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北京医改实地走访:去医院看病正在迎来这些改变!

  北京新医改4月8号开始正式实施,以往大家对于我国医疗环境印象都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实行“一升两降”后的各级医院都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对我们看病又将会产生哪些影响?且让我们一起去实地看看!

  一级医院:本市户籍60岁以上居民免普通门诊费

  坐标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大早,前来看病的居民明显较之前多了一些。

5

  “老大爷您是挂号吗?”社区引导人员正在自助挂号机旁边前进行指导,帮助老年人挂号。

  据了解,此次医改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北京市户籍居民,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挂普通门诊免费。引导人员正在熟练地为本地的一位老大爷挂上了号,并详细地向他解释挂号不收费的原由。而这样的画面,在当天上午十分常见。

3

  通过实地走访可以看到,很多人似乎对于改革的医事服务费还不是很清楚,而社区,包括二甲,三甲等医院都安排了相关人员进行引导,现场咨询,还有发放资料,放置宣创册等。为前来就诊群众的答疑解惑。

  医事服务费的调整对于挂普通号的患者可能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想要挂专家号,甚至是知名专家号,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没有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患者。

1

  在社区医院中就看到了,持异地医保卡的就诊人群,医事服务费属于诊察费,需要在本处全额交费,能否报销,还需要咨询当地医保。也就是说如果是外地患者看病,报销比例是按患者当地医保报销比例执行。

  二级医院:患者符合条件可享受2个月长处方

  坐标北二环,平安医院,进入医院门诊处可以看见为了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公告,里面介绍“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四类慢性疾病稳定期常用药品,统一大医院与社区的药品采购和报销目录,符合条件的患者在社区可享受2个月的长处方便利。”

4

  而在另一侧出诊单元适宜门诊量的核定说明中,亦有规定例如,妇科门诊适宜门诊量40人,人均就诊时间8-15分钟,最低就诊时间8分钟。

  在推进分级诊疗的过程中,二级医院也是充分展示自身优势,吸引附近看常见病、普通疾病的人群,以及一些慢性病需要经常拿药的老年患者。

  三级医院:挂主任医师、专家号的患者明显减少!

  坐标北京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门诊实地走访的情况可以看到,新医改实施不过几天,多数大医院的患者较此前少一些。主任医师、知名专家号源则较之前充裕了。

7

  医改三天,北京市卫计委统计亦有数据显示,221家参加医改的三级、二级和部分一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量达117万人次。4月9日门急诊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8.1%,其中,三级医院门急诊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1.1%,二级医院减少3.4%,一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加11.9%。此外,副主任医师号就诊人次与去年相比减少3.6%;主任医师号就诊人次与去年相比减少48.2%;知名专家号就诊人次与去年相比减少19.4%。

  从上述数据中,我们能够看到医改实施三天的就诊量情况——大医院门急诊量降低,而社区医院表现为增加。这些变化符合构建分级诊疗的要求。

  对于新政策,也有少数患者表示不是很适应,例如外地就医患者,由于外地医保报销不一样,看病就诊的成本增加了;还有经常需要到大医院拿药的患者,医事服务费也是一笔开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院甚至药房的药品也需要继续完善,药不好买。

  此次新医改,实施医药分开目的在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也是为了推进分级诊疗落地,不管是从实地走访了解到的情况,还是市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我们都可以看到医改正在朝一个较好的方向发展。随着医改的深入,也希望相关政策法规能够越来越完善,提升更多患者就医获得感。

2017-04-13 11:57:54浏览9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