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结直肠癌靶向药物纳入山东医保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是全球各国家的主要致死原因。目前,结直肠癌发病率在中国恶性肿瘤中位列第四,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由于对疾病知晓率较低,导致患者早期诊断率低,治疗现状不容乐观;同时,由于高昂的治疗费用,给很多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正确认识结直肠癌?如何防治结直肠癌?如何缓解结直肠癌患者的经济压力?”已然成为不少市民关心的热点。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王秀问教授和山东省立医院普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主任李乐平教授针对这一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提倡早期筛查进行规范治疗

  结直肠癌有啥早期信号?是否可以做到早发现?

  王秀问教授介绍,93%的结直肠癌来源于腺瘤(一种癌前病变),从腺瘤发展到癌需5到7年。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多数无症状,但会有少量出血,不易被发现,而有症状患者在就诊时多是中晚期,有的已经转移或合并许多并发症,预后差。因此,“早期筛查是遏制结直肠癌高发的有效措施之一,也符合肿瘤的三级治疗原则。”积极开展无症状人群普查,发现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并进行规范化治疗,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提高大肠癌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关键

  正视个体差异实施精准治疗

  “结直肠癌的治疗与肿瘤分期有关,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李乐平教授介绍到,结直肠癌患者存在个体性差异,一旦确诊为晚期结直肠癌,应先进行RAS基因检测,检测为RAS野生型的患者,可以在初始治疗时选择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从而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只有实施个体化的精准医疗,针对不同病人选择适合他们的药物,才能提高治愈率和病人的生活质量。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了精准及个体化治疗时代,而RAS基因检测帮助实现了精准治疗这一目标。

  靶向药入医保降低用药门槛

  为了减轻患者的巨大经济负担,降低用药门槛,2017年,西妥昔单抗等靶向药物纳入了山东省大病保险报销项目,患者使用西妥昔单抗的花费超过2万元就可以报销;超出2万的部分,给予60%的补偿;一个医疗年度内,职工大病保险资金每人最高给予20万元补偿。此外,大病保险与中华慈善总会西妥昔单抗慈善援助项目可以对接,使患者只需要支付两个月大病保险报销后的用药费用,符合慈善援助要求的患者可以申请慈善援助,审批成功后即可获得两个月的援助(第一阶段),如患者继续购买一个月的药物,又可以获得三个月的援助,继续购买可继续获得援助(循环阶段)。

  对于结直肠癌患者,这一举措切实降低了患者用药的门槛,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确保患者的持续用药,最终可极大地延长患者的总生存。

2017-04-18 10:55:24浏览9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