成的100例外科手术中,就有6例类似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救治。

  在上海德达医院完成的逾100例高难度手术中,45%为二次或多次手术。其中,1例为第四次手术,1例第三次换双瓣,1例急性心梗后室壁瘤合并室间隔穿孔,均抢救成功。患者的各项预后指标也引领行业水平:约71%的患者于术后8小时内拔除气管插管,35%的患者于术后24小时内转出重症监护室(ICU),30%的手术全程未输血。

  “我们的‘心脏团队’跨越各个科室,除了心内和心外科,还包括介入影像、麻醉科、体外循环科以及护理团队。作为一个整体,心脏团队为患者提供整合的医疗服务。因为我们能够专注的以患者为中心,最迅速的调动可利用的院内资源,我们在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拔管时间、快速康复等各项主要指标上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上海德达医院医疗院长孙立忠教授骄傲地说道。孙立忠教授是中国主动脉外科学科带头人,他曾自主研发术中支架人工血管和输送装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应用这项发明创立了孙氏手术,临床称为“主动脉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开创了我国主动脉疾病治疗的新领域。

  医者仁心成就职业素养不惧拆弹只为初心

  在上海德达医院完成的100例外科手术患者中,有一部分属于手术高危人群,手术风险极高,他们四处求医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进行手术。“上海德达医院的建立,为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解决看病难问题提供了又一可靠、优质的保障。”上海德达医院外科主任刘建实教授说。刘建实教授擅长复杂的心脏病手术和婴幼儿先心病,成人先心病,瓣膜病等疾病的诊治。

  德达心脏团队的医师们多来自国内三甲医院及海外医院,带着对职业的理想走进了上海德达医院。在医院行政管理和医疗管理双线并行的体制下,医生只需聚焦于患者和临床,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放弃三甲医院体制选择加入上海德达医院的刘巍教授现担任上海德达医院心外科主任及医疗事务部总监,他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尝试,给中国医疗的改革事业提供一些探索性的意义。在这里,我可以专心“拆弹”,患者也能够有品质的接受治疗。这是我作为一名心脏外科医生的初心。”

  上海德达医院在迅速成长进步的同时,也不忘反哺社会。自成立之初便设立了德达心康公益基金。该基金的一项重要用途便是为患有先心病的孤儿、贫困儿童及成人弱势群体提供慈善医疗救助。

2017-05-10 22:27:05浏览7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